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立新 曹笑 韋超兵 衛(wèi)承華 林翔
摘 要: 對比眼科教學中應用PBL教學法、傳統(tǒng)教學法的作用價值。研究樣本為我院近(2019年3月-2019年12月)收錄的76例眼科見習學生,依據(jù)教學方案將學生均等分為兩組,即38例對照組(傳統(tǒng)教學法)、38例實驗組(PBL教學法),對比教學后兩組學生理論考核成績、臨床考核成績、綜合成績以及對教學的滿意度。 實驗組考核成績以及對教學滿意度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 眼科教學中應用PBL教學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教學滿意度,教學效果明顯在傳統(tǒng)教學法之上。
關鍵詞:PBL教學法 傳統(tǒng)教學法 眼科教學 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6-00-01
眼科教學是知識傳授的重要途徑,以往我國在傳統(tǒng)教學法中主要以言傳身教的教學模式為主,學生一直處于被動地位,學習積極性不高,因此當前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應用PBL教學法,為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學習情境,以問題為導向進行教學,充分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自主學習活動中提高學習熱情?;诖耍疚闹饕晕以貉劭?6名實習生作為研究樣本,對PBL教學法、傳統(tǒng)教學法的應用效果進行比較,現(xiàn)將資料數(shù)據(jù)整理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本文研究資料均為我院眼科接收的76名本科實習醫(yī)學生,入選標準為眼科實習生資料具有完整性,且全程參與教學活動中。依據(jù)教學方案將眼科實習生按照1:1的比例分為38例對照組、38例實驗組,兩組學生的性別、年齡、實習時間具有相似性(P>0.05),符合對比實驗的開展需求,詳細數(shù)據(jù)資料見表1。
表1 兩組學生一般資料對比
組別 男/女 平均年齡(歲) 實習時間(周)
實驗組(38例) 20/18 23.23±1.34 2周
對照組(38例) 21/17 23.45±1.48 2周
P值 P>0.05 P>0.05 P>0.05
2.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主要是指教師在課上帶領學生完成眼科典型病例的收集與問詢工作,然后對相關病例的處理方法進行示范,之后指導學生進行見習操作。實驗組采用PBL教學方法,兩組學生均由同一個老師進行授課,本文重點探究實驗組的教學內(nèi)容。
首先,教師需要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組別,每組帶教老師都需要參考教學大綱給出眼科典型病例,并提出多個問題予以引導,例如,青光眼的誘發(fā)因素、癥狀表現(xiàn)、對視力的危害、鑒別診斷標準、治療流程等,在問題提出后需要組織學生在課前進行資料查閱,通過翻閱教材、查找文獻總結問題的答案,并在課上予以探討。其次,教師在課堂上應選出小組代表回答老師布置的問題,之后再由其他學生進行補充,在學生討論結束后,教師要總結學生回答情況,講述知識的遺漏之處。教師在課堂上主要的作用是針對學生遺漏的信息進行總結,并著重講解重點內(nèi)容,從而加強學生對知識內(nèi)容的理解。
3.觀察指標
考核成績:包括理論知識、臨床考核、綜合成績,總分為100分,分值越高,學生的考核成績越佳。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主要采用調(diào)查問卷法,問卷內(nèi)容包括教學是否具有趣味性、啟發(fā)性、有效性等,采用百分制,依據(jù)具體分值將其劃分為非常滿意(85~100分)、基本滿意(70~85分)、不滿意(70分以下)。
4.統(tǒng)計學方法
借助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3處理本文資料數(shù)據(jù),考核成績與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在臨床上分別顯示為計量資料、計數(shù)資料,采用t檢驗、卡方檢驗,結果表現(xiàn)為±標準差,組間數(shù)據(jù)是否存在差異主要以P值進行判定,P<0.05證明組間差異顯著。
二、結果
1.兩組學生考核成績對比
表2 兩組學生考核成績對比
組別 理論考核成績 臨床考核成績 綜合成績
實驗組(38例) 83.52±4.67 85.39±2.62 85.84±5.65
對照組(38例) 71.28±3.68 73.33±3.12 76.59±8.27
P值 P<0.05 P<0.05 P<0.05
2.兩組學生對教學滿意度對比
表3 兩組學生對教學滿意度對比
組別 非常滿意 基本滿意 不滿意 滿意度
實驗組(38例) 30 7 1 37(97.37%)
對照組(38例) 18 9 11 27(71.05%)
P值 - - - P<0.05
三、討論
眼科是治療與護理眼部病變患者的重要場所,為了給患者帶來優(yōu)質(zhì)化的服務,需要加強眼科實習生的帶教工作,傳統(tǒng)教學法主要是在課堂上機械向學生傳遞理論知識,該教學方法的優(yōu)勢為教師可以在有效教學時間內(nèi)傳授更多的理論知識,知識覆蓋具有全面性,但是由于眼科理論知識具有抽象性,學生難以進行知識的全面吸收,并且學生一直處于被動地位,學習主動性與熱情較低。PBL教學法的應用有效改變上述弊端,在該教學模式中,教師可以通過問題的提出,指導學生自行收集資料總結問題答案,不僅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對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予以培養(yǎng),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更加牢固。
本文采用傳統(tǒng)教學法與PBL教學法的對比研究實驗,最終對比結果顯示,采用PBL教學法的實驗組,理論知識、臨床考核以及綜合成績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對眼科教學更加滿意,表明PBL教學法在眼科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更顯著。
綜上所述,相較于傳統(tǒng)眼科教學法,將PBL教學法應用在眼科教學中,可以有效加強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并且眼科教學模式更符合學生的學習要求,學生參與主動性更高,因此PBL教學法值得臨床進一步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付競,李瑤,陳雪藝.PBL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法在眼科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比較及分析[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7,3(18):204+211.
[2]李青春,操盛春,張曉斌.PBL教學法結合CBL教學法在眼科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6,36(05):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