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奕萱
其實,我在接觸這本書的時候,是有幾分好奇與期待的,因為我認為寫20世紀兒童的生活是很難的。
當我讀完之后,立刻就喜歡上了這本書。不論是桑桑還是杜小康,這些稚氣未脫的孩子都承受了超越他們這個年齡的事。桑桑最開始的時候還平安無事,但在上六年級時,一場大病使他有了一些消極的想法:“我會不會突然就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我還有好多事情還未完成?!彪m然最后在父親桑喬的不懈努力和一位老醫(yī)生的幫助下僥幸活下來了,但桑桑的精神已大不如前,性格也與以前判若兩人。
杜小康是個無憂無慮、快快活活的“大少爺”,但后來卻因為父親的一個小錯誤,一切都沒有了。不僅如此,家里還背負了一大堆債,無奈之下,小小年紀的他跟著父親去三百里外的地方放鴨賣錢。在他們滿懷希望,憧憬未來之時,烏云又籠罩了他們家。鴨兒們雖長得很快,但因為把幾十戶人家放的魚苗都吃光了,鴨群也被人家扣下了。此時,債主也找上門來,萬般無奈之下,父親做出一個迫不得已的舉動:把自家那對上好的木材門給了債主。
在那兩扇帶著杜家祖先自信與光彩的木門被人搬著越來越遠直至消失在殘陽里時,杜小康的心在顫抖。
讀完這本書,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這是一本讓人潸然淚下的書,它觸動了我的內心深處;這也是一本讓人成長的書,它讓我懂得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
(指導教師:張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