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琳
當今的旅行者和度假者不再滿足于標準化的住宿和服務,而是希望居住在那些具有居住感、互動感與體驗感的場所。這些民宿借助其貼心周到的設計和顯著鮮明的特色被大眾接受,而精品民宿作為一種具有歷史借鑒、文化認同、審美體驗、社會互動和自然感知的空間載體,更具吸引力。本文通過調研精品民宿空間,為今后精品民宿的發(fā)展提供一些參考建議,以優(yōu)化游客的精品民宿住宿體驗,改善精品民宿的經營狀況。
(一)民宿與精品民宿
國家旅游局發(fā)布的《旅游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中提出旅游民宿是利用當地閑置資源,民宿主人參與接待,為游客提供體驗當地自然、文化與生產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設施。本文的民宿主要指旅游民宿。精品民宿經過精心地策劃和設計,給游客帶來具有地域環(huán)境特色和文化特色的體驗。其中,設計不僅指建筑設計和室內裝修,也包括民宿的主題風格建設、特色活動策劃等。
(二)精品民宿與精品酒店的區(qū)別
精品民宿與精品酒店相比,最大的特征是突出在地域性和特色性,精品民宿致力于打造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在提高居住舒適度的同時使顧客深入體驗當地的民俗文化,收獲不一樣的生活體驗??腿诵枰粋€位于美景中且可以為其提供個性化服務的漂亮住所,而精品民宿能夠提供一系列有別于一般酒店的“標準化”客房及服務。主人的友善態(tài)度和住所環(huán)境通常是游客非常關注的因素,主客之間的關系非常明顯,客人不僅在選擇住宿設施,更在選擇主人的文化與生活方式。
(三)精品民宿的特點
1.設計風格多元性
每個精品民宿都是獨特的結構主體,也是一個集區(qū)位、材料、色彩和建造方法于一身的復合體。多元化的設計風格使原本的住宿空間變得更加富有新鮮感和體驗感。
2.“家”氛圍體驗性
民宿致力于打造一種“家”氛圍,氣氛溫馨,且一般體量不大。通過這種家庭式、老友式的服務氛圍,能夠進一步讓人感受到親切與舒適,提高居住舒適感。
3.本土地域文化性
客人選擇民宿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關注到當地文化的獨特性,且希望能夠通過與當地人的溝通交流了解不同的地域文化與風俗習慣,提高文化認同感。
從空間設計角度說,與酒店設計不同,民宿尚沒有嚴格的定義和類型的分類。但根據其設計特點和風格可以分為改造型民宿、設計型民宿、體驗型民宿。
(一)改造型民宿
老宅改造大都會選擇保存老屋原有的姿態(tài)。歷史感和復古感是老屋改建民宿的最大特色,將現代元素與古典韻味相結合,能夠把老屋的歷史痕跡與故事完美地保存下來,從而讓更多的人可以從中體驗到老屋的傳統之美。這些改建后的老屋雖以現代化的技術重新改建維護,但是依舊可以通過因地制宜的方式使每個老屋都獨具特色。例如,徽銅陵山居原是徽州與沿江風格融合的普通民居,改造前相當破舊(圖1),但設計師充分利用多種磚、銅、玻璃、木材等材料,對該區(qū)域進行一系列重新改造(圖2),進一步劃分出明確的空間,并恰當利用地形地勢,將當地的古村落與殘樹變廢為寶,轉化思維引入民宿設計,使該山居充滿復古與現代的雙重意蘊,是民宿改造的一大成功事例。
(二)設計型民宿
設計型民宿是運用創(chuàng)新的設計手法與設計理念對民宿進行空間設計,給予民宿獨特的原創(chuàng)性主題,使其成為一個具有美學意義的空間場所,可以說設計型民宿是對空間美學的靈活使用與積極創(chuàng)新。民宿的設計具有自己的特色,并融入當地風格,將地域文化加入其中,讓客人除了享受服務外,還能夠基于民宿的功能感受建筑風格的美感,提升游客的好感與歸屬感。例如,鄉(xiāng)伴集團的樹蛙部落采用當地的石材、竹木、磚瓦搭建樹屋,建筑流暢的形態(tài)與豐富的室內空間形式,成為很有吸引力的精品民宿(圖3)。
(三)跨界型民宿
跨界型民宿的經營范圍不僅局限于住宿本身,而是進一步拓展融合業(yè)態(tài)、活動、展覽、物產、培訓等多方面,將各項現代化產業(yè)融入民宿中,不僅能夠提高民宿的生活舒適度,而且為民宿的更新改造提供了豐厚的經濟資源?!懊袼?書店”“民宿+溫泉”“民宿+當地特色”經營都是跨界型民宿的典范,此類民宿類型利用跨界的時尚度與新鮮度,增加體驗特色,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使民宿更具競爭力。如重慶南之山書店民宿二樓和三樓,原本僅僅是普通民宿,接待入住的客人。但設計者敏銳地發(fā)現這里有風景獨好的露臺,如果進行良好改造將會是住店客人絕妙的私享空間。與此同時,客房和一樓書店的設計都充滿文藝感和生活化的儀式感,設計者利用不同房間所處的地理位置為每間客房打造專屬“文化”,形成各自獨特風格,為選擇該民宿的顧客提供了多樣化選擇。
(一)環(huán)境設計遵循自然
好的自然景觀或人文景觀是做好精品民宿的重要前提。精品民宿所在地往往是山地部落、鄉(xiāng)村、漁村、溫泉區(qū)、人文景觀區(qū)等,與此同時,因為地域不同,精品民宿設計的整體風格往往大相徑庭。但是,尊重理解當地自然特征,是做好民宿規(guī)劃設計的一大前提。精品民宿設計就是通過當地的自然景物與氛圍尋找靈感和設計要素,通過尊重場地的自然屬性和文化屬性,進一步把握場地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利用民宿的客觀條件進行巧妙安排,無論從建筑、設施還是業(yè)態(tài)方面,都要盡可能就地取材,盡可能保護原建筑的特點,盡可能保護原生態(tài)環(huán)境,努力營造出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讓精品民宿完美再現當地的生活風貌。
(二)建筑設計延續(xù)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一個民族、一個地區(qū)的人們長期生活從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歷史文化傳統。民宿作為一種文化形態(tài),不僅能夠反映它所建造的時代特征,包括經濟、技術和人們的思想狀態(tài),而且能反映它所處的地域特征。成功的精品民宿可以充分激發(fā)出客人對當地文化的好奇,并對當地文化方式產生認可。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精品民宿完全可以成為一個地區(qū)文化展示的窗口,并通過建筑設計充分表現當地特色風情。設計師不僅要體現出精品民宿的復古與懷舊情懷,發(fā)揚地域建筑文化,還要在設計過程充分挖掘當地文化元素,并對這些元素進行取舍,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系統創(chuàng)新。日式民宿渡月亭京都老宅(圖4)每個客房內的紙墻和帳子上的圖案各不相同,咖啡廳內立式墻面上的抽象圖案是天然松葉。所有的設計元素都出自日本文化,也來自日本人對大自然的細微觀察以及對他們四季變化的細致感受,給人一種通過歷史巧妙延續(xù)地域文脈之感。
(三)空間設計具有整體性
精品民宿室內設計與室外設計更應整體統一,因為合理的外部空間設計可以對精品民宿建筑的采光、采暖、通風等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感官上,舒適的外部空間能給民宿使用者帶來愉悅的感受。強調內外空間的整體性,應弱化室內外空間邊界,從而在民宿的風格、形式、結構上體現出整體意向。精品民宿的公共休閑空間可分為入口空間、接待空間、客廳空間和走廊空間。一方面,要注意空間尺度,在設計時不能過大地削弱居家氛圍;另一方面,空間設計不應是獨立的,設計師需要充分考慮公共空間、客房、餐廳等功能分區(qū),將不同的生活區(qū)域進行整體聯合設計,注重整體性。
本文詳細分析了民宿和精品民宿的定義和特點,根據筆者當前的認知和實踐,提出了精品民宿的類型與設計方法,希望能為精品民宿的發(fā)展提供一定的參考,優(yōu)化游客精品民宿的住宿體驗,促進精品民宿的發(fā)展。
(作者單位:上海旅游高等專科學校酒店與烹飪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