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芳
(山西省原平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山西 原平)
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進步,女性在分娩方式上有了更多的選擇性,目前,剖宮產已經成為多數(shù)產婦的選擇,成為廣泛應用在臨床中的分娩方式。首次選擇剖宮產分娩率增加,尤其是目前我國全面開放了“二胎”政策,使得越來越多的高齡產婦面臨分娩,導致二次剖宮產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在實施二次剖宮產的過程中選擇正確的切口方式是很關鍵的,直接關系到分娩結局的理想與否[1]。臨床中常規(guī)的切口為橫切口,腹壁橫切口的優(yōu)勢為:產婦疼痛程度較低、產生的疤痕較小等,而且術后發(fā)生并發(fā)癥的概率較低,但是這種切口方式也不是完美的,其存在的缺點為:會給產婦造成較大的創(chuàng)面機械性損傷,還會損傷產婦的盆、腹腔內的組織。此外,腹壁全層撕開分離,腹直肌剝離的面較大,會嚴重損傷腹部肌纖維,所以手術后盆、腹腔粘連的情況發(fā)生率很高。在二次剖宮產術中應用這樣的切口方式,會對胎頭娩出的進程造成較大的影響,使新生兒窒息的風險顯著增加,而且部分產婦子宮下段部分與腹壁、膀胱之間粘連情況比較嚴重,解剖層次不清楚,容易對膀胱等臟器產生損害,使得剖宮產的難度倍增,一旦發(fā)生不良情況會嚴重威脅母嬰的健康。在這種情況下,更多的是考慮選取縱向切口,本次研究就深入分析縱橫切口對二次剖宮產的影響,現(xiàn)將相關情況匯報如下。
研究對象是本院在2018 年11 月至2019 年11 月收治的二次剖宮產產婦共計140 例,將全部產婦分為兩組:對照組70 例,觀察組70 例。
在觀察組70 例產婦中,年齡為23-38 歲,平均年齡為(31.00±5.00)歲。孕周為39-41 周,平均孕周為(40.00±0.58)周。
在對照組70 例產婦中,年齡為23-40 歲,平均年齡為(32.20±5.00)歲。孕周為40-41 周,平均孕周為(41.00±0.40)周。
比較兩組產婦的基礎資料情況,無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備較好的可比較性。
對全部產婦實施的麻醉方式為腰硬聯(lián)合麻醉,麻醉起效后按照規(guī)范的剖宮產操作方式實施。
對照組:采取橫向的腹壁切口方式。
觀察組:采取縱向腹壁切口方式。對于首次剖宮產的疤痕位置將腹壁逐層切開,并在將其腹腔打開后應用撕拉的方式進入到產婦的腹部。如果發(fā)現(xiàn)存在粘連情況且情況較為嚴重的,可以應用手術剪剪開腹部。然后按照規(guī)范的方式實施子宮下段剖宮產手術操作。娩出胎兒后常規(guī)縫合產婦的切口。
兩組產婦在手術后都接受傳統(tǒng)方法進行抗感染治療以及護理干預措施。
在兩組產婦分娩完成后,觀察分娩效果與安全性,并將兩組的干預效果進行比較分析。
將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相關資料數(shù)據(jù)進行歸總并錄入到電腦中,然后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 進行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學分析。若最終數(shù)據(jù)顯示為P<0.05,則表示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比較兩組產婦在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和粘連發(fā)生率方面的結果,觀察組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見表1、表2。
表1 兩組粘連發(fā)生率比較
表2 兩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對比
表2 兩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對比
術中出血量(ml)觀察組(縱向腹壁切口) 70 50.22±9.22 3.25±0.55 151.32±22.22對照組(橫向腹壁切口) 70 59.21±12.00 8.22±2.00 168.21±28.22 t 3.000 12.332 3.225 P 0.000 0.000 0.000組別 例數(shù)(n)手術時間(min)住院時間(min)
剖宮產在產科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是一種有效的分娩方式。因為剖宮產的特點是可以顯著提升分娩的安全性,因此在促進嬰兒順利分娩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2]。但是需要我們注意的是,二次剖宮產手術在實施過程中切口是選擇橫切口還是縱向切口將會對分娩的效果產生較大的影響[3]。
通常我們在實施剖宮產操作的時候選擇的切口為橫向切口。但是經過長期的臨床實踐,還有一些相關的研究結果顯示:橫向切口可能會使理想的分娩效果受到限制,使分娩的安全性降低。做橫向切口會使得腹直肌暴露面積增加,這樣產婦的出血量就會顯著增加,而且在手術后患者發(fā)生不良情況的概率會顯著升高。而且橫向切口在術后并不需要對臟層腹膜以及壁層腹膜進行縫合,所以還會導致粘連等情況發(fā)生率不斷升高。橫向切口方式會顯著增強二次剖宮產的操作難度,并且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很有可能產生粘連情況,這些情況的發(fā)生是不利于理想效果達成的,所以必須要找出更加安全有效的切口方式[4]。
縱向切口即是這樣的方式。縱向切口的特點為:手術時間較短,出血量較少,而且術后安全性顯著提升,優(yōu)勢是比較多且效果很穩(wěn)定的[5]??v向切口僅會暴露出較少的腹直肌,給術者提供滿意的視野效果,可以達到理想的手術操作效果。所以在手術中可以讓嬰兒順利娩出。此外,縱向切口在實施過程中,要縫合臟層腹膜以及壁層腹膜,這樣的操作顯著降低手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由此大大提升了操作的安全性。所以,縱向切口的分娩效果以及安全性均是很好的[6,7]。
通過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對二次分娩產婦實施剖宮產處理時,使用腹部縱向切口的方式分娩的效果和安全性均優(yōu)于橫向切口操作[8]。
總之,二次分娩時選擇腹部縱向切口,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