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辛亥革命前報人林白水的社會交往網(wǎng)絡(luò)及社會啟蒙思想探究

        2020-07-13 03:01:02周永玉
        福建技術(shù)師范學院學報 2020年3期
        關(guān)鍵詞:白水白話學堂

        周永玉,黃 華

        (福建師范大學傳播學院,福建福州 350117)

        西潮沖擊下,“變”成為清末民初的核心詞匯。隨著“變”局出現(xiàn)的是處于夾縫中的知識分子,其受傳統(tǒng)書塾教育和西方新式教育的雙重塑造;因科舉制日漸衰微而取士無望,又因士之責而有感于亡國現(xiàn)狀。這群處于“斷裂社會”①的知識分子便將目光照顧到下層社會,“開民智”的主張便在這個時候被提出來[1]15,林白水的社會啟蒙活動也是由此肇始的。

        關(guān)于林白水的生平分期,就本文而言,筆者以1911年福建光復(fù)后林白水被公推為福建省法制局局長為界,這是其從政生涯伊始,也是其人生的轉(zhuǎn)折。當然其后期辭去議員職務(wù)轉(zhuǎn)而專心辦報,亦為轉(zhuǎn)折,因其后期筆力多集中于揭露社會暗面,以針砭時弊著稱,且學者研究也多集中于此,而且啟蒙活動多集中在辛亥革命前,因此本文對其辛亥革命后的內(nèi)容暫不作考察。

        學界對林白水的研究自鄧拓《林白水之死》稱其為“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報刊的一個代表人物”,并建議“在編寫中國近代報刊史的時侯,適當予以應(yīng)有的評價”[2]伊始,后經(jīng)林蔚君著《我的父親林白水》之主導(dǎo),漸趨增多。經(jīng)爬梳,現(xiàn)有林白水研究如下:一是對林一生的評價②,此曾為早期對其研究的核心問題,且評價漸趨正面,或起方向性作用;二是林的生平事跡相關(guān)研究③,以時間軸講述其成長、求學、講學、辦報、留學等活動,描述性研究居多;三是從新聞記者這一身份出發(fā)對林進行的陳述性研究④也為數(shù)不少,且多正面;四是林與辛亥革命之聯(lián)系⑤;五是林白水之死⑥。綜觀之:前期史實考究類的研究居多;大多屬于粗放型、概括性,細節(jié)研究較少;少有聯(lián)系對比分析研究。據(jù)此,筆者認為或可結(jié)合“士風丕變”的清末民初時代背景,從傳統(tǒng)的“仕”向新式的“知識分子”之轉(zhuǎn)換的視角出發(fā),聯(lián)系其社交網(wǎng)絡(luò)、社會活動、言論內(nèi)容等透視其社會啟蒙思想?,F(xiàn)有研究涉及“啟蒙”者甚少,可見黃新憲的《林白水的社會啟蒙思想探略》,僅言及特點。

        “啟蒙”意即掃除蒙昧,祛除神話?!伴_蒙”“蒙學”等說法,取傳授幼童以基礎(chǔ)知識或入門知識之意。本文所謂“啟蒙”,面向社會大眾,取通過宣傳教育等活動使社會大眾接受新事物獲得新知識進而破除迷信相信科學得到進步之意。

        一、辛亥革命前林白水的社會活動及社會交往網(wǎng)絡(luò)

        (一)國內(nèi)教育經(jīng)歷

        林白水(1874—1926),原名獬,字少泉,后改名萬里,“白水”為其筆名,晚清民初著名報人。生于福州閩江下游的閩縣青圃鎮(zhèn)青圃村。其叔父林履中為馬尾船政學堂第三期管駕班學生,與嚴復(fù)、薩鎮(zhèn)冰等為實習同事。14歲入福州倉前山舅舅家黃式私塾接受教育,與表兄弟黃翼云、黃展云私交甚好,后因塾師辭職,拜師高鳳岐,得以結(jié)識老師好友林紓,老師兄弟高鳳謙、高爾謙等人。

        高鳳岐,字嘯桐,福州長樂縣人,中過鄉(xiāng)試,與林紓、陳衍等為同科舉人,辦“鑄龍?zhí)脮^”講學。其對林頗有影響,更是其拓展社交網(wǎng)絡(luò)的引路人。期間林積累了較為深厚的國文素養(yǎng),且較早接觸到日本的新式學堂和報紙等維新變革的產(chǎn)物。后來林氏一生致力于辦報辦學等鼓吹維新變革也頗受高氏“啟蒙”之影響。新學潮漲,“新舊兼修”的知識分子其“舊”學大多在家鄉(xiāng)完成。胡適便由于在安徽老家私塾里“讀了許多古書”,得以應(yīng)對梅溪學堂的國文游刃有余,更能指摘老師,從而一天內(nèi)連升四班[3]。

        高鳳謙,字夢旦,福建長樂人,思想趨新,早在1896年9月5日即《時務(wù)報》創(chuàng)刊不足一月,就在福州讀到此報,并3年內(nèi)去信52封致主編汪康年,提出其對辦報的獨到見解[4]。林紓首作《巴黎茶花女遺事》正是在高鳳謙的引薦下,經(jīng)汪康年借助昌言報館而在上海鉛印宣傳而一炮走紅,且與林紓共同翻譯的王壽昌為高鳳謙的表兄魏瀚的同事[5]。后曾東渡日本留學,1903年受張元濟之邀,擔任商務(wù)印書館編譯所國文部部長,參與編撰多冊教科書,林白水后期翻譯的部分日著也因高鳳謙的關(guān)系在商務(wù)印書館出版。

        在此期間,林白水以恩師高鳳岐為節(jié)點展開其在福州的基于血緣、地緣、學緣網(wǎng)絡(luò)基礎(chǔ)上的社會交往網(wǎng)絡(luò),積累了較為深厚的舊學功底,并開始慢慢認知“世界”,接觸“新知”,對西人、西事、西物產(chǎn)生并抱持濃厚的興趣。

        (二)從事教育經(jīng)歷

        1893年,林因高嘯桐引薦赴林伯穎家任家庭教師。彼時,林在東齋主講新文學,林紓在西齋主講舊文學。林家公子林長民、林肇民、林尹民等均是其學生。

        翌年其叔父林履中在甲午海戰(zhàn)中亡故,此時,國仇家恨交織出強烈的危機感。

        后應(yīng)高嘯桐之友杭州知府林啟邀請,高嘯桐、林及高鳳謙、高而謙赴杭州辦新學,之后兩年間,辦成求是書院、蠶學館、養(yǎng)正書塾,并重新修繕東城講舍。作為最早的一批的新式學堂,求是書院已經(jīng)開始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主要講求實學,“知此知彼,通中西之郵,以求實學而濟實用”[6]。錢均夫回憶在杭州求是書院傳閱新書的情況:各同學將自閱之《時務(wù)報》《清議報》《新民叢報》《譯書叢編》等置于公共書架,同學均可自由借閱,并在每周固定時間聚集討論讀書心得[7]??梢姰敃r新學氛圍相當濃厚。在此任新式學堂漢文教習期間也對林的思想有一定啟發(fā),并從實踐層面為其辦新學打下基礎(chǔ)。

        在杭州的這幾年對林白水來講可以說是過渡性影響,一方面其從學生轉(zhuǎn)變?yōu)榻處?,從事教育的?jīng)歷使其得以宣傳自己的新知新會,也在教育學生的同時不斷完善自我,即所謂“教學相長”;另一方面,江浙地區(qū)相較福州更為開放,屬上海文化輻射范圍內(nèi),受新書報而來的“新潮”思想浸潤。

        (三)辦學辦報經(jīng)歷

        林白水返回福州后,與黃翼云、黃展云、方聲濤、鄭權(quán)等組織興辦福州第一所新式學堂——福州蒙學堂,并在青圃村辦鰲峰學堂。再赴杭州后,應(yīng)求是書院學生、杭州名士項藻馨邀請,擔任《杭州白話報》主筆,開啟辦報生涯。是時客居杭州的林紓還“熱情地為該報作白話道情,居然風行一時,以致其晚年憶及此事仍頗為得意”[8]。該報主要借助白話宣傳改良思想,林的社會啟蒙思想于此得以窺見一二。

        林與蔡元培相識于1901年,是時,林在杭州任教員,蔡訪書塾,道“(該書塾)是私立的,其程度約如今日的初中。養(yǎng)正書塾的教員,如陳介石、林少泉、陳叔通諸君,兼學邵伯綱君,均時相過從。學生中如湯爾和、杜杰峰、馬夷初諸君,均杰出之才。林,陳諸君初一白話報,林君改號白水,以犀利的白話文著名,實于是時開始練習之”[9]290。此后以其友蔡元培為節(jié)點,不斷拓展其在上海的社會交往網(wǎng)絡(luò),使其從一個地方性的讀書人轉(zhuǎn)而進入全國性的士人圈,其社會交往網(wǎng)絡(luò)也從擴展至超越其生活地域的范圍。作為一個后科舉時代的讀書人,其基于新學,得以結(jié)交朋友,并給自己的社會上升提供動力以謀求出路。

        應(yīng)蔡元培之邀,林到上海參與創(chuàng)辦中國教育會、愛國女校以及愛國學社,結(jié)識蔣觀云、葉浩吾、吳稚暉、章炳麟等人。次年春,偕同妹妹林宗素東渡日本,同黃興、陳天華、蘇曼殊、孫翼中等組織東京軍國民教育會?;貒c蔡元培在上?;I辦《俄事警聞》,并獨立創(chuàng)辦《中國白話報》。該報上林主要以“白話道人”為筆名發(fā)表言論,其辛亥革命前的啟蒙思想于此集中體現(xiàn)。1905年7月再次東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學主修法政,兼修新聞。后其曾三渡日本,繼續(xù)學習法政和新聞,兼職翻譯,《日本明治教育史》《自助論》《英美法》及少年叢書《納爾遜》《俾斯麥》《大彼得》等都是其這一時期翻譯的作品。同當時大多數(shù)留學日本的學生一樣,林肩負著挽救民族危亡之使命,大量翻譯日本著述,介紹引進大量的“日本新名詞”,如“君主專制、言文一致”“體育”“心理學”等,“林獬語言變革主張的理論資源也大都來自日本”[10]。

        通過大致梳理辛亥革命前林白水的社會活動,從中可見其社會交往網(wǎng)絡(luò),為簡潔易見,筆者嘗試以圖示形式展示(見圖1)。林白水在福州接受過幾年正統(tǒng)的傳統(tǒng)私塾教育和維新啟蒙教育,而后于杭州任教,并輾轉(zhuǎn)上海,以高鳳岐、蔡元培為節(jié)點不斷拓展其社交網(wǎng)絡(luò),三次東渡日本留學,較早接觸到新式報紙、新式學堂等“西學東漸”背景下新思想的產(chǎn)物,新學既沉浸于其所思所感,又成為其拓展社交網(wǎng)絡(luò)、參與社會活動的內(nèi)部動力,同時其社交網(wǎng)絡(luò)與社會活動之間相互促進、良性循環(huán)?!伴_眼看世界”的結(jié)果是“尊西人若帝天,視西籍如神圣”而生發(fā)的“西學”熱潮,“向西方學習”成為清季以降士人的共識,“我們?nèi)绻毑楫斈曛R分子提出的各種救國救文化的路徑,大多與西方有關(guān)”[11],而辛亥革命前林白水的社會啟蒙思想正是民族危亡情境下“向西方學習”的呼吁。

        二、辛亥革命前林白水的社會啟蒙實踐

        甲午以降,有識之士將目光轉(zhuǎn)向本該作為“社會主體”的普通民眾,試圖通過講學、辦報等活動掀起一場下層社會啟蒙運動。作為“社會主體”的下層社會是一個歷史概念,其“主體”的意味更多體現(xiàn)在數(shù)量上,多半是不識字的人,也“很可能是粗通文字的種田的、做手藝的、做買賣的、當兵的以及十幾歲的小孩子、姑娘們或林琴南所說的‘都下引車賣漿之徒’”[1]13。

        言及清末的啟蒙運動,學堂、學會和報紙為傳播工具之“三要”,譚嗣同認為:“假民自新之權(quán)以新吾民者,厥有三要”,即學堂、學會和報紙[12]。那么談及以下層社會為對象的啟蒙運動,蒙學堂、女學會、白話報為“三要”。以上三者林均有親身實踐,下文將從辦學堂、辦學會、辦白話報等方面爬梳其辛亥革命前的社會啟蒙實踐。

        圖1 辛亥革命前林白水的社會交往網(wǎng)絡(luò)

        (一)林白水的蒙學教育實踐

        康有為在《上清帝第二書》中強調(diào)泰西富強之由,為“各國讀書識字者,百人中率有七十人”,因此主張“厚籌經(jīng)費,廣加勸募,令鄉(xiāng)落咸設(shè)學塾,小民童子,人人皆得入學,以厚植人才”。是時,倡新學不僅受到知識分子的重視,也隨“清末新政”被納入清政府的議事日程。20世紀初清末新政推行教育改革,頒布了《欽定學堂章程》和《奏定學堂章程》。林白水早在1897—1899年便經(jīng)由高鳳岐引薦參與新式學堂教育,并參與創(chuàng)辦福州蒙學堂和鰲峰學堂。

        福州蒙學堂雖為“近代福州開辦最早,也是全省創(chuàng)辦新學之嚆矢”[13]10-12,但從創(chuàng)辦之初就有相當正規(guī)的招生辦學規(guī)程,由林白水負責。當時班級和學制、學科是參照杭州辦學模式設(shè)計[14],“先報名登記,后經(jīng)過口試,錄取時發(fā)榜通知,而后編入三個班級,入堂授課”[15]121。學生年齡大約在9-12歲,按年齡分為低級、中級、高級三個班。學堂內(nèi)課程以漢文為主,也教授歷史、地理、作文、習字、體操、英語等科目,還有涉及西方的政治、經(jīng)濟、法律等知識。學堂特開設(shè)體操課,并特在文儒坊陳氏宗祠內(nèi)或巷外護城河(白馬河)邊空地上辟運動場[9]10-12,以鼓勵學生增強體質(zhì)鍛煉。

        提倡新學,新式教科書為亟需。1907年8月上海商務(wù)印書館初版了第一套以“國語”命名[16]的教科書——《國語教科書》(3冊,32開,線裝本),由黃展云、林萬里(林白水原名)、王永炘(留日學生,曾任私立福建法政學校的庶務(wù)長)編撰而成,經(jīng)清學部審定,供初等小學三、四年級用?!熬庉嫶笠狻敝袑懙溃骸把哉Z統(tǒng)一,為人群社會成立之要素……本書之著,即欲以統(tǒng)一言語為統(tǒng)一國家之基”[17]。對“國語”的突出將此系列教科書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國家之基”層次上,也突出了林對“國語(國文)教育”的重視。

        (二)林白水的女性啟蒙實踐

        “受教育”是改變婦女受壓迫命運的根本途徑。早期維新派人物鄭觀應(yīng)在《女教》中說“泰西女學與男丁并重”[18],后經(jīng)梁啟超《論女學》將“女學”提升到國家興亡的高度,“是故女學最盛者,其國最強,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19]。林在辦白話報期間,多次提倡女子的受教育權(quán),秉持“如今要改良女子的社會,總在讀書”的原則。

        “歸自杭州,見邦人君子咸以各省學堂、學會之盛及海內(nèi)外文明之現(xiàn)狀,皆已骎骎”,為“索本探原之謀”[20]1,于1902年,參與創(chuàng)辦閩中女學會(又稱福州女學會),宗旨有二:研究女子應(yīng)盡之義務(wù)及德育、智育、體育等事;力求改良習俗女子之禁忌及服式舉動。特有《閩中女學會章程》對學會之(辦學)辦法、功課、服式、禮儀、權(quán)利、懲罰、經(jīng)費等作出規(guī)定?!捌淦饺展φn,先識字,由識字以至解釋字義,以至拼句,以至能演白話,以至能作白話短信,以至能作文言”[20]1,由識字到作文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此為初期課程,另有二期閱書報,三期普通學。“成立時,到會女士十余人,聽講者六十余人”[21]。

        同年在上海參與創(chuàng)辦愛國女校,校長初為蔣智由,后轉(zhuǎn)為蔡元培。蔡元培在《我在教育界的經(jīng)驗》中言“愛國學社未成立以前,我與蔣觀云、烏目山僧、林少泉、陳夢坡、吳彥復(fù)諸君組織一女學,命名‘愛國’”[22]?!笆菚r……而林少泉先生偕其妻林夫人,及其妹林宗素女士自福州來,均提倡女學”[5]488。愛國女校的宗旨為“增進女子之智、德、體力,使其以副其愛國心”[23]。學生分為尋常和高等兩種,前者多學內(nèi)容較為簡單,諸如修身、算學、倫理、理科、國文、地理、歷史、英文、體操等,后者增設(shè)化學、經(jīng)濟、社會等科目。

        (三)林白水的白話報刊實踐

        甲午以降,白話報刊數(shù)量急遽增加。有統(tǒng)計顯示,從1900到1911年間,共出版了111種白話報[24]493-538。學者認為“從當時的語境分析,報紙尤其是白話報刊在三種‘制度性媒介’中的傳播效果最為突出”[25]。辛亥革命前林白水曾主筆兩種白話報刊——《杭州白話報》和《中國白話報》。

        林曾言“即以白話而言,余在三十年前已首先提倡,此蔡孑民吳稚暉章行言輩所已知者”[20]990,此即《杭州白話報》,這是“清末創(chuàng)辦較早,歷時較長,影響也較大的一種白話報刊”[19]500,秉持開民智和作民氣并重的創(chuàng)刊宗旨[26]??磮罂墒埂白x書人”“曉得外頭的許多事情”,對“農(nóng)工商三等的人都有好處”,可使“風氣大開”而“國勢強起來”[20]4。針對當時的社會問題,林白水借白話報發(fā)表了論說《論中國人對付外國人有四種情形》、演說《論新舊》(江東雄次郎⑦)、小說《美利堅自立記》 《俄土戰(zhàn)記》《菲律賓民黨起義記》《檀香山華人受虐記》、變俗篇《戒賭博》《戒好嫖》等宣傳維新、啟蒙。從欄目編排上看,有論說、中外新聞、地學問答、雜文、俗語指謬、俗語存真、北京紀聞、新歌謠、新彈詞、時事評論、歷史故事、小說、雜著等,較之前的報刊欄目設(shè)置,帶有較為明顯的“啟蒙色彩”和“本土色彩”[27]。暫不論其效果如何,至少從傳播范圍來看,當時的《杭州白話報》確是成功的?!八莅自拡笾霈F(xiàn) ,始于常州,未久而輟。及《杭州白話報》出,大受歡迎,而繼出者遂多……此皆白話之勢力與中國文化相隨而發(fā)達之證也”[28]。林也頗為自豪地回憶道“說到杭州白話報,算是白話的老祖宗,我從杭州到上海,又做了《中國白話報》的總編輯,與劉申叔兩人共同擔任,中國數(shù)十年來,用語體的報紙來做革命的宣傳,恐怕我是第一人了”[20]1020。

        如其自詡,《中國白話報》是林獨自創(chuàng)辦的第一份報刊。發(fā)刊詞中林將白話報的作用提高到“利于民族自強”的層次上,“倘使這報館一直開下去,不上三年包管各位種田的、做手藝的、做買賣的、當兵的、以及孩子們、婦女們,個個明白,個個增進學問,增進識見,那中國自強就著實有望了”[29]。這里同時點明了白話報的受眾,即“各種種田的、做手藝的……孩子們、婦女們”?!艾F(xiàn)在中國的讀書人沒有什么可望了”,而前者這些可望之人“既沒有錢讀書,又看不懂‘那種奇離古怪的字眼’”[19]442-443,于是凸顯了白話報的不可替代性,承諾“天天看這《白話報》,自然會漫漫伶俐在行又和好”[20]36。報上內(nèi)容涉及論說、教育、實業(yè)、小說、歷史、地理、科學、組織介紹、國民意見書、讀者來稿以及問答等。與《杭州白話報》以“開民智”為重點有所不同,因“革命”思潮高漲,鼓吹“反帝愛國”也成為該報著墨點之一。

        林白水雖在東南一隅,卻能借助新學,跨府廳州縣、跨省與全國讀書人進行溝通交流,先后于福州、杭州、上海等地與師友借“新吾民”之三要——蒙學堂(及教科書)、女學會、白話報,展開其啟蒙下層社會的嘗試。除《中國白話報》為其獨立創(chuàng)辦外,其余福州蒙學堂、閩中女學會、《杭州白話報》等均為其與友人共同創(chuàng)辦,而借由其新學實踐也不斷拓展其社交網(wǎng)絡(luò),可說社交網(wǎng)絡(luò)與社會啟蒙實踐相互促進。“新學”為之宗旨,“救亡”為之初心,“啟蒙”為之目的。下文嘗試從啟蒙實踐的不同方面及受眾的不同面向上探討辛亥革命前其社會啟蒙思想的內(nèi)容。

        三、辛亥革命前林白水的社會啟蒙思想

        (一)啟蒙兒童,提倡新式教育

        于蒙學教育,林白水不僅身體力行,還通過報紙宣傳自己的蒙學觀念。其認為,家長有教育子女的責任,有義務(wù)將滿六歲的兒童送入學堂讀書,倡導(dǎo)將蒙學教育置于現(xiàn)代化國家法制化進程的框架之中,賦予其合法性和正義性。《中國白話報》專開“教育”一欄論說“小孩子的教育”,詳細闡述新式啟蒙教育與傳統(tǒng)啟蒙教育的區(qū)別。傳統(tǒng)“四民社會”,科舉取士,但“現(xiàn)在科舉差不多要廢了,從前小孩子所念的書,到如今都不中用了,所以現(xiàn)在的小孩子,都要把他送到學堂里面受教科”[20]113。所謂“教科”,即蒙學教育的內(nèi)容,“一種叫做倫理學,一種叫做國文,一種叫做歷史,一種叫做地理,一種叫做算學,還有幾種教科,叫做博物理化”,對于每一門應(yīng)當學習的內(nèi)容,林對其重要性進行解釋說明,并推薦與之匹配的學習方法、教科書等。此外,林白水認為兒童“少時教育”可以“慢慢養(yǎng)成一種好資格”,新式教育的精髓在于“啟蒙”和“引導(dǎo)”。林從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內(nèi)容以及教育思想等層面提倡蒙學,并在實踐中體現(xiàn)為創(chuàng)辦蒙學堂、編寫教科書、在報紙上發(fā)表言論等,后者前文已有詳述,此處不再贅述。

        (二)啟蒙女性,鼓勵婦女解放

        男尊女卑的傳統(tǒng)社會,女性一直居于且甘心居于社會底層。西潮沖擊下,“放足”“男女平等”“女子的受教育權(quán)”等共同呼吁婦女解放。林主筆期間,《杭州白話報》刊登內(nèi)容多有涉及婦女放足、破除迷信、禁止鴉片等,而后促成全國第一個“婦女放足會”在杭州的成立?!墩搼?yīng)改革的壞法》分析了婦女纏足的弊處,“纏足一傷身體”,血脈不流通,便成肝郁的病;“二操作不便”,走路不穩(wěn),無法管理家務(wù)。如今“有了皇太后的圣旨”,“奉旨不纏足”是“光彩榮耀”的事,如此來啟蒙婦女積極加入放足行列。此外,《閩中女學會章程》也明確規(guī)定在“服式”上“凡會友必須一律不纏足者”[20]2,將“放足”作為之入“女學”的門檻。隨之,男女平等也被提上啟蒙日程,“男女本是同胞,本是平等”,男女皆可“保同種”“保國家”,并進一步將其落實到“婚配自由”,《齊家的法術(shù)》中第四章專論夫妻親愛婚配自由。最終落腳到女學教育,認為女子“糊糊涂涂”的緣故“多是女學不講”[20]29,有了學問“女子的職分-治家教子兩件”都不在話下。林白水主要從勸戒纏足、男女平等、提倡教育等方面倡導(dǎo)婦女解放,并在實踐中體現(xiàn)為在白話報上發(fā)表言論、參與創(chuàng)辦愛國女學社和閩中女學會等。

        (三)啟蒙民眾,培養(yǎng)“新”國民

        所謂“國民性”,即“國民意識”“主體意識”,是指“權(quán)利、義務(wù)、責任、自由、平等、獨立、自尊、自信、自治、尚武、冒險、進取、合群、公德、國家思想等近代思想意識”[30],與之相對的是傳統(tǒng)中國人的“奴性”“愚昧”“為我”“怯懦”等。林主要從培養(yǎng)自主意識、提倡社會公德以鼓勵發(fā)展實業(yè)等方面啟蒙普通民眾,并將之貫穿于白話報刊的啟蒙實踐過程中。

        第一,清除奴性,培養(yǎng)國民意識。所謂“奴性”,即“依賴心”?!拔覀冎袊?,依賴心是最多的,兒子靠老的,女人靠男的,當百姓的靠官,當官的靠皇帝,弄的一國的百姓都成了奴才”[20]102。林分析了中國被瓜分的現(xiàn)狀,強調(diào)“國家是百姓公共的產(chǎn)業(yè)”,大家應(yīng)該擔起這“頂大的責任”,莫要“把國家付與幾個七八十歲痰迷心竅的老頭子去管理”[20]100-102。在報上將“國土”比作“老婆”,強調(diào)當拼命去爭。遍觀其白話言論,會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其善用比喻,且常將感情或家庭男女之事作為喻體,大抵是囿于受眾的接受程度。

        第二,提倡尚武精神和冒險精神。將孔夫子的學生和“如今”的讀書人比較,前者個個身通六藝,后者“不是吃鴉片,就是做書獃,弄得腰都灣了,勃子也挺不起來,一些氣力都沒有”。分析“軍人社會”時,指出其存在“身體上的毛病”,即“閑時吃鴉片、半骨牌、宿娼,弄得骨瘦筋?!?。針對國人“中庸”“明哲保身”“唯唯諾諾”的性格,鼓勵冒險精神,“做遇有危險的事體,也要硬著頭皮,大著膽子去干”。后與萬福華等人參與刺殺王之春,或多或少也有些冒險精神在里頭。

        第三,鼓勵發(fā)展實業(yè)致富。林在杭州任教期間對新式養(yǎng)蠶業(yè)多有接觸和研究?!吨袊寻自拡蟆分袑崢I(yè)部分主要用于介紹養(yǎng)蠶業(yè),詳細講解傳統(tǒng)養(yǎng)蠶方法的壞處,而后介紹養(yǎng)蠶的新法子,還從宏觀層面講解中國養(yǎng)蠶的歷史,認為“需要把中國十八省的蠶務(wù)都推廣起來,絲業(yè)都整頓起來”,如此不致“中國人的生意要讓給外國人”。

        四、結(jié)語

        在西學東漸的時代背景下,受傳統(tǒng)經(jīng)史和西學致用雙重知識浸潤,辛亥革命前,林白水以恩師高嘯桐、好友蔡元培等人為節(jié)點不斷拓展其社會交往網(wǎng)絡(luò),國內(nèi)教育經(jīng)歷為其啟蒙維新思想之萌芽時期,經(jīng)恩師引薦與杭州接觸到新式教育,得以將理論付諸于實踐,并進一步擴大其社交網(wǎng)絡(luò),因與蔡元培之識得以拓展其在上海、全國乃至跨國的社交網(wǎng)絡(luò),并進一步接受新學思想的浸潤,形成了較為系統(tǒng)的社會啟蒙思想,進而促使其展開一系列社會啟蒙實踐,較好地達到了人際交往網(wǎng)絡(luò)、社會啟蒙實踐與啟蒙思想互相促進的良性狀態(tài)。

        就林白水而言,辦報活動貫穿于其一生,辛亥革命前為其社會啟蒙思想的形成發(fā)展并逐漸成熟時期,而后從政,又棄政辦報,或因其從政經(jīng)歷,后期筆力多集中于揭露社會黑暗、批判官場腐敗,最終因此罹難。林白水辛亥革命前的啟蒙思想對其一生社會活動起到了重要的奠定作用,也對辛亥革命乃至中國近代社會啟蒙產(chǎn)生了不可忽略的影響。

        作為“中國近代白話文運動的先驅(qū)者”[31],林利用白話這一通俗性媒介,以《杭州白話報》和《中國白話報》為言論基地,結(jié)合辦學堂、編寫教科書、辦學會等實踐,落實其對清末“下層社會”的啟蒙。

        就啟蒙女性來說,有研究者認為“中國女性的自我意識覺醒得很晚”,婦女啟蒙問題及相關(guān)互動很長一段時間并沒有女性參與,“少數(shù)女撰稿人或女活動家在關(guān)于婦女的各種討論中也大都與男性發(fā)出同樣的聲音”[32]。留日學生龔圓常認為“男子之倡女權(quán),因女子之不止權(quán)利,而欲以權(quán)利相贈也”。借這一思路,我們不得不考慮啟蒙效果,反思所謂“社會啟蒙”是否會是“欲以‘蒙’相贈之”呢?李孝悌認為“這是一個啟蒙的時代,雖然并不是一個民智大開的時代”,“我們把開民智的工作看成清末重要的思潮和社會運動,并不表示十年的努力,就真能把社會的面貌全部重新塑造,讓蒙昧無知的‘愚夫愚婦’從此光明普照,智慧大開”[1]238。林白水白話報的啟蒙對象為“各位種田的、做手藝的、做買賣的、當兵的、以及孩子們、婦女們”,“但根據(jù)他們自己做的廣告,購買的人多半是學生”[1]25,事實上,其間接受眾又遠比看上去廣泛,當時“很多學生買報的目的是為了家鄉(xiāng)的‘婦孺盲塞’”,且還可借助閱報社、演說等形式達到更廣泛的傳播效果,“1905年成立的北京西城閱報社成立之初就有:《中國白話報》十六冊,《福建日報》三冊……”[1]60。故筆者認為,啟蒙效果或為目前可探究之路徑,借由日記、回憶錄、書信、文集、年譜、地方志、報刊批注、讀者來信等,或可從零散的史料中勾畫出閱報的歷史情境與閱讀記憶、學堂的辦學狀況等,以窺見一二。

        注釋:

        ①許紀霖提出“斷裂社會”,認為傳統(tǒng)的中國社會是以士大夫為中心的四民社會,士農(nóng)工商四大階級,形成了以儒家價值為核心的社會分層,而科舉制度的廢除導(dǎo)致了一個無中心的“斷裂社會”。

        ②方漢奇《林白水的評價問題》,丁淦林《怎樣評價林白水》等。

        ③孫先偉《林白水的報人生涯》,傅國涌《一代報人林白水之死》,王開林《千秋白水文章》,王大龍《中國報業(yè)先驅(qū)林白水》,張次溪《北洋時期的進步報人林白水》,黃團元《中國報界先驅(qū)林白水》,劉東黎《林白水:一支筆勝抵十萬軍》,吳安寧《民國超級“毒舌”林白水》,林蔚君《記先父林白水烈士》, 慶斌《獨角怪獸林白水》等。

        ④參見譚娟《白話報刊的先驅(qū)——林白水》,陳秋名《淺談林白水的新聞思想》《清末民初自由報人林白水的辦報思想與實踐》,艾紅紅和齊立穩(wěn)《試論林白水的新聞思想》《為職業(yè)舍身的報人林白水》,陳碧《新聞先驅(qū)林白水的“論說”與“時評”分析》《林白水與〈杭州白話報〉》《邵飄萍與林白水新聞觀對照》《林白水與當代媒體的平民化》《世間寧有公言?從“萍水相逢”悲劇到新記〈大公報〉的新生:以林白水的辦報與言論為中心》等。

        ⑤王植倫《林白水與辛亥革命》、吳廷俊和陽海洪《林白水辛亥革命前白話報刊活動考察》等。

        ⑥鄧拓《林白水之死(〈燕山夜話〉選登)》,郭鎮(zhèn)之《林白水命運的歷史審視》《“萍水相逢百日間”——記林白水之死》《林白水命運的歷史審視》,陽海洪《亂世文人:從林白水之死看近代報人的職業(yè)化困境》等。

        ⑦有學者認為”江東雄次郎”是孫翼中的筆名之一,參見何揚鳴《林白水與〈杭州白話報〉》,載于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5期。

        猜你喜歡
        白水白話學堂
        古稀之年上學堂
        白話寄生蟲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南方周末(2021-07-15)2021-07-15 19:49:39
        模仿天才
        Kiss and Ride
        白水洋一日游
        快樂語文(2018年9期)2018-11-29 14:34:17
        白水煮生活,笑料跑不掉
        森林學堂
        寶寶國學堂
        娃娃畫報(2015年6期)2015-07-30 04:48:07
        白水煮生活
        超级乱淫片国语对白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乱偷乱码亚洲|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 欧洲色综合|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中文字幕| 在线成人影院国产av| 欧美拍拍视频免费大全| 黄瓜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9久久| 日韩在线视频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草在线免费观看在线| 肥老熟妇伦子伦456视频| 女女女女bbbbbb毛片在线|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免费换脸 |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在线|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 国产精成人品日日拍夜夜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 视频二区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大胆美女人体一二三区| 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男女下面进入的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无片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激情在线影院|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天天狠天|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观看| 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 日本人妻av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avv| 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 纯肉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精品自产拍av在线| 精品卡一卡二卡3卡高清乱码| 日本牲交大片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视频91| 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av乱码在线观看| 成年无码av片完整版| 香港三级欧美国产精品| 国产丝袜在线福利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