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功敏
花燈》從單純的民歌,被開掘發(fā)展成既有生活情趣,又充盈著生活知識和生活哲理的二小戲,如今已成為黃梅戲舞臺上最受觀眾喜愛、久演不衰的經(jīng)典劇目。
小戲《鬧花燈》劇本 安慶民歌《鬧花燈》
小戲《打豬草》由真實故事搬上舞臺
“小戲《打豬草》是一百多年前,宿松的農(nóng)民和從蘄春過來的燒窯工人,根據(jù)宿松縣崔家坪發(fā)生的真人真事編寫的。劇中男角金三毛本姓吳,外號三矮子,給鄧、鄭二姓地主家看墳山。女角陶金花本姓金,娘家在二郎廟,婆家在崔家坪。姓金的女子在打豬草時,偷了地主家墳山的筍子,按‘禁令’是要罰八桌酒席。三矮子采取‘私休’的辦法將她放了。當(dāng)?shù)氐霓r(nóng)民和外來的窯工運用民歌曲調(diào)把這件事編成了戲。因為戲里反映了男女之間的曖昧關(guān)系,雙方族長大發(fā)脾氣,曾迫使停演?!焙蠼?jīng)改編,內(nèi)容和主題立意得到了升華:陶金花打豬草時,無意碰斷了金小毛家的幾根竹筍,金小毛誤以為陶金花偷盜他家竹筍,二人發(fā)生爭執(zhí)。誤會解開后,相互真誠地接受對方道歉,二人一路歡歌笑語地轉(zhuǎn)回家中。小戲主題表現(xiàn)了誠實、尊重、互助、友愛的可貴品質(zhì)。《打豬草》旋律優(yōu)美流暢,唱詞通俗洗練。尤其是“對花”一段戲,唱詞蘊含了豐富的生活知識。舞蹈身段,平凡中透著匠心,簡約中彰顯著智慧?!洞蜇i草》自百余年前誕生直至今日,依然在黃梅戲舞臺綻放著璀璨的藝術(shù)青春,觀眾對它的癡迷喜愛不減當(dāng)年,在黃梅戲精品劇目庫中,《打豬草》當(dāng)仁不讓地占有一席地位。
小戲《打豬草》
小戲《補背褡》是岳西民歌《補背褡》的拓展
岳西民歌《補背褡》唱詞 小戲《補背褡》唱詞單身漢(吶)好可憐(吶)背褡(哪個)破(哇)了背褡(哪個)破(哇)無人(吶)補(哇)呀得呀得喂心想(的么)干妹妹補(外)一補單身漢(吶)出門庭(吶)隨手(哪個)帶(喲)關(guān)帶關(guān)兩扇(吶)門(吶)呀得呀得喂門上(的么)加鎖鎖上又加封(喂)單身漢(吶)好不苦背褡破著(喲嗬嗨)無(哇)人補心想我干妹與我補幾補(哇)煙袋背褡拿在手里我到干妹(喲嗬嗨)門(吶)前走旁人瞧見這樣不為丑旁人瞧見這樣不為丑單身漢(吶)出門庭隨手帶上(喲嗬嗨)兩扇門門上加鎖防的防小人門上加鎖防的防小人
通過對小戲《補背褡》與岳西民歌《補背褡》唱詞的比照,不難看出,二者是同一淵源,不僅唱詞相同,連襯詞在唱詞中的位置也基本一樣。民歌《補背褡》是以第三者身份演唱,沒有人物身份限制,可以隨心所欲地演唱。而小戲《補背褡》,是以民歌《補背褡》為素材,編創(chuàng)了一個完整的小故事:年輕的單身漢,愛上了鄰居家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妹,小妹也鐘情于這位年輕的單身漢(二人互稱干哥哥、干妹妹),苦于沒有月老紅媒牽線,二人只能苦苦地相思。一日,年輕的單身漢以背褡破了請干妹妹縫補為名,欲與干妹妹坦陳心跡表明愛意。見面后,二人心照不宣卻誰也不好意思捅破這層窗戶紙。欲說還羞地相互用言語試探,借以表露愛慕之情。最后干妹妹為自己做媒,與干哥哥結(jié)下了百年之好。小戲《補背褡》只是在民歌的基礎(chǔ)上,設(shè)置了干哥哥、干妹妹兩個人物,增加了表現(xiàn)干哥干妹之間愛情橋段的唱詞、對白,經(jīng)過這樣的轉(zhuǎn)換,民歌就升華為小戲。這出小戲以丑“干哥哥”(介于小丑與小生之間)、旦“干妹妹”應(yīng)工,唱詞質(zhì)樸極具口語化,唱腔活潑輕松跳躍,尤其是【補背褡調(diào)】、【煙袋調(diào)】、【椅子調(diào)】,這些觀眾耳熟能詳?shù)拿窀瑁惶嫜莩?,旋律?yōu)美、朗朗上口,彰顯濃郁的安慶地域特色。加之丑(生)、旦之間的曖昧、暗示、挑逗,載歌載舞的表演,使得這出民歌體的二小戲,妙趣橫生、熱鬧異常。小戲《補背褡》雖然近30年較少在舞臺演出,但劇中的【補背褡調(diào)】、【煙袋調(diào)】、【椅子調(diào)】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其他大戲劇目中,成為黃梅戲音樂創(chuàng)作的素材。
小戲《補背褡》劇本 安慶民歌《補背褡》
小戲《賣雜貨》是安慶民歌《賣雜貨》的舞臺板
貨佬(唱)杭州打貨蘇州賣不圖賺錢 不圖賺錢只是 只圖快呀喲大小是買賣郎匡哎嗨喲 大小是買賣昨日無事下鄉(xiāng)村觀見幾位娘子 觀見幾位娘子賽過活觀音來喲 缺少起水瓶拉上一拉下 缺少起水瓶肩把擔(dān)來挑 呀呀哈手把鼓來搖 呀哈呀驚動喂四方啦 四方姑呀姑嫂瞧 驚驚驚瞧姑 嫂(唱)姑嫂后面繡呀繡荷包忽聽得門外 忽聽得門外 門外鬧嘈嘈 喂嗨喲二人出門瞧依什呀嗨耶喲 二人出門瞧放下荷包往外跑 呀嗨耶踩了裙邊 踩了裙邊 閃了奴的腰喂喲奴家金蓮小依什呀嗨耶喲 奴家金蓮小用手開門觀仔細(xì) 呀嗨耶卻原是貨郎 卻原是貨郎 上門來貿(mào)易呀喲賣些么東西呀嗨喲依什呀嗨耶喲 賣些么東西呀嗨喲(以下唱詞省略)安慶民歌《賣雜貨》唱詞 小戲《補背褡》唱詞(男) 擔(dān)子么擔(dān)在肩哪擔(dān)子么團團轉(zhuǎn)哪擔(dān)子在姐門口叫聲賣花線哪(女)上手么把門開哪客人么請進來哪扯五寸蘇綾格做雙繡花鞋哪(男)大姐么叫我來哪走進姐門來哪樣樣貨我都有大姐任挑選哪(以下唱詞省略)
安慶民歌《賣雜貨》是男女對唱,沒有具體人物身份,整首民歌有16段,每段4句唱詞,表現(xiàn)男(貨郎)女(村姑)二人互生情愫、傾慕已久,只差揭開那層神秘的面紗,來表白相互愛慕之情的民歌。對唱中,將二人欲說還止地試探、暗示,進而敞開心扉互訴愛意的過程,描寫得純真、樸實、含蓄、諧趣,唱詞契合男(貨郎)與女(村姑)的身份。
小戲《賣雜貨》依然是男女對唱,不同的是女的一方,演變成姑嫂二人,而且姑嫂二人同唱相同的唱詞,因為有人物身份的制約,所以,相同的唱詞亦能表現(xiàn)不同人物的情感與心聲。小戲《賣雜貨》的結(jié)尾,是嫂嫂出面撮合二人結(jié)成連理。小戲比民歌多了嫂嫂做媒,善意地調(diào)侃捉弄貨郎與姑兒的情節(jié),從而打破了貨郎與姑兒之間的羞澀尷尬。這種結(jié)尾,既不失民歌所蘊含的諧趣與樸實,又強化了喜劇效果,從而由民歌升華為小戲。早期黃梅戲藝人大多是農(nóng)民、手工匠人、城市市民,他們?nèi)狈Ω木巹”镜哪芰?,只能對民歌略加改編就搬演于舞臺,劇本難免粗糙簡陋。這也是地方劇種創(chuàng)業(yè)之初必經(jīng)之途。劇中的【賣雜貨調(diào)】活潑、俏皮,增添了小戲歡快熱鬧的舞臺氣氛。
小戲《賣雜貨》 安慶民歌《賣雜貨》
小戲《姑嫂望郎》 是安慶民歌《望郎歌》 的擴充
小戲《姑嫂望郎》,是通過對唱的形式,表現(xiàn)姑望情人,嫂望丈夫的故事。
安慶民歌《望郎歌》唱詞(1 2月對唱)小戲《姑嫂望郎》唱詞正月望郎梅花開 梅花開霜打梅花斗雪開(吧啦呵呵嘿)斗雪(喲)開今年梅花開得早 開得早隔年打苞(喲)望郎回(吧啦呵呵嘿)望郎(喲)回二月 望郎杏花開 杏花開燕鳥雙雙繞梁來(吧啦呵呵嘿)繞梁(喲)來燕子本是高梁鳥 高梁鳥手扶窗子(喲)望郎回(吧啦呵呵嘿)望郎(喲)回三月望郎桃花開 桃花開姑嫂二人桃園來(吧啦呵呵嘿)桃園(喲)來嫂 (唱)正月里來到采茶牡丹花梅花兒開梅花那個開得錦繡花兒(呀的喲)望我的郎兒回(喲哈喂)梅花開放到采茶 牡丹花開起那個梅花錦繡花兒開(呀的喲)望我的郎兒回(喲哈喂)姑 (唱)二月里來楊花花兒開楊花兒開得(哎喲啦啦)這個那個哥哥回一口泥來一口水筑起燕窠(哎喲啦啦)這個那個繞高梁
嫂 (唱)三月里來到采茶牡丹花 桃花兒開桃花那個開得錦繡花兒開(呀的喲)望我的郎兒回(喲哈喂)搬把椅子桃樹下坐手攀桃椏錦繡花兒開(呀的喲)望我的郎兒回(喲哈喂)(4月至1 1月唱詞省略)姑 (唱)臘月里來無花開嫂 (唱)罵聲細(xì)姑不是人我有言來聽分明我望郎來是本分你閨閣幼女望何人姑 (唱)大嫂不要怒氣生我有言來你聽著你望郎來我望哥二人心思差不多嫂 (唱)望郎望得好心焦為嫂有言聽根苗手帶細(xì)姑上房到明日庵堂把香燒十指尖尖納花帶 納花帶手板桃枝(喲)望郎回(吧啦呵呵嘿)望郎(喲)回四月望郎墻花開 墻花(喲)開花開墻矮顯出來(吧啦呵呵嘿)顯出來花高人矮難看遠 難看遠隔墻搭梯(喲)望郎回(吧啦呵呵嘿)望郎(喲)回(5月至1 2月對唱省略)
小戲《姑嫂望郎》與安慶民歌《望郎歌》,都是描寫姑嫂二人掰著指頭、數(shù)著日子、望眼欲穿地盼望情郎早早歸家的相思之情,二者都是以花的不同時期,呈現(xiàn)不同形態(tài)的自然現(xiàn)象借景抒情,情真意切地抒發(fā)姑嫂二人思念情郎濃烈真摯的情感。小戲與民歌都是以12月結(jié)構(gòu)抒寫的,盡管二者在對景物描述的遣詞用句上,有較小差異,但唱詞所表達的情感完全相同。小戲《姑嫂望郎》,從頭至尾都是對唱,沒有一句道白,連唱詞句數(shù)、結(jié)構(gòu)形式也與民歌一樣。區(qū)別只在于小戲是以姑嫂二人對唱來演繹的。如果不是“臘月”那段唱詞,嫂嫂責(zé)罵姑兒“罵聲細(xì)姑不是人,我有言來聽分明,我望郎來是本分,你閨閣幼女望何人”。顯示了人物關(guān)系及之間的沖突,具有戲曲基本要素,那么,《姑嫂望郎》就不能稱之為小戲,而只能還是民歌。由此可見,小戲《姑嫂望郎》,直接將民歌《望郎歌》,稍作裝扮,便匆忙登臺表演。
小戲《姑嫂望郎》劇本 安慶民歌《望郎歌》
小戲《撇芥菜》是安慶民歌《撇芥菜》的拓展
《撇芥菜》說的是小鎮(zhèn)客店老板娘,為讓住店的客人吃到時新蔬菜,到自家菜地摘芥菜,芥菜摘好準(zhǔn)備摘蘿卜時,發(fā)現(xiàn)大蘿卜已被人挖走,便生氣地大罵偷蘿卜的賊。罵聲引來了住店客人的書僮,兩人一言不合起了糾紛,各自拿出了看家本領(lǐng),用刻薄的言辭羞辱對方,最后誰也沒占到便宜悻悻而歸。
安慶民歌《撇芥菜》唱詞 小戲《撇芥菜》唱詞姐在園中撇(哩)撇芥菜撇(哩)撇芥菜相公在前面走奴家隨后來人(吶)人道道(哇)你我相公莫啰嗦啰里啰嗦啰里啰嗦行哥妹子(喲)金花娘子繡花娘子心肝奴的冤家呀啦呀啦啦呀 家去整嬌容 噯呀呀兒喲姐在園里撇芥菜奴在前面走相公隨后來人哪人道 道哇你我相公莫啰嗦姐在園里撇的芥菜挑的挑菠菜奴在前面走相公隨后來人哪人道 道哇你我相公莫啰嗦姐在河里洗菜苔嗦兒梅子 嗦兒梅子呀的呀依喲郎在河里 嗦兒梅子啰嗦 嗦兒梅子啰嗦啰的啰嗦 嗦兒梅子喲 新花娘子 鮮花娘子心肝奴的嬌的嬌大碎 嬌嬌病嬌容嬌嬌呀呀子依喲 依呀子呀喲一篙子撐過來 呀的呀依喲一篙子撐過來 呀的呀依喲
小戲《撇芥菜》與安慶民歌《撇芥菜》的唱詞,幾乎一模一樣。50年代安慶藝校學(xué)生,有幸得到黃梅戲老藝人教唱此劇中的【打菜苔調(diào)】、【拍雀調(diào)】。唱腔里面的“新花娘子鮮花娘子,心肝奴的嬌的嬌打碎,嬌嬌病嬌容嬌嬌,呀呀子依喲依呀子呀喲”這樣的襯句,當(dāng)時學(xué)生們不知道這些襯句是什么字,什么意思,只知道鸚鵡學(xué)舌地跟著老師唱。一出只有十幾分鐘的小戲,卻有著十幾段且每段唱詞有20幾句的唱腔,一段唱腔只有幾個實詞,鑲嵌了幾十個虛詞襯句,曲少字多,且不厭其煩地反復(fù)吟唱。這個具有民歌體特征的花腔小調(diào),不但需要咬字清晰,吐字清楚,還要兼顧旋律準(zhǔn)確、運腔靈活。幾十個沒有任何意義、毫不相干的文字,錯落有致地連綴融會,這種虛實相間的文字搭配,使得簡單平凡的唱詞,變得繽紛跌宕、多姿多彩,唱腔也因此而顯得奇巧熱烈、不同凡響。讓人不得不贊嘆中國文字的豐富多彩、博大精深。也由衷地欽佩創(chuàng)作了這些民歌的勞動群眾,具有如此爛漫的情懷和豐富的想象力。
此小戲立意不高,劇中某些唱詞、道白較粗俗,影響了小戲的品位。民歌《撇芥菜》是單純的民歌,小戲《撇芥菜》,是黃梅戲藝人為這首民歌,賦予了人物與故事,從而使這首民歌升華為黃梅戲二小戲?!镀步娌恕凡皇菃为氀莩龅男?,它是黃梅戲串戲《大辭店》中的一折。
《撇芥菜》戲雖小,唱腔卻很豐富,有曲牌體【打菜苔調(diào)】、【拍雀調(diào)】、【三十六板】及板腔體【平詞】、【邁腔】。這幾段花腔小調(diào),作為黃梅戲傳統(tǒng)唱腔,曾是早期安慶藝校黃梅戲唱腔課老師必教的傳統(tǒng)唱腔之一,目前會唱這幾首傳統(tǒng)唱腔的黃梅戲演員不多了。
小戲《撇芥菜》劇本 潛山民歌《撇芥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