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淑芳
【摘要】語文是高中教學階段的重點學科和基礎學科。在高中課程教學改革的背景下,新課標對高中語文教學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為高中語文教學的改進發(fā)展指明了方向。分析了新課標要求下高中語文教學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基于新課標解讀下的高中語文教學改進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標? 高中語文? 解讀? 不足? 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3.3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6-0026-01
1.對高中語文新課標的解讀
1.1 強調了文化的重要性
突出文化教育的重要意義,是新課標的基本特征。高中語文在文化教育方面有著顯著的學科優(yōu)勢,新課標要求高中語文要重視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發(fā)揚,著力強化通過語文教學,對學生開展傳統(tǒng)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以文育德,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樹立起文化自信。為此新課標將課本中古詩文背誦篇目增加到了72篇,并在課外閱讀推薦中,增加了文化經典、古典小說等內容。
1.2明確了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
新課標將語文核心素養(yǎng)凝練和明確為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等四個方面。并指出,語言建構與運用是語文學科的基本素養(yǎng),也是實現其他素養(yǎng)的基礎所在,這既突出了語文的工具性,又注重了語文的文化性。
1.3構建了語文學習任務群
在新課標中,劃分了語言積累、梳理與探究,實用性閱讀與交流,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經典研習,中國革命傳統(tǒng)作品研習,科學與文化論著研習,跨文化專題研討等18個學習任務群。內容豐富,覆蓋面廣,文化內涵深刻。構建語文學習任務群,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提高他們的語文實際運用能力的需要,同時也是依據現代教育理念,以學生為主體開展專題教學的模式探索。
1.4優(yōu)化了課程結構
與上一版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將課程分為選修課和必修課兩部分不同,新課標新增了選修性必修課程,因此高中語文新課標的課程結構是由必修課、選擇性必修課和選修課三部分組成。
1.5提出了學業(yè)質量標準
新課標首次提出了學業(yè)質量的概念,學業(yè)質量是指學生在完成學科學習后的學業(yè)表現,其以核心素養(yǎng)為主要參照,重點關注學生在學習中的收獲感和體驗感,即學業(yè)成就。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科特點,高中語文的學業(yè)質量標準分為了5個等級,其中第4等級是語文高考的參照標準。
2.新課標要求下高中語文教學存在的不足
在目前高考制度的背景下,應試教育思想依然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有很深的影響。面對高考的競爭,從教師到學生,都會將成績作為重要的學習標準來看待,從而把教學和學習的重點放在知識的背誦和考試技巧的記憶上,新課標中強調的文化育人要求被忽視,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不到全面的培養(yǎng)。
教學方法上滯后于新課標的要求,部分教師教學理念陳舊,語文教學中沒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氣氛沉悶,缺少交流互動,學生只能被動的聽講,被動的記憶,其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得不到發(fā)展,這不但不利于調動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而且也于新課標的要求背道而馳,制約了教學質量的提升。
3.基于新課標解讀下的高中語文教學改進措施
3.1教師要深刻領會新課標的精神
新課標是課程改革的重要舉措,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師不但要在形式上認真學習新課標,更要在思想上深刻靈活新課標的內涵實質,真正將新課標作為教學的指導和育人的指向,切實貫徹于自己的教學實踐之中。
3.2積極改進教學方法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較為刻板枯燥,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且主觀能動性得不到充分發(fā)揮。教師要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積極改進教學方法。
(1)加強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交流互動,教師不但要做好語文知識的傳授者,更要做好課堂互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互動中啟發(fā)學生的思維,進而提高他們的語文實際運用能力和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
(2)創(chuàng)設開放性的教學情境,通過課前預習、課堂提問、課后作業(yè)等各種途徑,給學生布置開放性的學習任務,鼓勵他們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他們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升。
(3)合理運用教學輔助手段,如用好學校圖書館、多媒體、網絡等,一方面豐富語文教學資源,擴展學生的語文學習視野;另一方面也能夠使教學方式向多樣化和個性化發(fā)展,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3.3重視評價
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教師應不斷完善評價機制,摒棄以分數作為評價唯一標準的弊端,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體驗和學習效果,將學業(yè)質量落實于評價工作之中,通過完善評價手段和評價標準,使得評價更加客觀和全面,充分發(fā)揮出評價的導向作用和激勵作用,進而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4.結束語
新課標為高中語文教學改革發(fā)展指明了方向,需要在實踐中主動更新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以期使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落到實處,收到實效。
參考文獻:
[1]于洋.中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困境與路徑探析[J].教育探索,2016(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