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婉青
【摘?要】班集體在學生品德形成和發(fā)展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它能使學生形成良好品德和矯正學生不良品德,又是班主任工作依靠的教育力量。只有良好的班集體才能帶動班中的凝聚力,才能形成良好的班學風、班風,才能團結同學、互助、互愛,才能建立一個遵守紀律的良好班級,只有良好的班集體,才能帶動一個班朝健康向上、熱愛學習、團結友愛的方向發(fā)展。
【關鍵詞】班集體;和諧;品德
因此培養(yǎng)和組織良好的班集體是班主任的一項重要的工作。良好班集體的形成是由各個因素所決定的。
一、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人際關系有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學生與學生的關系等等。人際關系的狀況對良好的班集體的形成有著關鍵的影響。沒有和諧的人際關系,師生間情緒對立,同學間關系緊張的班集體是沒有向心力的,集體的形成談何容易。因此,和諧的人際關系是形成良好的班集體的先決條件。
1、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在這個人際關系中,教師應起著舉足輕重的示范作用。教育學家凱洛夫說過:“教師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之仿效的榜樣,然而決定著兒童對教師的進一步關系的建立還是教師工作作風和他的人格品質?!弊黠L民主,和藹可親的教師易于成為學生的良友,學生更樂于接受他的教誨,縮短師生間的距離,并在集體中形成一個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我是這樣做的:有時放學到學生家進行家訪,與學生、家長互相溝通,也經常在課余時間與學生聊天,認真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思想。如此反復,師生關系也逐漸提高。
2、學生與學生的關系。在這個人際關系中,教師能為此做的只是充當他們的催化劑,在學生中間創(chuàng)設良好的人際氛圍。教師要有目的地加以引導,強調同學間的人際關系應遵循守紀、理解、團結、互助的基本原則,克服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鼓勵學生充滿自信、公平競爭、幫人所需、大度為懷。提倡同學間學習上互幫互學,共同進步;生活上一人有難,八方相助;紀律上互相督促,互相提醒;思想上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同時要重視學生的心理疏導,幫助他們解除煩惱;要正確地引導學生中的非正式群體。學生在這種團結友愛、相互尊重的氣氛中才能得以健康地成長。
班級良好的人際交往環(huán)境,是班集體形成和發(fā)展的重要基礎,是調動全班學生積極性重要手段。
二、選拔和培養(yǎng)精干的班干部隊伍。
班干部是班集體的骨干,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班干部是一個班集體的核心,班干部的工作能力直接影響著好的班風、學風的形成。由于班干部來自于學生當中,是民主的結晶,在執(zhí)行日常常規(guī)管理中就更富成效。我非常重視選拔和培養(yǎng)班干部這方面的工作。
1、選拔。我經常走到學生中去,比如課間或早讀,或跟學生一起參與課外活動,從中跟學生交談,細心傾聽他們的意見,觀察學生的人際交往情況,發(fā)現(xiàn)他們的個性特點,然后根據(jù)班級需要和學生的特長挑選出幾個學生滿意而又有能力的班干部人選,再讓學生再一步投票,選出他們自己的班干部。
2、培養(yǎng)。班主任應該放手讓班干部大膽地開展工作,做到管而不死,充分發(fā)揮學生干部的創(chuàng)造性,就能逐漸培養(yǎng)出班干部獨立工作的能力,克服依賴性和盲從性。培養(yǎng)一批好的班干部,第一,大力表揚班干部優(yōu)點,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幫助他們樹立威信,第二,鼓勵班干部大膽工作,指點他們工作方法的同時,更嚴格要求他們個人在知識、能力上取得更大進步,在紀律上以身作則,發(fā)現(xiàn)不足,立即糾正,防止威信掃地,班主任可以側面問同學班干部的表現(xiàn),同學有沒有意見等,及時地反饋給班干部,便于他們取長補短;力求從各方面給全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第三,要講原則,一視同仁,無論與你關系多好的同學,只要他違反紀律,你要提醒他,在課外時間要多與同學們溝通;第四,班干部培訓也要以鼓勵為主。要肯定他們的優(yōu)點,耐心指出不足,此外可以每月進行工作評比。通過讓班干部組織活動,既使班干部了解了自己的能力,又能看到自己的不足。經常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及時糾正班干部工作中的失誤和偏差,確保班級工作在有創(chuàng)新的情況下,穩(wěn)步健康發(fā)展;第五,培養(yǎng)干部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通過班干部這個小集體建立正確、健全的輿論,帶動整個班集體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形成集體的組織性、紀律性和進取心。
三、加強班風建設,形成正確的班級輿論。
正確的輿論、良好的班風是鞏固班集體的精神力量,是教育班集體成員的重要手段,對班級的每一個成員都產生積極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如一個不愛學習的同學到了學習風氣濃厚的班上,他在課上或自習時,就會比較注意管著自己,學著別的同學的樣子注意聽講或看書;一個不大遵守紀律的同學到了有很強自覺紀律的班級,就會情不自禁地約束自己。時間長了,這樣的同學在班級良好風氣的薰陶和影響下,就會逐漸改掉自己的毛病。
具體實施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在班內樹立正確的觀念,樹立良好的榜樣,對學生的積極表示肯定。這是正面的宣傳。當有幾個以上的學生在犯同樣的錯誤時,班主任就要意識到可能是一種不良的風氣正在抬頭,就要及時在班內進行教育,讓學生得到教育。不再受到影響,從而杜絕不良風氣的滋長。當批評犯錯誤的學生時,如果有人在笑或是說話,班主任應該馬上制止旁人的行為,因為旁人的笑聲和說話聲都可能會分散犯錯者的注意力,是犯錯者不能深刻認識錯誤。
這樣一貫堅持下來,班集體正確的風氣就逐步樹立起來了,就算個別同學不自覺違反制度,他也會被正確的輿論譴責,從而使錯誤行為得以結束。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
班級活動是創(chuàng)建班集體的血液,是形成集體主義思想的搖籃,沒有活動就沒有集體。如果沒有活動,學生就不會感到集體的存在,也就不會主動的關心集體,為集體的利益而奮斗;而有了活動,學生則會精神煥發(fā),并促進學生間的交往和班集體的鞏固與發(fā)展。多種性質、多種內容、多種形式的活動,能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又能增進學生、師生之間彼此的了解和溝通,增進同學間的團結與合作,就能使班集體富有吸引力,凝聚力。培養(yǎng)學生對集體榮譽感;責任感。開展活動是學生最喜愛、最有積極性的項目,而這些活動通過學生相互幫助、相互協(xié)作能夠達到預期的目標,使學生在活動中品嘗到成功的樂趣、集體的溫暖,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這些對我們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大有幫助創(chuàng)建和培養(yǎng)一個良好的班集體是非常重要的。
1.通過班會、團隊活動、傳統(tǒng)教育活動以及學先進、樹新風活動等,使學生受到政治思想教育和社會公德教育,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開展“爭當紅旗手”、“文明標兵”、“跨攔高手(進步者)”等。
2.通過組織課外興趣小組、舉行班級知識競賽、書法比賽、歌唱比賽等各項活動,吸引廣大學生積極參與。
3.通過開展跳遠、賽跑等體育競賽活動,使學生養(yǎng)成自覺鍛煉的習慣,不斷增強體質。
4.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公益勞動和社會服務等活動,引導學生了解社會,認識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增強熱愛勞動人民的感情和社會責任感。
良好的班集體能使教師在教學中如魚得水,它能使一個班級活潑向上。只有良好的班集體能帶動班中的凝聚力,能形成良好的班學風、班風,能團結同學、互助、互愛,能建立一個遵守紀律的良好班級,只有良好的班集體才能帶動一個班健康向上、熱愛學習、團結友愛的方向發(fā)展。因此教師一定要組織和培養(yǎng)良好班集體。當然,組織和培養(yǎng)班集體的成功與否,還有其他因素,如:教師付出的愛心、對學生的尊重、班主任本身的素質及學校的校風。注意了方方面面,才能培養(yǎng)出團結、自覺、向上、活潑的班集體。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會繼續(xù)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做一位成功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