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翠萍 張錦麗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西區(qū)(安徽省腫瘤醫(yī)院),安徽 合肥 230000)
手術治療是臨床治療甲狀腺癌的主要方法。伴隨著手術治療的不斷普及,甲狀腺癌手術患者的護理工作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從甲狀腺癌患者的護理經驗來看,甲狀腺癌手術患者容易產生焦慮抑郁情緒[1]。這一問題已經成為甲狀腺癌護理管理的要點之一。激勵式護理干預模式可通過對甲狀腺癌患者的激勵、鼓勵,改善其不良情緒[2]。為了驗證這一模式的價值,本研究主要針對109例患者進行分析。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于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09例接受手術治療的甲狀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護理方法的異同,分為常規(guī)組(52例)和激勵組(57例)。常規(guī)組男28例,女24例;年齡35~44歲,平均(39.6±4.9)歲。激勵組男31例,女26例;年齡36~45歲,平均(39.9±4.8)歲。差異不顯著。
1.2 方法 常規(guī)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激勵組采用激勵式護理干預模式進行護理(1)健康宣教。術前,結合甲狀腺癌患者的文化程度,耐心為其講解甲狀腺癌根治術的流程、預期療效及安全性等,幫助甲狀腺癌患者對手術治療建立正確的認知。鼓勵患者主訴其擔憂與疑惑,并耐心進行講解,以避免因錯誤認知而引發(fā)焦慮、抑郁情緒。(2)全程激勵干預。甲狀腺癌患者圍手術期各階段,全程給予患者激勵干預:術前階段,鼓勵甲狀腺癌患者在手術體位鍛煉中的表現,以提高患者的依從性,避免負性情緒形成;甲狀腺癌患者進入手術室后,以語言、眼神、肢體動作(輕握患者手腕)等多種途徑,激勵甲狀腺癌患者配合手術治療,增強患者的康復自信;術后階段,表揚患者的康復進展及鍛煉表現,陪同患者順利度過康復期。(3)心理護理。甲狀腺癌患者接受手術治療期間,通過觀察患者情緒狀態(tài)、行為表現、與家屬溝通等途徑,掌握甲狀腺癌患者的情緒波動。發(fā)現甲狀腺癌手術患者表現出不良情緒時,可結合其興趣偏好以音樂療法、放松訓練法進行干預。如甲狀腺癌患者偏好輕音樂,可于患者入睡前、清晨等時段,播放舒緩的輕音樂,以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4)協同激勵。加強對甲狀腺癌患者家屬的宣教,強化家屬對陪同、激勵、鼓勵甲狀腺癌手術患者的重視。與家屬建立良好的協同激勵機制,共同糾正甲狀腺癌手術患者的不良情緒。
1.3 觀察指標 分析患者的情緒狀態(tài)變化;統(tǒng)計患者的生活質量及術后住院時間。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選擇SPSS19.0軟件統(tǒng)計。焦慮、抑郁評分、生活質量、術后住院時間數據均以(±s)表示,檢驗方法則選用t檢驗。P<0.05差異顯著。
2.1 情緒狀態(tài)變化 護理前,甲狀腺癌手術患者焦慮、抑郁評分差異不顯著;護理后,兩組評分均下降,但常規(guī)組焦慮(50.12±3.59)分、抑郁(52.06±3.25)分,仍高于激勵組(P<0.05)。見表1
表1 情緒狀態(tài)變化 [分,(±s)]
表1 情緒狀態(tài)變化 [分,(±s)]
組別常規(guī)組例數52焦慮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抑郁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54.13±4.2950.12±3.5955.86±4.57 52.06±3.25激勵組 57 54.18±4.32 46.18±3.51 55.82±4.59 47.53±3.38 t - 0.17 4.98 0.12 5.41 P ->0.05<0.05>0.05 <0.05
2.2 生活質量及術后住院時間 常規(guī)組生活質量(62.19±6.38)分,低于激勵組(P<0.05)。常規(guī)組術后住院時間(7.39±2.05)d,長于激勵組(P<0.05)。見表 2
表2 生活質量及術后住院時間[±s]
表2 生活質量及術后住院時間[±s]
組別 例數常規(guī)組 52激勵組 57 t-P-生活質量62.19±6.38 68.44±6.19 7.05<0.05術后住院時間7.39±2.05 5.73±1.84 3.95<0.05
近年來,甲狀腺癌發(fā)病率的升高對這類惡性腫瘤的治療及護理工作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目前臨床針對甲狀腺癌的治療以手術為主。在圍手術期階段,甲狀腺癌患者多因擔憂手術效果、手術安全性、擔憂腫瘤復發(fā)等而產生焦慮、抑郁情緒[3]。不良情緒的形成則會干擾其康復狀況,甚至增加患者的腫瘤復發(fā)風險[4]。因此,如何通過良好的護理工作控制甲狀腺癌手術患者的不良情緒,已經成為當前甲狀腺癌管理面臨的關鍵問題。
激勵式護理干預模式是一種以情緒調節(jié)為核心的護理方法。這種護理方法強調通過必要的鼓勵、激勵,幫助患者從負性情緒狀態(tài)中擺脫出來,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病情及預后[5]。將其用于甲狀腺癌手術患者,這種護理方法可經健康宣教、全程激勵、家屬協同激勵等措施,快速實現甲狀腺癌患者情緒狀態(tài)的轉化,進而為其術后康復奠定基礎[6]。
相對于常規(guī)護理而言,激勵式護理干預模式的優(yōu)勢體現為(1)糾正不良情緒。引入激勵式護理干預模式后,護理人員可結合甲狀腺癌手術患者不良情緒的形成原因、不良情緒嚴重程度等,采用適宜的干預措施進行控制。本研究證實:護理后,激勵組焦慮(46.18±3.51)分、抑郁(47.53±3.38)分,均低于常規(guī)組(P<0.05)。(2)促進患者術后康復。激勵式護理干預模式對甲狀腺癌患者術后康復速度的影響主要是經心理-生理機制實現的。引入這一護理模式后,甲狀腺癌可在護理人員的引導下,以相對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病情及手術治療,其配合度明顯升高,上述變化有助于改善甲狀腺癌患者的生理狀態(tài),進而縮短其術后住院時間。本研究證實:激勵組術后住院時間(5.73±1.84)d,短于常規(guī)組(P<0.05)。(3)改善生活質量。相對于常規(guī)護理而言,激勵式護理干預模式可通過對甲狀腺癌患者情緒狀態(tài)、社交功能及生理狀態(tài)的改善,提高其生活質量。本研究證實:激勵組生活質量(68.44±6.19)分,高于常規(guī)組(P<0.05)。
綜上所述,宜于甲狀腺癌手術患者的護理中,推行激勵式護理干預模式,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