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慧
摘要:隨著數(shù)字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圖書館的文獻收藏也出現(xiàn)了多元化的發(fā)展趨勢,電子資源在圖書館館藏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而其利用率如何,一直是圖書館界十分關注的問題。文章以山西某高職院校為例,對其館藏電子資源利用現(xiàn)狀進行分析,找出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高職院校;圖書館;電子資源;利用
中圖分類號:G25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0)12-0016-03
1引言
在信息時代,網絡技術快速發(fā)展的同時也影響著圖書館的館藏資源建設。與傳統(tǒng)的文獻資源相比,電子資源占用空間小而存儲量大、內容豐富且更新快、成本低廉且檢索方便,能更好地為教學科研服務,備受讀者青睞。面對新型資源的挑戰(zhàn),圖書館也在逐步調整館藏建設經費,在購置紙質文獻的基礎上將主要經費用于購買電子資源,圖書館的館藏結構正由原來的紙質資源為主逐漸向紙電融合、內容聚合的方向發(fā)展。目前,高職圖書館對電子資源的重視度越來越高,不同高職院校,購置計劃不同,購置比例也隨著政策、經費等在不斷變化,電子資源的購置量呈逐年上漲趨勢。
2電子資源利用現(xiàn)狀分析
文章就山西省高職院校而言,據調查,我省49所高職院校(包括民辦院校),60%左右的院校擁有一定的電子資源,有的還成了圖書館的主要資源。不同的院校購買的電子資源不同,有的圖書館同時引進了幾個數(shù)據庫,有的只引進了一個數(shù)據庫,有的則是只訂購了幾個專輯,其中訂購最多的是中國知網數(shù)據庫(CNKI)、超星讀秀學術搜索、超星移動圖書館和萬方數(shù)據知識服務平臺??梢姡鞔蟾呗氃盒﹄娮淤Y源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
以超星電子資源為例,49所高職院校中,10%的院校購買了讀秀知識庫,22%的院校購買了電子圖書,18%的院校購買了超星移動圖書館,24%的院校購買了歌德電子借閱機,還有一些院校購買了百鏈、云舟、超星期刊、報刊機、門戶、機構庫等資源。文章分析了某校超星讀秀知識庫和超星電子圖書的使用情況,結果如下:
從訪問量統(tǒng)計表1可以看出,該校2018-2019年度讀秀知識庫系統(tǒng)訪問總次數(shù)為563040次,其中11月份訪問量最高達86780次;下載總次數(shù)為240080次,其中11月份下載量最高達75400次。從中也能看出讀秀知識庫的點擊量很高,但與點擊量相比,下載量卻不是很高。
從表2中可以看出,按中圖法分類,電子圖書中G類圖書下載量最大,I類(文學)圖書和F類(經濟)圖書次之。不同種類的電子圖書下載比例不一樣,讀者的閱讀傾向不同。
從上述圖表中可以看出,以該校為代表的高職院校,不管是讀秀知識庫還是電子圖書,這些電子資源并沒有被師生讀者很好的利用。
3電子資源利用率低的原因探析
高職院校的辦學目標區(qū)別于本科院校,主要以教學工作和專業(yè)建設為重心。作為教輔部門的圖書館,得不到學校的高度重視,經費預算十分有限,生源情況不容樂觀,再加上圖書館自身服務不足等原因,從而造成電子資源利用率較低。
1)與本科院校相比,高職院校學生本身的文化功底不深、學習能力不強,學校以培養(yǎng)實用性技能人才為主,對學生的科研要求不高,學生不必利用電子資源中最新的參考文獻進行學習就能達到教學要求,他們對圖書館是否有電子資源并不關心。
2)多數(shù)高職圖書館忽視了新生人館教育的重要性,更沒有將這項工作常態(tài)化;對于已購電子資源,只是在圖書館網站發(fā)布消息,一些圖書館至今沒有開通微信公眾號,網絡宣傳渠道單一;也沒有針對師生讀者開展相應的信息素養(yǎng)培訓。一些學生直到畢業(yè)離校時都沒有走進圖書館,也不知道圖書館的主頁網址,更別提圖書館有哪些電子資源;他們通常不會第一時間想到圖書館的電子資源,即使想到利用本館資源,也因不熟悉使用方法,選擇放棄。
3)高職圖書館大多沒有設立專門的電子閱覽室,即使有也因設備陳舊、軟硬件更新速度慢,而無法正常開放。圖書館引進的數(shù)據庫資源通常是限定在校園網內使用,這就給普遍使用手機和電腦等移動設備的讀者帶來了不便。
4)高職院校因資金有限,對圖書館的管理和資源引進沒有提到議事日程,僅有的資金儲備都用于購買紙質圖書以維持基本辦學前提,無法像本科院校一樣購置大量并且全面的電子資源,因此數(shù)據庫種類單一,無法滿足讀者的檢索需求,造成現(xiàn)有數(shù)據庫使用率較低嘲。
5)多數(shù)圖書館沒有對有限的經費進行合理分配和有效控制,沒有對資源的引進和更新進行評估分析,也沒有對用戶的需求做調查研究,隨大流、盲目購置,只注重電子資源的數(shù)量,忽視了讀者需求,未曾考慮該資源是否是本館所需,造成資源的閑置浪費。
4提高電子資源利用率的對策建議
4.1做好宣傳推廣工作
首先,圖書館要加強網站的建設和維護,做好館藏電子資源產品形式、使用方法等功能介紹,讓讀者對館藏電子資源有初步的了解。其次,利用好新生入學季、世界讀書日等重要時間節(jié)點,通過系列宣傳活動讓讀者了解圖書館及其館藏資源;舉辦“畢業(yè)論文資料查找與寫作規(guī)范”方面的專題講座;利用文獻信息檢索課教會學生有效利用圖書館電子資源以及一些基本的網絡檢索方法、技巧;還可利用圖書館所開通的微博、微信公眾號定期推送館藏電子資源,并投放電子資源檢索教學視頻,逐步實現(xiàn)電子資源宣傳推廣工作的常態(tài)化、制度化。
4.2對電子資源使用情況進行跟蹤分析
在購置電子資源前先全面、科學地了解師生讀者的需求,然后進行試用,并收集讀者的反饋意見形成試用分析報告以作為最終購置的參考依據。對于已購電子資源,為實時了解其使用現(xiàn)狀,需要通過問卷調查、座談、需求驅動采購(DDA)等方式進行使用調查分析,分析結果是資源建設的重要依據。對于使用率較高的電子資源要繼續(xù)訂購,必要時可增加功能模塊;對于讀者不太了解的電子資源,需要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對于那些讀者很少訪問的電子資源可以停訂,將經費留給讀者亟須的電子資源。
4.3合理制定電子資源購置計劃
對于經費比較短缺的圖書館,要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對有限的經費進行合理分配及有效控制,科學把控紙質文獻和電子資源的比例。圖書館要根據已有的電子資源情況和過去的使用情況,以及讀者的資源需求制定相應的購置計劃,計劃可以進行動態(tài)變更而不是一成不變的。
4.4提高圖書館管理水平
信息的發(fā)展、電子設備的普及,為提高電子資源的利用率,圖書館應指定專人負責電子資源的使用管理、宣傳推廣等工作。在挑選負責人員時圖書館要嚴格把關,該人員既要熟悉計算機及網絡操作,還要有較強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既要不斷加強業(yè)務學習,掌握現(xiàn)代技術,緊跟時代發(fā)展潮流,還要積極尋求外出學習交流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為讀者服務。
4.5加強圖書館移動閱讀服務
與傳統(tǒng)的閱讀方式相比,移動閱讀正在受到追捧,用戶不必到圖書館就可以訪問所需要的電子資源。高職院校要積極改進電子資源訪問下載方式,讓師生不僅能在校園內登錄訪問電子資源,還可以通過發(fā)放訪問賬號等方式支持校外訪問下載。這樣讀者不必到館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時間查找所需的電子資源。
4.6全面提升讀者的信息素養(yǎng)
信息社會,當今大學生應當具備的一項基本素養(yǎng)是信息素養(yǎng),它體現(xiàn)在數(shù)據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素養(yǎng)兩個方面,信息素養(yǎng)甚至比信息技術的運用更重要。大學圖書館承擔著開展信息素養(yǎng)教育,培養(yǎng)大學生如何獲取信息的責任。信息素養(yǎng)教育開展的過程中,圖書館可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開設不同層次的信息素養(yǎng)課程,幫助學生掌握獲取信息資源的能力,教會他們如何從海量信息中甄別、獲取自己所需信息。
5結語
電子資源作為信息技術發(fā)展的產物,一定程度上方便了讀者,滿足了讀者多種閱讀需求,也給圖書館帶來了一些挑戰(zhàn)。圖書館為了使現(xiàn)有的館藏體系更加完善,不僅要加強電子資源建設,還要提供與之相匹配的優(yōu)質服務,同時還要重視電子資源利用率的評估和分析研究,讓紙電資源的建設協(xié)調統(tǒng)一,成為互為補充的一個整體,使電子資源真正成為教學科研的助手,這將是圖書館面臨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