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新
【摘 要】 目的:探討臍帶纏繞的臨床診治方案及對胎兒的危害 方法:本文通過2019年12月11日于河北省鹽山阜德醫(yī)院剖宮產的一例臍帶多處纏繞的孕婦進行回顧性分析 結果:臍帶纏繞是指臍帶圍繞胎兒頸部、四肢或軀干。90%為臍帶繞頸,以繞頸1周居多,占分娩總數的20%左右。臍帶繞頸2周發(fā)生率約為11%,繞頸3周以上者很少見;臍帶纏繞胎兒軀干、肢體比較少見。臍帶纏繞對胎兒的影響與其纏繞松緊、纏繞周數及臍帶長短有關。臍帶纏繞緊者可影響臍血流造成胎兒缺氧甚至死亡。臍帶繞頸1-2周,不是剖宮產指征,可以嘗試陰道分娩,但需嚴密監(jiān)測胎心變化,繞頸3周以上,胎兒缺氧的風險加大,尤其當孕婦自感胎動減少,胎兒心電監(jiān)測評分小于7分時剖宮產相對安全。超聲檢查是產前發(fā)現很多臍帶異常的首選方法,若能確診臍帶繞頸圈數多,纏繞緊者應盡早行剖宮產術,母兒會有良好的結局。
【關鍵詞】臍帶纏繞;胎兒缺氧;胎動減少
1 臨床資料
孕婦22歲,孕3產1,因孕40+3周, 自覺胎動減少11+小時于2019-12-11 18:19入院。該孕婦末次月經為2019-03-01,預產期為2019-12-08,停經1+月自測尿妊娠試驗陽性(+),同時彩超示:宮內早孕,且孕周與停經時間相符,停經后早孕反應明顯,孕3+月后自行消失,孕早期無有毒、有害物質接觸史,無發(fā)熱、無病毒感染及其他疾病史,無保胎史。近4個月時初感胎動至今。孕中晚期期無頭痛頭暈,視物清晰,無胸悶憋氣,雙下肢無水腫。定期孕檢,產前篩查結果正常。于2019-12-04日外院B超示:宮內孕單胎(頭位),臍繞頸1周,胎盤成熟度Ⅰ-Ⅱ級。胎心146次/分,律整。羊水指數正常。11小時前自覺胎動減少,仍去外院檢查,胎兒心電監(jiān)測示:胎心率基線: 139bpm (2分),胎動: 0次/20分鐘(0分),加速:0次/20分鐘(0分),減速:頻發(fā)VD(1分)細變異(bpm):13次/分(2分),結論:CTG5分。吸氧半小時復查:CTG評8分,B超(2019-12-11 10:49某縣醫(yī)院):示宮內孕單活胎(頭位)臍繞頸1周。胎盤成熟度Ⅱ+級,胎心130次/分,律整。臍動脈S/D 1.8(與2019-12-04日B超為同一位大夫),為求進一步觀察入住我院。
自妊娠以來,精神、飲食、睡眠好,二便正常,體重增加17tkg.
既往體健,否認各個系統疾患,無藥物過敏史。
20歲結婚,孕3產1人工流產1次,2018年孕足月第一胎順娩一女嬰,體重2800g.
入院后檢查:T36.7℃P111次/分R21次/分BP134/81mmHg.
輔助檢查:血尿常規(guī)正常,凝血四項、院感八項、心電圖、血糖均正常,血型:"0"型RH(+)。
產科檢查:宮高33cm,腹圍113cm,無宮縮,胎頭先露未入盆。胎心140次/分,估計胎兒體重3600g左右。
陰道檢查(無菌操作下):經產式外陰,陰道通暢,宮頸居中,中等硬度,消失60%,宮口未開,未破膜,胎頭S-4.
2019-12-1119:08胎兒心電監(jiān)測CTG評9分。
2019-12-1121:39胎兒心電監(jiān)測CTG評7分。
2019-12-1122:30本院復查B超示胎頭雙頂徑9.8cm,頭圍34.6cm,腹圍36cm,股骨長7.5cm,肱骨長6.6cm,胎心率160次/分,胎盤位于子宮前壁近宮底部,成熟度Ⅰ-Ⅱ級,羊水指數18.9cm,胎兒頸部可見“W"型臍帶壓跡,其一條臍帶繞過胎兒左側上臂,臍動脈:CDFI:S/D2.1(且B超室值班大夫口頭告知胎體似可見臍帶壓痕),2019-12-1123:20急癥行剖宮產術,術中見羊水呈墨綠色糞染,頭位助娩一足月男嬰,外觀發(fā)育無畸形。臍帶無螺旋,臍繞頸2周(1周較緊),又繞其左上肢1周,爾后繞腰背部1周。阿氏一評4分,二評9分。測體重3600g。新主兒科洗胃后抱回母嬰同室。于2019-12-17日隨母平安出院。
2 討論
臍帶圍繞胎兒頸部、四肢或軀干者,稱為臍帶纏繞。90%為臍帶繞頸,以繞頸1周者居多,占分娩總數的20%左右。發(fā)生原因與臍帶過長、胎兒小、羊水過多及胎動頻繁等有關。臍帶繞頸對胎兒的影響與臍帶纏繞松、緊,纏繞周數及臍帶長短有關[1],輕松的纏繞不影響胎兒及正常分娩,纏繞緊者可影響臍帶供血造胎兒缺氧,甚至死亡[2].超聲是產前發(fā)現很多臍帶異常的首選方法[2]。臍帶繞頸兩周發(fā)生率多為11%,繞頸3周以上者很少見,臍帶纏繞胎兒軀干、肢體比較見[3]。臍繞頸1-2周不是剖宮產指征,可以嘗試陰道分娩,但試產時需密切觀察胎兒情況,一旦有胎兒缺氧的表現,建議行剖宮產,繞頸3周及以上,胎兒缺氧的風險加大,建議剖宮產[4]。
本例孕婦,孕40+3周第二胎,自覺胎動減少11+小時入院,入院前1周及8小時前曾在外院且由同一位大夫B超均提示臍繞頸1周,但胎兒心電監(jiān)測CTG評5分。吸氧半小時復測CTG評8分,入本院后,分別于19:08及21:39兩次胎心監(jiān)測CTG評9分及7分,與B超室大夫溝通后復查示:胎兒頸部可見“W"型臍帶壓跡,其一條臍帶繞過左側上臂,并電話告知胎體似可見臍帶纏繞,故果斷急癥剖宮產,符合B超描述,結局良好。
感悟:①產科首診大夫要重視孕婦自感胎動減少的主訴;②勤聽胎心、勤做胎心監(jiān)測,必要時持續(xù)胎兒心電監(jiān)測;③要求B超室大夫技術過硬,并且婦產科大夫與B超室大夫多溝通、多切磋,有利于查找出胎兒及其附屬物異常的原因很關鍵!
參考文獻
[1] 婦產科學第9版主編謝幸、孔兆華、段濤第160頁.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 胎兒畸形產前超聲診斷/李勝利、羅國陽主編.-2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6第884頁.879頁
[3] 微信《臍帶纏繞導致1歲嬰兒面部斷裂就像戴了面具》許昌市第三人民醫(yī)院2018-02-09
[4] 微信《臍帶繞頸必須剖宮產嗎?》搜狐號《孕期伴侶》專家講座范玲教授2017-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