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流娣
摘要:了解和研究學生情況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是開展班級工作的基礎,需要班主任平時的仔細觀察和勤與家長聯系,避免思想教育工作的盲目性、簡單化,這樣才有助于我們做好班級的日常管理工作。
關鍵詞:優(yōu)化;班級管理;方法
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第一責任者,班級是學校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單位,因此,班主任工作要想收到實效,就必須全面深入地了解、研究學生。根據每個學生的各自不同思想實際去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工作,才會起到理想的效果。
如何去了解和研究學生?
一、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
小學生的生理發(fā)育尚未成熟,思想上比較單純、幼稚,有時想法比較偏激。他們做的每一件事或多或少地通過某些形式表現出來,這就要靠我們班主任在班級全面深入細致地去了解,注意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及行為動向。我班曾有一男生,有段時間整天上課無精打采,成績一落千丈,后來我通過多方了解,才知道他父母雙雙失業(yè)而情緒不好,成天在家爭吵,這種情形使年幼的他認為家庭從此失去了經濟保障,以致喪失學習信心,產生厭學情緒,針對這種情況,我多次主動找他談心,鼓勵他振作精神,珍惜時間,刻苦學習,為將來更好的適應高素質的人才競爭打下良好的基礎。后來在期末考試中他的成績果然有所提高。
二、了解班級學生的特點
每個學生由于遺傳、家庭環(huán)境、家庭教育方式及生活經歷不盡相同,因而形成不同的性格,存在一定差異,因此班主任乃至所有的老師都要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不能盲目采取一些簡單的教育方式或者相同的方式,否則有時會使學生產生抵觸情緒和逆反心理。我班有位女生,平日里愛出風頭,紀律渙散,不思學習,愛漂亮,喜歡模仿社會上的一些小青年的著裝打扮自己,認為那樣酷,那是有個性。對此我并沒有簡單、粗暴地批評,而是認真分析原因,反復找她談心,引導她弄清楚什么是真正的個性,怎樣才是真正的美,使她明白了自己認識上的錯誤,以后再不那樣穿著打扮了,而且學習的積極性也比以前有所提高。
三、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
學生由于性格特點不同、興趣愛好也不同,特別是當今社會迅速發(fā)展,學生如有良好的興趣愛好,就會有很強的求知欲。生活中不僅需要課本上的知識,還必須具備多方面的技藝,如彈鋼琴、繪畫、書法、打球等,他們會明白學習的樂趣,更在學習中肯定了自己的能力。因此,班主任要了解班級學生的興趣愛好,盡可能為學生提供表現自己的舞臺。比如:讓喜唱愛說的學生當宣傳委員,讓愛動活潑的同學去擔任文娛委員,讓某學科學得好的同學去當某科課代表,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潛能,做到“人盡其才”。
四、了解學生的人際交往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班主任不但對學生在校要嚴格管理,還要仔細認真觀察了解學生與周圍人的交往情況。比如學生在學校與哪些同學喜歡在一起玩,放學后與哪些人經常在一起,如果發(fā)現學生與品學兼優(yōu)的人在一起,要鼓勵,若發(fā)現與品行不良的人交往,就要及時找他們談心做思想政治工作,使他們及時走向正軌,學會怎樣交友,使他們的思想品行向健康方向發(fā)展。
總之,了解和研究學生情況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是開展班級工作的基礎,需要班主任平時的仔細觀察和勤與家長聯系,避免思想教育工作的盲目性、簡單化,這樣才有助于我們做好班級的日常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