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小麗
摘要: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苯處熢⒔逃跇罚瑢W生興趣盎然,把學習的快樂真正的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中品嘗到快樂。在快樂的前提下,不僅能讓學生更快更有效地完成形式多樣的活動,學習各種各樣的文化知識,而且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關(guān)鍵詞:課堂? 活? 愛? 興趣? 開放? 動
作為語文老師,我們常常會要這樣的尷尬:老師提出問題,學生一片沉寂。很多時候,我們是在唱“獨角戲”。要怎樣才能打破這種尷尬,改變這種局面呢?我認為,教學要符合兒童身心的動態(tài)發(fā)展,針對學生的差異性,科學地運用教學方法。面對活潑好動的小學生,最好的教學方法就是讓每個孩子都在其樂無窮的氣氛中掌握知識和技能,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鬃釉弧爸?,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苯處熢⒔逃跇?,學生興趣盎然,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把學習的快樂真正的還給學生。這是現(xiàn)代教育的呼喚,也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但又如何做到讓學生快樂學語文呢?
一、讓課堂“活”起來
“活”起來,即不呆板,不被動,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首先,教師要以微笑的面容、親切的話語、飽滿的激情去感化學生、親近學生。并且教師還要善待學生,當學生出錯時,教師少一點訓斥,多一點耐心指導,當學生取得點滴進步時,給予及時的肯定與鼓勵。如:我在教學時,將自己也列為學習的一員,與學生們一起操作,一起討論。對表現(xiàn)出色的學生豎起大拇指以“你真行!”“你真棒!”“很好!”或者獎勵大紅花等來表揚他們。
其次,在課堂上多運用比賽的形式。如果平時我在上課的時候,常常會運用”比一比“的方式去鼓勵學生,讓課堂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的氛圍,學生們的積極性就會更高,課堂氣氛更活躍。特別是得到表揚的學生,臉上的喜悅之情,藏都藏不住,在后面的學習中他們就會更努力,更積極,把整個班的學習氣氛都帶動起來,這就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再次,運用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帶動課堂氣氛。心理學家弗洛依德說過:“游戲是由愉快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小學生活潑好動,對游戲情有獨鐘。將游戲引入教學中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享受語文學習帶來的樂趣,真正讓學生主動學習。我們在平常的課堂教學中設(shè)計一些“猜一猜”“傳聲筒”“找朋友”等游戲,就會很快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學起來不會感到累,并能夠在“玩”中學,在“趣”中悟。
二、讓學生感受到“愛
教學是學生與教師共同幸福成長的發(fā)展過程。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性、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學中教師應講求方法,因材施教,尊重每一名學生,對每一名學生要一視同仁,特別是那些學習習慣和功底本來就差的學生,老師決不能言語刺激打擊他們,而是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并因勢利導鼓勵學生,幫助他們一步步前進,以走出低谷。要學會傾聽,要有耐心,不輕易打斷學生的發(fā)言,要盡可能地點撥。教師應把每個學生都當成自己的孩子一般來用心關(guān)愛。
我國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說過,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學生千差萬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與缺點,有各自的愛好。我們不能按照同一種模式來塑造學生,要尊重學生的個性,欣賞學生的優(yōu)點,傾聽他們的感受,接納他們的意見,讓他們不會對學習感到厭惡和害怕,設(shè)法營造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激發(fā)他們強烈的學習動機和興趣。
三、讓學生有興趣
葉圣陶先生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痹谛睦韺W中還指出:小學生對新奇、有趣的東西往往會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學得也很快。巧用多媒體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小小熒屏,大大世界。計算機信息傳遞快,存儲量大,交互性強。它能飛越時空,讓歷史的、現(xiàn)實的、未來的事物清晰地展示在你眼前,讓此地的、彼此的景物一同呈現(xiàn);它能顯示靜止畫面,更能展示動態(tài)過程;它能把漫長緩慢的變化過程進行濃縮,亦能把瞬間發(fā)生的變化進行分解慢放……多媒體課件集聲音、圖象、文字等多種信息于一體,極大程度地滿足了學生視聽等感官需求。
教學過程中要學會巧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或直觀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設(shè)懸念,激發(fā)他們的閱讀欲望和動機,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教學過程“變苦為樂”。圖片、視頻對學生更加富有吸引力,更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專注于圖片或者視頻,進而得到更多文字所不能傳達的信息。適當運用圖片既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可以激起學生學習的激情,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它有著許多傳統(tǒng)教學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能綜合學生多種感官,擴充課堂知識容量,提高學生口語能力和運用語文的能力,更加有利于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 給孩子多大的舞臺,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guān)鍵在于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臺。我在教形近字“鳥”和“烏”,“喝”和“渴”時,讓孩子們自己思考,竟得出了這樣的答案:對于“烏”的理解:“烏”表示黑色;“烏”比“鳥”少一點,是因為烏鴉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們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對于“喝、渴”的區(qū)別,學生這樣說:“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須把嘴張大(形象說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為口渴了特別想喝水,所以是三點水旁。部首“礻”字旁 和“衤”字旁一直是教學的難點。讓學生自己找方法區(qū)分時,有學生竟然告訴我,“衤”字旁跟衣有關(guān),人的衣服都有兩個袖子,所以“衤”字旁有兩點。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有時簡直超乎我們的想象。
總而言之,學習必須是快樂的,在快樂的前提下,不僅能讓學生更快更有效地完成形式多樣的活動,學習各種各樣的文化知識,而且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學無止境,我們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改進,掌握更多、更好的方法,讓學生充分享受到了學習語文的快樂,在樂中學,樂中練,變苦學為樂學,真正做到樂而好學。
參考文獻:
劉祥.有滋有味教語文[M] 華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凌宗偉 有趣的語文[M]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