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粉
摘? 要:部編版教材對語文要素進行了整體綜合設計,遵循著由易到難、螺旋上升的梯度發(fā)展序列,旨在穩(wěn)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所以,筆者依托教材,從單元的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兩方面著手,力圖打造小學語文生本有效課堂,探究課堂教學的策略方法。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教學;策略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苯處熢谛W語文教學中,應該注重教給學生猜測與推想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的閱讀之旅充滿樂趣;課堂教學運用朗讀這種常見的有效方式,促進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師要提高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結合學情創(chuàng)新多種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一、運用預習和猜測,提升學生閱讀品質
教師在小學中年級教學時,要讓學生初步嘗試運用預測的基本方法。教師首先要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其次教師要有意識去引領學生,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猜讀教學內容重點在于突出閱讀策略的引導,教師可以從三個板塊展開教學:第一,學,找線索,結合生活經驗猜測;第二,用,找線索,結合生活經驗猜測;第三,寫故事,再次加以運用。
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的《總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課中,教師站在學生角度思考,通過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及使學生置身于有吸引力的情境中,引導學生順著故事的情節(jié)去猜想,學習預測的基本方法,引導學生大膽猜、看圖猜、讀文猜、讀題目猜、有依據地猜、聯系生活經驗猜,并巧用兒歌“故事預測有訣竅,題目插圖要推敲,反復出現要思考,生活經驗少不了,猜對猜錯不重要,圖書偵探趣味妙”的方式貫穿課堂,讓學生趣中學。再如,在《不會叫的狗》課文教學時,教師循循善誘,隨著課文循序漸進,引導學生邊讀邊猜,練習猜測,讓學生融入課堂,讓孩子在課堂上通過題目、插圖、內容、生活經驗等方面進行猜測故事的結局,為創(chuàng)編故事打好基礎,在訓練孩子續(xù)寫時,水到渠成。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生不僅學到了預測的閱讀方法,孩子的思維活躍,也會不時地閃現著思維碰撞的火花。
二、有感情的朗讀,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語文學習離不開朗讀,學生朗讀能力逐步提高,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就會逐步加深。朗讀是有技巧的,教師要善于運用輪讀、齊誦、競賽讀、配樂和配畫朗讀,讓學生能夠在理解中悟懂方法、習得技巧。教師要靈活運用停頓、重音、語速、語調、節(jié)奏、體態(tài)語等朗誦常用的表現手法,帶學生入情入境,促使學生的內心世界和文本達成共鳴,產生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傊?,語文教師應當對朗讀給予重視,在提升教師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的同時,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也能夠穩(wěn)步提升,讓我們的學生會朗讀、愛朗讀,人人都是“朗讀者”。
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的《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學中,整堂課目標明確,語言干凈利落。教師以讀代講,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如可以由女生和男生分別扮演紅頭和青頭合作進行有感情朗讀,或者男生齊讀、女生齊讀、男女競賽讀等,讓學生充分體會紅頭與青頭的心情,感受旅行的驚險與友情的力量。在部編四年級的《普羅米修斯》教學中,教師導入動畫視頻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之后將認讀字詞和訓練學生概括主要內容緊密結合,以較強的整體意識,在教學中展示一個思維放飛的過程、一個情感激蕩的過程、一個言語轉換的過程。帶領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包括男女齊讀、誦讀等方式,讓學生了解了普羅米修斯的英勇壯舉,感悟了其感人的品質,讓學生受到情感上的熏陶,體會了他的勇敢與獻身精神。
三、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培養(yǎng)小學生的想象力
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在重視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同時,借助語言文字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在語言實踐上,讀、寫、思、講四結合。從學生的真實學情出發(fā),組織學習討論,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共學、創(chuàng)設情境、角色表演和創(chuàng)新設計作業(yè)的方式,教師適時介入進行精準的指導,在關注了學生的興趣和個性的同時,也要關注學生的起點和發(fā)展。
例如,在部編版習作單元中的精讀課《小真的長頭發(fā)》的教學中,教師以“奇妙的想象”為教學主線,從“有趣的小詩”入課,帶領孩子們“讀讀課文展開想象”“想想生活展開想象”“看看插圖展開想象”,激發(fā)學生一環(huán)一環(huán)地打開想象的大門。在學習過程中,孩子們妙語連珠,精彩不斷,用兒童的思維讓“想象”飛躍了時空,一步一步走進奇妙的想象世界。再如,在部編版四年級的《盤古開天地》教學中,這是一個極富想象力且家喻戶曉的神話傳說。教師課堂提出問題:“盤古死后,他的軀干、毛發(fā)、血肉化作了什么?”然后教師再請學生觀看相關動畫視頻,之后在讓學生回答上面所提的問題。課上,教師圍繞“創(chuàng)造”這個中心,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激發(fā)學生的表達興趣,體會盤古的獻身精神,讓學生通過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培養(yǎng)學生品讀、感悟課文的能力,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
總而言之,教師們要細研教材,要處理好年段目標、單元目標和課時目標的關系;要親近文本,樹立整合的思維方式,注重各要素間的聯系;要關注學生,課堂中給學生自主時間,仔細傾聽學生回答;要處理好語文要素和學生閱讀認知規(guī)律間的關系;要聚焦學科核心素養(yǎng),打造語文高效課堂,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1]王海燕.淺論小學語文的有效朗讀教學策略研究[J]. 青春歲月,2015(9).
[2]陳陳.運用預測策略提升閱讀素養(yǎng)的實踐與思考[J]. 課外語文,2016(15):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