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寧
【摘 ?要】我國當前針對非處方藥與處方藥實施分類管理方式,在對社會衛(wèi)生資源進行優(yōu)化運用的同時,實現了科學管理藥品的目標。非處方藥的使用一般不存在過大危險性,但是如果不合理運用,同樣會危害到使用者的健康。零售藥店需要在藥品使用指導工作中擔負起責任,確保在藥店中不會出現不合理運用非處方藥的情況。本文對非處方藥的基本特點以及藥店合理用藥的情況進行研究。
【關鍵詞】非處方藥;特點;零售藥店
非處方藥是一種消費者可自行識別判斷購買的藥品,不需要憑借處方即可獲取藥品,根據使用說明書進行用藥,需嚴格控制應用劑量。非處方藥的說明書與外部包裝均標注了藥品使用療程與時間,如果不按照要求正確運用,會耽誤服用者的病情,使消費者承擔更沉重的經濟負擔。零售藥店在正確運用非處方藥的工作中可以發(fā)揮出重大作用,現圍繞非處方藥,分析其基本特點與合理應用情況。
1?非處方藥的主要特點
1.1 相關法規(guī)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中明確規(guī)定了“國家對藥品實行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制度”;在《非處方藥專有標識管理規(guī)定》中規(guī)定甲類非處方藥為紅色“OTC”,乙類非處方藥為綠色“OTC”;《藥品管理法》和《非處方藥藥品標簽、使用說明書和包裝指導原則》中均有對“藥品說明書”的明確規(guī)定。這些規(guī)定為我國藥品分類管理體制的全面建立和實施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礎。
1.2 主要特點
我國非處方藥品均為國家藥品標準品種。除地方標準品種和中藥保健藥品外,全部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新藥品種資料匯編》、《部頒標準》、《進口藥品目錄》等,保證了非處方藥品種質量的規(guī)范和統(tǒng)一。非處方藥是根據長期臨床使用證實安全性的藥品,不會引起藥物耐藥性、依賴性或抗藥性,無潛在的毒性,不需要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在規(guī)定的正常用法、用量范圍內不會產生嚴重的藥品不良反應。
一般來說,非處方藥要具有以下基本特點:一般都經過較長時間的全面考察;藥效一般都比較確定;按照藥品使用說明要求使用相對安全;毒副作用小,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使用方便,易于儲存等。非處方藥適應癥明確,適用于患者能夠自我診斷的輕微疾病。對減輕癥狀和延緩病情發(fā)展起到很好的作用,療效確切。非處方藥的主要劑型包括口服、吸入、外用、腔道栓劑等,方便患者使用。并且制定了統(tǒng)一的藥品使用說明書,簡明易懂。
2?零售藥店合理運用非處方藥
2.1 確保對癥購藥
非處方藥主要可對一些小病進行治療,如頭痛、便秘、消化不良、腹瀉、感冒以及咳嗽等,消費者在購買藥品前,可前往零售藥店,向其中的藥師咨詢需要購買藥品,對病情形成更加精準地判斷,以此來實現對癥用藥。
2.2 對包裝進行檢查
零售藥店需要根據藥品的使用說明來指導藥品服藥,顧客在購入藥品前,應先查看藥品包裝信息,包括批準文號、儲存條件、有效期、生產日期等,不能銷售已經過期的藥品。重點查看藥品的不良反應、使用事項、禁忌癥與適應癥,如果在用藥之后產生異常情況,或者持續(xù)一段時間之后,患者的情況并沒有出現好轉,需要停藥,前往醫(yī)院進行診斷與治療。
2.3 對藥品用量進行控制
部分患者在使用藥品時,并不能根據使用要求按時定量地服用藥品,還會私自調整用藥量,在服藥期間還會有漏服與忘服的情況,患者在癥狀有一定好的變化后,直接停藥,還有的會根據癥狀隨意添加藥量,零售藥店應幫助患者糾正這些錯誤的用藥行為,強調規(guī)范用藥的重要性,分析隨意改變藥量給患者本身帶來的嚴重后果,引導患者按照說明書來正確地通過非處方藥來治療自身的疾病。
2.4 關注藥物間存在的相互作用
有一些患者會同時服用多種藥品,以此來強化藥效,然而濫用非處方藥會使藥物與機體以及藥物與藥物間形成相互作用,破壞人體原有的防御功能,即使非處方藥相對安全,但是仍舊會使患者形成嚴重程度的不良反應,病情也隨之加重,如何合用阿司匹林與華法林,就有可能導致出血的情況,合用西咪替丁與苯妥英那會帶來中毒的問題,合用奎諾酮型抗菌藥物與茶堿,會導致茶堿中毒的情況出現,因此零售藥店的藥師與銷售人員必須掌握藥物之間存在的各種相互作用,在患者選購藥品時可及時提醒。
2.5 孕婦應謹慎使用非處方藥
妊娠開始后的三個月屬于孕婦使用藥品的危險時期,這一階段,胎兒逐漸發(fā)育,如果隨意用藥會使胎兒受到影響,如運用維生素可能會使胎兒出現畸形,零售藥店必須了解孕婦的情況,醫(yī)師應提供合適的指導意見,以此來縮短孕婦的治療療程。
顧客進行購買非處方藥的活動時,需要向藥店中的醫(yī)師咨詢,詳細敘述自己的患病狀況,根據指導建議來購入相應的藥品。零售藥店也需要不斷地完善服務系統(tǒng),加強對店內人員的培訓,補充非處方藥用藥知識,同時提升咨詢服務質量,主動給顧客提供用藥指導咨詢服務,實現安全使用非處方藥。
2.6 關注重復用藥的問題
非處方藥一般有二個標準名稱,一是國家藥典委員會規(guī)定的通用名,另一個是它的化學名。如阿司匹林為通用名,乙酰水楊酸為其化學名。另外不同廠家、不同劑型的產品有很多商品名,因此造成了同一藥品會有不同名稱的現象。最常見的是阿司匹林、撲熱息痛等老品種,這種一藥多名現象在復方制劑中更為常見。作為消費者,大多對化學名、通用名看不懂、記不住,更多的是認同商品名,以為不同的商品名就是不同的藥品,因此在生病時,有可能同時服用不同品牌的藥品,無形中使同一藥物的劑量增加了許多倍,容易造成對人體的侵害。
2.7 患者自診問題
某些患者憑著自我感覺不適,或個別明顯體征,自我判斷是"老毛病",便不加思索選用過去曾用的某藥。如此這樣反復選用某藥,將會造成一些不利因素。如:①有可能因某種藥的多次反復使用,而產生藥源性疾病。而且老毛病復發(fā),其誘發(fā)因素并非相同,某些臨床體征并非完全一致,原來所用藥物也難以兼治新出現的并發(fā)體征。②反復長期使用某種藥極易產生耐藥性,使某藥用量要加大,但效果并不佳,毒副作用反而增強,導致病情惡化。
有的病人自診不明確,感到某種疾病癥狀與他人相似,就模仿他人用藥,卻忽視了一人會有多種疾病共存,同一種疾病會有多種癥狀同時出現的可能性,即使疾病相同,人與人之間還存在個體差異和不同誘發(fā)因素等。根據致病菌種,癥狀性質、急緩程度等不同情況,所用藥物也就必然不同,要因病、因人科學地使用非處方藥物,才能達到預期的療效。
作為零售藥店的經營者要本著對患者負責的態(tài)度,做好具體的非處方藥使用指導工作,不僅對于患者的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幫助,對于藥店的經營也有著很好的發(fā)展。
3?結束語
非處方藥具有豐富的品種,價格整體偏低,在公眾衛(wèi)生保健系統(tǒng)中處于重要位置,直接幫助減少了醫(yī)療保健費用的損耗,非處方藥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極為重要。零售藥店必須要加強店內醫(yī)療知識的普及工作,對同類型的藥品之間差異進行識別,以此來指導消費者,對患者的患病情況進行詢問,不可依照經驗隨意添加藥量。
參考文獻
[1]凌依嬌. 非處方藥的特點與在零售藥店的合理應用的探究[J]. 科技展望, 2015, 025(011):234.
[2]段永剛. 患者自行在藥店購用非處方藥(中成藥)需要注意的若干問題[J].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3(14):79.
[3]姜文. 淺談零售藥店關于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J]. 東方食療與保健, 2017, 000(007):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