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寶
摘 要:近年來,隨著學生因心理問題而采取極端方式的案件不斷出現(xiàn),人們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關注程度不斷提高。學生的成長過程當中接觸最多的環(huán)境就是學校和家庭,所以二者是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維護的主要陣地,學校和家庭也需要就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緊密合作,充分溝通,共同為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保駕護航。
關鍵詞:學校;心理健康;家庭;結合
基金項目:本文系隴南市2018年度教育科學研究課題階段性成果,課題名稱:家長素質與教育方式對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研究,立項號:LN[2018]46。
人格的形成與其接受的教育與所處的環(huán)境有密切的關聯(lián)。學生的成長階段主要面對的就是學校和家庭兩個環(huán)境,二者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都會起到非常關鍵的影響,所以對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家庭的心理健康維護進行結合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心理健康的定義
業(yè)內(nèi)對心理健康的定義眾說紛紜,對學生而言,心理健康更多是關注學生在適應學習環(huán)境的過程當中,其自身的心理、生理及社會性等維度能否實現(xiàn)協(xié)調統(tǒng)一,從而呈現(xiàn)出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心理活動并不是單方面的,而是主觀與客觀的匹配兼容,內(nèi)容和形式需要一以貫之。而主體的心理活動的過程也需要呈現(xiàn)出一種遞進的狀態(tài),保持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
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家庭心理健康維護結合的方式
在傳統(tǒng)的家校結合的方式中,學校常常通過家長會、教師走訪、學校宣傳欄等方式讓家長了解學生在校的情況,這種方式的特點在于家長和學校能夠進行面對面溝通,交流往往會更為充分。
但是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家校合作的方式也逐步多元化,信息化的手段已經(jīng)被廣泛地應用到家長和學校的溝通過程當中。許多地區(qū)的學校建設了家校通網(wǎng)站,一方面家長可以通過信息平臺了解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另一方面家長也可以對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進行及時的告知,這使得家長與學校之間的溝通更加順暢和高效。
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家庭心理健康維護結合的問題
(一)合作浮于表面
在家校合作階段,雙方需要提高認識,意識到合作的目標是統(tǒng)一的,以學生的身心健康為合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墒窃趯嶋H工作中卻出現(xiàn)了家校合作只是流于形式的現(xiàn)象,學校認為家長的參與積極性不高,于是自身在開展此項工作一段時間后熱情也漸漸熄滅,最終不了了之。家長則認為學校是在推脫責任和義務,認為學校并沒有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教育,自身則不愿意承擔相應的責任,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家長需要意識到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與維護并非全由學校承擔,自身也需要參與其中,才有可能避免雙方合作僅僅是形式,并最終進行深化落地。
(二)合作內(nèi)容片面
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學校和家長的共識更多的是學生的學習成績是否令人滿意,除此之外的問題并不能得到學校和家長的重視,尤其是學生的一些心理問題屬于隱而未發(fā)的情況,學校和家長如果不主動去了解將很難發(fā)現(xiàn),但這對于學生而言將會帶來可怕的影響。家長在與學校合作的過程當中,常常是向教師咨詢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一些參考書目及課外輔導的選擇問題。教師在與家長的溝通過程中,往往也是告知學生的考試成績,以及在校的學習表現(xiàn),同時希望家長能夠配合學校的教學方法督促學生學習。在這個基礎上,可能會就孩子某些心理方面的情況進行簡單的溝通。
家校合作目前的內(nèi)容還較為片面,對學生健康問題的關注不多,家長和教師需要在學生的日常學習及生活過程當中多培養(yǎng)與孩子的關系,及時關注到學生的心理需求,使得家校合作當中學生心理健康成為重要的內(nèi)容之一,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
(三)合作深度不足
無論是傳統(tǒng)的家長會、教師家訪等方式,還是學校網(wǎng)站或APP等方式與家長溝通,都不能做到家長和教師共同就學生心理問題進行長期的跟蹤及監(jiān)督,溝通只是就事論事,而沒有挖掘學生出現(xiàn)心理問題背后的原因,這也就很難找出一些切實可行的辦法進行解決。
(四)合作交流單向
家校合作就意味著雙方應該處于同等的地位,可以圍繞統(tǒng)一的目標進行及時的溝通交流,可是在實際的家校合作當中,家長往往處于弱勢的一方。家長會認為教師是專業(yè)的,所以當學生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苗頭時,家長就會認為以教師的說法為準,按照教師的要求去做。久而久之,教師也會認為家長確實對這方面不了解,自己需要給出更多的意見,這樣就會使雙方的地位出現(xiàn)不對等的情況,最終造成合作關系的失衡。
家長作為學生的監(jiān)護人,能夠了解到學生在學習之外的心理狀況,所以家長強化自身地位,與學校進行對等溝通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雙方交流互通能夠正常進行,才能夠使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維護得以實現(xiàn)。
四、家校合作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一)巧用家長會傳輸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由于家長會是目前家校溝通與合作最為普遍和直接的方式,所以通過家長會上教師與家長的交流,可以讓家長掌握到學生在校的表現(xiàn)和學習情況。雖然家長往往更為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排名情況,但是教師需要借此機會向家長普及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與技巧,提高家長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視程度。對于一些問題學生,教師需要幫助家長發(fā)現(xiàn)其存在的問題,并提供一些解決思路,讓家庭與學校的教育能夠保持同頻。
(二)利用家訪了解學生心理健康狀況
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當中需要對學生進行細致觀察,對一些心理健康出現(xiàn)異常的學生,教師需要通過及時的家訪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和生活背景。在家訪過程中,教師需要向家長描述學生的心理情況和具體表現(xiàn),和家長一起去探尋學生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原因,在家訪過程當中需要家長和教師保持誠實互信的態(tài)度,以及及時充分的溝通,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保持身心健康。
(三)開辦家長學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識
部分學生家長雖然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沒有有效的途徑了解相關知識。對此,學??梢猿闪⒓倚;ヂ?lián)機構,通過邀請心理學專家、教育專家等開設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讓家長能夠參與其中,這樣學校和家長之間的結合更加的緊密,也方便家長之間的互相交流,促進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續(xù)提升。
五、結語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能夠成為國家的棟梁,家庭的希望。這就意味著學生的成長不僅僅是智力的提升,還要有優(yōu)秀的品質和健康的身心。在社會迅猛發(fā)展的當下,學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引起學校和家長的足夠重視,因為這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才能夠實現(xiàn)。相信隨著家校雙方關于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不斷深化,結合不斷緊密,將會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問題帶來更好的解決辦法,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杜瑞紅. 家校合作理念下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 課程教育研究,2019(13):189-190.
[2]陳源聲. 家校合作理念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初探[D]. 華東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