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銀玲
【摘 要】 在語文教學的組成體系中,寫作占據著較為重要的位置。一方面,寫作教學活動的開展能夠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滿足應試教育理念的要求;另一方面,寫作能夠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凸顯學生的價值觀以及個人素養(yǎng)。在引導小學生開展習作學習時,教師也需要對其所創(chuàng)作出的文章進行適當的點評,逐步提高學生的習作質量,加強學生的寫作水平?;诖?,本文將對如何提高小學語文寫作講評的時效性展開分析。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習作講評;教學實效性;教學對策
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掌握較多的寫作素材和寫作技巧,同時應該注意對學生所創(chuàng)作出的作文進行評改,促使學生能夠有針對性地對自己的文章進行優(yōu)化完善,提高個人的寫作能力。當前在我國的小學教育領域,部分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就會將重點放在寫作指導上,而忽視了寫作評價,導致學生寫作水平無法得到有效加強。
一、小學語文習作講評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教師的講評方式較為單一。多數教師在講評期間都只是簡單地將評語寫在學生的文章后,并且評語的敷衍性較強,沒有指出學生文章中的優(yōu)缺點,導致學生喪失了寫作欲望。第二,講評對象過于固定。在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中,多數教師會站在主體位置上對學生的文章進行講評,忽視了學生的想法和建議,導致學生無法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
二、小學語文習作講評實效性的提升對策
首先,在習作講評中,教師可以開展賞識評價。比如,當教師收集好學生的作文之后,可以對學生的文章進行通篇閱讀,然后對其進行批改。在批改工作結束后,教師可以在作文本下方寫出相關的賞識性評語。比如辭藻豐富、邏輯通順、語句優(yōu)美,等等。針對學生寫出的比較好的句子,教師也可以在下面畫出波浪線,以此直觀地為學生展示教師的賞識,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例如,當教師在引導學生開展第一單元的習作主題活動《我的心愛之物》時,就可以鼓勵學生選定一個自己喜歡的物品,然后對其進行描述。針對學生的描述性語句,教師可以適當地在下面畫出波浪線。比如,有的學生能夠合理地應用排比手法、有的學生可以合理地應用比喻手法,等等。針對于這些具有技巧性的句子,教師就可以進行重點賞識。
其次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開展范例講評。比如在第二單元《“漫畫”老師》這一習作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多數學生在作文中會將重點集中在描寫教師的外貌、衣著上,忽視了對教師內在的描述。就這一問題,教師在寫作講評時就可以重點講解。首先,教師可以通過網絡為學生下載一些與描述人相關的范文,然后鼓勵學生閱讀這些文章。之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范文與自己的作文進行對比,找出兩篇作文在結構及內容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通過自主的觀察,學生能夠發(fā)現自己文章存在一個最大的錯誤,就是描述失衡,從而能夠有針對性地對自己的文章進行修改。并且這種教學評價方式的應用也能對學生的自信心及自尊心形成一定的維護,使之能夠虛心改正,并且不會形成心理問題。
再者,在習作講評期間,教師可以以大語文觀為基礎,對學生的文章進行點評。第一,教師需要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及知識應用水平進行點評,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意識,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欲望,使之能夠主動的積累寫作素材,以此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第二,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寫作過程和寫作方法進行評價,盡量應用一些積極性鼓勵性較強的語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之能夠更認真地開展寫作活動。例如,當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第3單元《縮寫故事》這一寫作小活動時,可以鼓勵學生講一講自己的縮寫方法及縮寫思路,以此既能提高學生的嚴謹態(tài)度,也能讓學生之間形成相互分享、相互交流的狀態(tài),在思維碰撞的過程中加強學生的綜合能力;第三,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寫作情感和寫作價值觀進行評價,確保學生的文章中能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德育觀,在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同時,推動學生的健康成長。
最后,在習作講評期間,教師可以開展互動講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作為主體,與其他同學交換自己的作文,相互評價、相互學習。例如,在開展第4單元的習作活動《20年后的家鄉(xiāng)》時,教師就可以提前對學生進行分組,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逐一地朗誦自己的作文。在朗誦完成后,其他小組成員需要對朗誦同學的文章進行點評,比如想象新穎、邏輯嚴謹或是創(chuàng)新力較強,等等。同時其也可以對文章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指出,以此促使學生之間能夠形成有效互動,加強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除此之外,在寫作講評時,教師也應注意以下兩點內容:第一,教師應保證評價的延續(xù)性。寫作學習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就能完成的任務,其需要長期的堅持以及長期的努力。而教師在對學生的文章進行講評時,自然也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而是應該保證較強的長期性,促使學生能夠在講評過程中不斷地優(yōu)化,不斷地提高自己,加強自己的寫作水平;第二,教師應保證評價的積極性,不要一味地對學生文章中的問題及缺陷進行指摘,而是應該多多地對學生進行鼓勵,對學生的文章內容表達認可,促使學生能夠主動的對文章進行優(yōu)化完善,不斷地豐富文章內容及文章形式,從而提高個人的學科綜合能力。
綜上所述,在引導學生開展寫作學習活動時,教師一定要提高對講評環(huán)節(jié)的關注度,并且需要對講評的方式及技巧進行適當的調整。例如教師可以開展賞識評價、范例評價和大語文觀評價。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開展互動評價,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信心,從而有效完善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鄧妙珊.提高小學語文習作講評的實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9(42):78-79.
[2]陶勇艷.小學中高段習作講評教學現狀與優(yōu)化策略研究[D].杭州:杭州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