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傳芝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門診靜脈采血患者暈針的原因并探討應用心理護理的效果。方法:選取本院收治的138例患者進行此次研究,采用隨機分組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兩組,各69例。給予傳統(tǒng)常規(guī)護理為參照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實施心理護理為研究組,比較兩組暈針發(fā)生率及護理滿意度。結果:研究組暈針發(fā)生率低于參照組且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高于參照組,組間比較皆存在顯著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患者出現暈針的情況主要是由于受不良心理因素的影響,在對患者進行靜脈采血的過程中加強心理護理,能夠有效避免患者出現暈針情況。
【關鍵詞】門診;靜脈采血;暈針;護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1-0070-01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causes of dizziness acupuncture in outpatients with venous blood collection and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Methods:138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eference group (n = 69) and study group (n = 69). The traditional routine nursing was given as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was carried out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as the study group. The incidence of halo acupunctur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 incidence of halo acupunctur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the incidence of halo acupuncture in patients is the main. I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s strengthened in the process of venous blood collection due to adverse psychological factors, the situation of dizziness and acupuncture can be effectively avoided.
引言
在整個護理工作中,靜脈采血屬于十分常見的護理操作技術。在對患者進行采血中,因個人情況不同,所表現出的不良反應則不同。即疼痛、緊張、恐懼以及暈血暈針等。為了能夠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以及有效提高護理質量,則需要醫(yī)院提高醫(yī)護人員在工作中的要求,熟練掌握有關靜脈采血的具體流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8年3月~2019年1月收治的138例患者,采用隨機分組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兩組,各69例。其中參照組男與女比例為28∶41;年齡在15~5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5.18±10.05)歲。研究組男與女比例為26∶43;年齡在14~5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5.02±9.58)歲。兩組上述基線資料的對比上未呈現出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心理護理
大多數人在靜脈采血過程中,難免會存在恐懼和緊張的心理,特別是對于第一次進行采血的患者。為此,護理人員需要對這些采血者講解與之相關的內容,對采血量也要告知采血者,所抽取的血量對其身體不會構成影響。其次,護理人員還要給采血者講解采血中會帶有一定的微痛感。以此能夠讓采血者做好準備。通過對采血者進行心理護理,主要是為了讓患者保持放松的狀態(tài),進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采血所帶來的疼痛感。
1.2.2采血護士與檢驗患者積極交流
在檢驗患者采血前的3~5min,采血護士可主動與檢驗患者進行溝通,在耐心細致的溝通中了解檢驗患者此時的心理狀態(tài),同時詢問檢驗患者對靜脈采血的認識。如發(fā)現檢驗患者有緊張、焦慮的不良情緒,采血護士應進行積極疏導.采血護士根據檢驗患者的性別、年齡、文化水平等告知靜脈采血的目的和方法以及大致過程,使檢驗患者對靜脈采血有正確的認知,同時在交流溝通的過程中要保持溫和的語氣、親切的態(tài)度,拉近與檢驗患者的距離,緩解其緊張、恐懼的心理;
1.2.3告知檢驗患者注意事項
采血前護士需向檢驗患者介紹采血過程中應注意事項,指導檢驗患者正確暴露肘部皮膚,并向檢驗患者展示采血所用器材。告知檢驗患者采血過程中應握緊拳頭、采血結束后松開拳頭,并指導檢驗患者用消毒棉簽按壓穿刺部位,叮囑檢驗患者休息5~10min后再離開;
1.2.4做好采血后護理
采血結束后告知檢驗患者正確按壓穿刺處5min以上,力度不可過大或過小。同時注意觀察檢驗患者的狀態(tài),當檢驗患者穿刺處已經完全止血且精神放松后可離開。
1.2.5創(chuàng)新工作流程,優(yōu)化服務質量
在患者護理期間,要設定特定的護理,依照患者各自的要求,展開不一樣的優(yōu)質服務:(1)溫馨的禮儀:實施護理工作時,要耐心溫柔地和患者溝通,用柔和的態(tài)度對待患者,創(chuàng)建良好的護患關系;(2)溫馨的知識服務:給患者實施科學的問題回復,對患者的狀況做好預算,給予適當的健康知識詢問;(3)人本服務:護理工作要體現“以人為本”,從基本護理開始,力爭做到面面俱到,讓患者體會到真正的關懷。
1.2.6不良反應的護理
首先就是對暈針、暈血進行護理。對于這種癥狀的采血者,護理人員要能夠盡量消除患者心理上所出現的緊張感,同時在穿刺時候,要快速進行且動作要敏捷。其次,是對皮下淤血的護理。在此護理中,護理人員需要告知采血者在壓迫止血棉時,要注意按壓的時間以及需按壓其皮膚穿刺點與血管穿刺點。此外,還要讓采血者掌握按壓需要的力度,不能夠在中途就松開以及移動棉簽位置。最后,則是對疼痛的護理。一般來說完,對患者采血,最好選擇比較方便穿刺且比較明顯的血管。當對采血者穿刺后,需要讓采血者及時松拳,以此能夠減輕疼痛。在此過程中,護理人員需加強與患者的交流和溝通。這樣做,有利于采血者在交流中轉移其注意力。進而減少疼痛感。
1.2.7其他護理干預
需了解患者暈血暈針既往史,若存在暈血暈針既往史,指導患者平臥進行采血;采血期間為患者配置好合理、營養(yǎng)的飲食,指導患者采血后及時進餐。加強采血期間環(huán)境護理干預,為患者提供一個安靜、舒適的采血環(huán)境,合理控制溫濕度,合理導流人員,使患者在優(yōu)良的環(huán)境中接受采血。
1.3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次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1.0處理數據;計量數據使用(x±s)表示,并用t檢驗;計數數據用百分率(%)表示,并用x2檢驗;P<0.05表示兩組數據具備明顯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的暈針發(fā)生率(4.35%)低于參照組(15.94%)且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97.10%)高于參照組(85.51%),組間比較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3 暈針原因分析及措施
3.1暈針原因分析
(1)心理因素。由于心理因素所造成暈針的患者在進入抽血室中一般情緒都會是緊張、驚恐的?;颊呤状纬檠?,心理不能適應,加上抽血常識少,覺得抽血有害于身體,所以會出現上述癥狀。(2)機體原因。體質不強者,在空腹或是饑餓的時候,機體在應急期間,經過迷走神經反射,會導致短時間血管擴張導致暈針。(3)護士的服務態(tài)度。抽血室中的雜音比一般科室嚴重,源于患者和家屬的詢問、患者哭鬧聲、電話響聲、人員進出構成的噪音,就會發(fā)生頭暈目眩、頭疼、耳鳴等,還會有一些類似驚恐的消極情緒。護士不要出現表情冷淡、講話語氣過重,采血前應該耐心、溫和地為患者講解工作,避免暈針的出現。
3.2護理措施
(1)采血前的宣教。在對采血者進行采血前,首先需要對其進行有關采血知識及自我保健等相關內容的教育,針對采血期間可能會出現的不良反應,要告知采血者。這樣做,主要是為了消除患者對此情況的不正確認識。此外,這在緩解患者心理緊張情緒起到一定的作用。(2)環(huán)境護理。一個良好且舒適的醫(yī)療環(huán)境能夠為采血患者營造出安全的氛圍。而作為護理人員,有必要注重對抽血環(huán)境的護理。特別是對抽血臺面的清潔和消毒工作。對此工作,護理人員要根據具體的標準進行,以此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保證采血器具的質量符合要求。(3)加強心理護理干預。大多數人在靜脈采血過程中,難免會存在恐懼和緊張的心理,特別是對于第一次進行采血的患者。為此,護理人員需要對這些采血者講解與之相關的內容,對采血量也要告知采血者,所抽取的血量對其身體不會構成影響。其次,護理人員還要給采血者講解采血中會帶有一定的微痛感。以此能夠讓采血者做好準備。通過對采血者進行心理護理,主要是為了讓患者保持放松的狀態(tài),進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采血所帶來的疼痛感。(4)提升操作技術水平。護理人員在實施注射操作期間,應盡量保證動作輕柔、熟練等,選擇彈性好、直以及粗的靜脈,爭取做到一針見血。
4 討論
患者在接受抽血的過程中出現暈針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而產生的。分析各種原因可知:心理因素是其中影響最為嚴重的因素,主要是因為患者抽血時存在緊張以及恐懼的不良心理,導致其迷走神經出現亢進和興奮的情況,內臟器官血管有效擴張的情形下,會出現短暫的心肌收縮無力以及心率變緩的情況,導致大腦因供血不足而出現血管性暈厥;另外,患者的體質、體位等因素以及對患者造成的疼痛刺激也存在著導致其暈針的風險。因此在抽血時要對患者實施針對性更強的護理措施。心理護理干預要求護理人員與患者進行積極主動的溝通交流,全面掌握患者的心理動態(tài),予其針對性、差異化的心理疏導。通過向患者深入闡述采血目的及方法,提高其正確認識,消除其內心可能存在的擔憂,從而促使其采血依從性的有效提升。另外,在溝通過程中保持語言的通俗易懂以及態(tài)度的和藹可親,縮短醫(yī)患彼此距離,增加醫(yī)患之間信賴感,從而促使護理工作更為順利的開展,并保證抽血工作的順利完成。通過某院在實踐中的比較可以看出,使用心理護理服務的觀察組在采血時暈針的狀況比對照組少,與此同時患者對此也更加滿意。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服務能夠提高靜脈血抽取過程中的服務質量,讓患者能夠更好地接受采血,使患者更認可。
參考文獻
[1]????? 陸燕,蔣明華,劉田宇.門診護理干預對靜脈采血暈血暈針患者的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49):77+81.
[2]????? 黃麗.護理干預對靜脈采血暈針暈血的預防效果觀察[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7,21(33):4598- 4599.
[3]????? 劉錦,陳如燕,吳英,等.體檢者靜脈采血中暈針原因分析及對策探討[J].中西醫(y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7,3(3):161~162.
[4]????? 徐婷婷.靜脈采血對象暈針、暈血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J].醫(yī)療裝備,2017,30(8):178~179.
[5]????? 藍曉蓮,陳月花,廖水珍.門診護理干預對靜脈采血暈血暈針患者的影響[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7,15(2):63~64.
[6]????? 藍曉蓮,陳月花,廖水珍.門診護理干預對靜脈采血暈血暈針患者的影響[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7,15(2):63~64.
[7]????? 劉錦,陳如燕,吳英,等.體檢者靜脈采血中暈針原因分析及對策探討[J].中西醫(y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7,3(3):161~162.
[8]????? 徐婷婷.靜脈采血對象暈針、暈血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J].醫(yī)療裝備,2017,30(8):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