孫永生
數學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想象力要求非常嚴格,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過于“老派”導致很多學生表示,數學是他們成功路上的“絆腳石”,高分成績的“攔路虎”。雖然這樣的說法僅代表部分學生的意見,但是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著實影響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尤其是在信息發(fā)達的社會中,電子產品“層出不窮”,對于學生的“誘惑”無處不在,如果我們的數學課堂還是一味地沿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那么學生的數學課想必會更加“艱難”。微課這種新型教學模式走進初中數學教學課堂,能夠激發(fā)學生對初中數學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對初中數學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初中數學教學運用微課的探索意義
相較于傳統(tǒng)四十五分鐘的數學課堂,微課教學模式是指運用信息技術,按照認知規(guī)律呈現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以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微課更加具有針對性,因為教學時間短、內容精簡、資源容量少的特點更加容易讓學生掌握,而且不易讓學生產生厭煩、枯燥的感覺。數學教師將我們的初中數學變成微課堂,把一些難以理解的數學知識問題聚集突出,教師在講述的過程中更加有針對性。傳統(tǒng)的數學課堂讓學生感到“漫長”,要完成很多復雜瑣碎的教學內容。而微課講的課程不僅讓學生樂于主動接受還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因為微課在一節(jié)數學課中只會講授幾個知識點,沒有復雜的體系也不會有很多的教學目標,雖然這種模式看起來系統(tǒng)性和全面性不足,但是不要忽視微課的教學內容是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傳遞特殊的知識。微課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一經試用,就受到廣泛好評,其中張一春教授就表示,微課的出現讓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效率更高,教師通過精心設計的信息化教學設計用流媒體形式出現在學生眼前,讓學生在“眼前一亮”的同時還能進行自主學習。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設計微課,內容雖然精短比不上傳統(tǒng)教學課堂豐富,但是其自身所擁有的特點也不容人忽視,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
二、初中數學教學運用微課的探索策略
1.運用微課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對初中數學的學習興趣
初中數學在學生學習數學過程中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很多學生剛剛步入初中校園并不適應新的校園環(huán)境、新的同學及新的教師,而初中數學比起小學數學難度加大,所以很多學生在小學的數學成績尚可,到了初中卻“一落千丈”,久而久之幾乎失去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時也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所以教師在發(fā)現這一問題之后要立即解決。例如在北師大版初中數學教材“探索勾股定理”一課的學習中,教學目標要求學生運用拼圖的方法說明勾股定理是正確的,在數學活動中發(fā)展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交流的習慣,并且可以熟練掌握勾股定理和其他簡單的應用。教師可利用微課以視頻為主要載體的特點,重新設計教學方案,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趣的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運用微課教學模式加強學生在初中數學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新時代的數學教學課堂應該打造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課堂,其中教師的角色也隨著時代的變化從原先的“圣人”地位逐漸演變成“教練”,以引導為主,加強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意識。例如在“實數”的學習中,教學目標要讓學生感受無理數產生的實際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并且可以在考試或者日常生活中能正確判斷出給出的數是否為有理數并能說明理由。教師利用微課中只講授一兩個知識點的特征,將本課的教學重點分成幾個小重點,縮短“教”的時間,主要讓學生去主動學習探索關于本課的相關知識點,這就涉及要在數學課堂上精心設計教學方案,通過真實具體典型的案例,讓學生在課堂中對該知識點感受更深刻。
3.運用微課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對初中數學的自主學習能力
微課教學模式具有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課程的特點,適用于在新時代以學生為主體的數學課堂上,通過學生獨立分析探索實現學習目標,例如在“數怎么又不夠用了”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利用拼圖活動讓學生經歷無理數產生的實際背景,從而體會到本節(jié)課的主題“有理數怎么又不夠用了”,通過這些數學活動可以準確地判斷出什么是有理數。教師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完成之后,讓學生進一步根據自己的猜想和假設運用科學的方法深入研究,最終轉為自身的體系。
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我們的教學課堂也隨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將各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引入教學課堂,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本文通過微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加強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就是很好的體現,最終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