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亮亮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的物理學習力主要包括學習動力、學習毅力、學習能力和學習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學生物理學習力是現階段物理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調查研究了目前初中生物理學習力發(fā)展現狀,以期為改進物理課堂教學,提高物理學習效果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生;物理學習力;發(fā)展現狀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11-102-1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學習型社會已經到來,學習成為社會發(fā)展的一個動態(tài)過程。社會發(fā)展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人才具有較強的學習力,來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要求。[1]為了適應社會的要求,學校教育也要發(fā)生轉變,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一、學習力概述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的物理學習力主要包括學習動力、學習毅力、學習能力和學習創(chuàng)造力。物理學習動力主要是指學生能夠自覺形成的內在物理學習驅動力,是學生發(fā)自內心對物理學習的需求與喜愛。學生具備了較強的物理學習動力,就能夠自覺地樹立學習目標,積極地進行物理學習。[2]例如,學生喜歡研究壓強方面的內容,就具備了較強的“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部分學習動力,他們就會自覺地去設立學習目標,積極去進行實驗探究,因此,較強的學習動力是物理學習力的基礎。物理學習能力主要是學生接受新物理知識,改造就物理經驗,解決物理問題的智力因素,主要包括物理觀察能力、物理記憶能力和物理思維能力,例如,學生在探究“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的實驗中,就需要發(fā)揮學生物理觀察力來觀察實驗現象,是學生發(fā)展物理學習力的必要條件。物理學習毅力就是學生制定物理學習目標后,能夠自覺進行物理學習,支配自己的學習行為不斷克服學習困難的能力。例如,在“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知識的探究中,學生需要掌握壓強的相關理論知識,需要克服困難,完成記憶,并保持探究活動的持續(xù)進行。學習創(chuàng)造力就是學生在物理學習中,能夠利用所學的物理知識來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學生能夠利用“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的知識,來解釋飛機的起飛原理等。
二、初中生物理學習力發(fā)展現狀
1.物理學習動力發(fā)展現狀。
學生的物理學習動力主要包含物理學習興趣、物理學習好奇心和物理學習動機三個方面。通過教學實踐,我們不難發(fā)現,學生對于初中物理學習興趣不強,多數學生對課上的物理教學沒有興致,有甚者在物理課上睡覺。在物理學習好奇心方面,多數學生對物理學習充滿好奇,但是這種好奇主要是書本知識上呈現出來的,并不是因為與實踐相聯系而產生的。從學習動機上來看,學生的物理學習動機主要源自于外部動機,是父母、教師和升學壓力賦予的,不得不學??傮w上來說,學生學習動力不強,主要是因為缺乏物理學習興趣,教師未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使學生缺乏學習的內驅力。
2.物理學習毅力發(fā)展現狀。
學生的物理學習毅力主要包括學生物理學習自信心、物理學習自控力和物理學習堅持性三個方面。大多數的學生對物理成績的提高和解題信心不足,有少數學生直接沒有信心。此外,學生在物理學習自控力上也不樂觀,絕大多數學生在完成平時的物理課外作業(yè)時存在著拖拉現象,需要教師不斷的督促才能夠完成。在對物理學習的堅持性方面,在教師的監(jiān)督下,多數學生能夠堅持進行物理學習,有部分學生不能夠很好地堅持自己制訂的物理學習目標。整體上來說,物理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物理學習毅力較強,能夠在物理學習中控制好自己的學習行為,較少受到外界的干擾。
3.物理學習能力發(fā)展現狀。
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主要包括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物理實驗探究能力、物理思想方法情況和物理問題解決能力四個方面。通過教學實踐我們發(fā)現,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發(fā)展不均衡,有大多數的學生在解決物理計算題的時候會感覺到解題困難,在實驗探究能力方面,絕大多數的學生能夠獨立進行實驗探究,并完成相關試驗數據的統(tǒng)計和記錄。在物理問題解決能力方面,多數學生的解題能力僅僅停留在書本知識上,當涉及到生活實踐中的一些問題時,學生就會出現解題困難。在物理思想方法方面,有半數的學生能夠在遇到解題結果與認知不相符時,能夠主動通過多個角度去分析問題,還有半數的學生不知道該如何解決這種情況??傮w來說,初中學生學習能力發(fā)展不容樂觀,其中學生物理實驗探究能力較強,物理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4.物理學習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現狀。
學生的物理學習創(chuàng)造力主要包括物理反思與質疑能力、物理知識的遷移與轉化和物理知識的創(chuàng)造與發(fā)明三個方面。在物理教學實踐當中,多數學生一旦發(fā)現問題后就不會再去反思這一問題是否還能用別的方法來解決。并且,學生這種反思質疑主要表現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在課下很少有學生做到反思與質疑,這就說明學生物理反思與質疑能力較低。關于物理知識遷移與轉化能力方面,僅有少數學生能夠具備這方面的能力。例如,很多初中物理問題與數學問題相關聯,很少部分學生能夠借助數學方法來解決物理問題,更不會將在數學教學中學習的數學思想應用到物理解題中。在物理知識的創(chuàng)造與發(fā)明方面,僅有極個別的學生能夠在課下進行物理小制作和小發(fā)明,能夠利用創(chuàng)新的方法解決問題問題的學生更是少之又少??傮w來說,學生的物理學習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較差,學生物理反思與質疑能力受物理學習水平的影響較大。
物理學習力直接關系學生物理學習狀況,雖然教師已經開始關注在物理教學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力,但是學生學習力的發(fā)展狀況并不盡人意。因此,學校必須在教學管理、教學設施和教師教學等方面做出進一步的轉變,使學生的學習力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維維,楊歡.教育領域學習力研究的現狀和發(fā)展趨勢[J].開放教育研究,2010,16(2).
[2]李仕新.用物理實驗提升學生物理學習力[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04).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啟秀中學,江蘇 南通22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