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慧玲
任何一種職業(yè)都會讓人倦怠,教師也不例外。如何讓教師擺脫職業(yè)倦怠?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有了答案。
教師的職業(yè)倦怠止于溫暖的團隊
前幾天,我跟一位孕媽聊天,這位孕媽已經(jīng)身懷六甲,正在籌劃著生產(chǎn)完,滿月之后就回到崗位上。我懷著好奇的心試探性地問:“學校工作不累嗎?”
“累,真累,這里的工作量差不多是其他學校的兩倍。”
“那你為什么這么死心塌地,連產(chǎn)假都不休完?”
“我舍不得現(xiàn)在這個團隊。我們一起合作兩三年了,彼此都很了解,在一起共事也很順心,我們能一起商量著把事情做好,我覺得這是我著急返崗的主要原因,我怕我休息太久了就把他們弄丟了,我們就不一定能在一起工作了。”她停了停說,“著急返崗真不是為了錢,這些錢可能都不夠我零花。我家也離學校比較遠,每天開車過來,油費都是一大筆開銷。但我喜歡這里的團隊氛圍,喜歡周邊的同伴,我們沒有別的心思,就是想著把工作做好,至少做到我們認為最好的樣子?!?/p>
教師只是一個職業(yè),隨著時間的流逝,起初的熱情一定會消磨殆盡。此時,團隊成員共同前進,會讓教師一直保持工作的熱情。
教師的職業(yè)倦怠止于自我成長
小Z老師剛入職時完全沒有新入職教師該有的活力和干勁,每天上完課就窩在辦公室,作業(yè)在辦公桌上“疊羅漢”,不是高到?jīng)]有辦法了,絕對不會動一動。據(jù)說,他之所以這樣,是對現(xiàn)在的工作不是很滿意。
一次學習中,他接觸到了語文主題教學,并對此挺感興趣,于是便開始在自己班里嘗試做主題教學,后來,他給所在的語文組分享,大家都覺得非常不錯,于是就要求他在教研組內(nèi)帶領著大家一起做。兩年下來,大家一起備課、上課、評課,雖然也遇到了各種困難,但是小Z老師像是一下子長大了,并沒有被困難嚇倒,反而越挫越勇,和大家一起梳理出了主題教學的各種課型。而此時的小Z也越來越有工作動力,成了教學能手。
對于一位教師來說,成長永遠不會倦怠。找到成長的方向,是克服教師職業(yè)倦怠的一條重要渠道。
教師的職業(yè)倦怠止于身邊的榜樣
小W老師來學校10年了,教學水平自是不必說,隨便上一節(jié)課都差不到哪里去。正因為對工作太熟悉了,他就失去了新鮮感。性格內(nèi)向的他也并沒有覺得自己這樣有什么不好,一度以為上好課就行了。
看著身邊和自己一起來的同伴,有的在教學方面嶄露頭角,有的走上了行政崗位,有的組建了項目組,建立起了自己的“研究站”……小W老師越來越覺得自己不能這樣“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了。很快,年級組內(nèi)招募微課負責人,他雖不是很精通,但平常對這方面也很感興趣,于是果斷報了名。就這樣,在同伴的影響下,他開啟了工作的新征程。
職業(yè)倦怠在工作中是很難避免的,讓老師遠離職業(yè)倦怠,是學校永恒的追求。當然,職業(yè)倦怠與職業(yè)幸福之間存在著負相關關系,要想解決職業(yè)倦怠問題,提高教師幸福指數(shù)是最重要的通道。
(作者單位:河南省鄭州市鄭中國際學校)
責任編輯 ?劉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