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紅
【摘 要】目的:探究康復護理的實施在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患兒治療中的應用對其癥狀改善的促進作用和預后康復的提升效果。方法:研究中的100例患兒入院治療之間均為2018年2月-2019年2月,均確診為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且開展了相關治療,經(jīng)一比一分組后對照分析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改善時間以及治療后傷殘情況發(fā)生率。結果:就肢體障礙、驚厥、意識障礙以及神經(jīng)障礙的改善時間對比來看,研究組患兒均較少(P<0.05)。就護理后智力障礙、語言障礙、行為異常、肢體障礙發(fā)生率對比來看,研究組較低(P<0.05)。結論:康復護理的實施在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患兒治療中的應用能夠加快患者癥狀改善時間,促進其各系統(tǒng)功能恢復,提升其生活質量,建議推廣。
【關鍵詞】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康復護理模式;常規(guī)護理
病毒性腦炎是小兒顱腦疾病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屬于炎性反應疾病,主要發(fā)病原因為病毒感染所致,患兒患病后的臨床癥狀主要為長時間昏睡、持續(xù)高熱以及反復驚厥等,病情嚴重患兒還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幻覺以及精神異常情況,需要及時進行治療,避免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患兒治療中各類系統(tǒng)功能障礙的緩解也是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需要通過護理干預措施的輔助進行控制和緩解[2]。為此,我院就引入康復護理,并圍繞患兒的癥狀改善時間以及殘疾率發(fā)生情況進行研究,詳情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中的100例患兒入院治療之間均為2018年2月-2019年2月,均確診為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且開展了相關治療,經(jīng)一比一分組,對照組男女占比29:21,年齡跨度1-11歲,平均(6.41±0.53)歲,腦炎類型:彌漫型10例,假腫瘤型26例,腦干型14例。研究組男女占比32:18,年齡跨度1-12歲,平均(6.74±0.65)歲,腦炎類型:彌漫型13例,假腫瘤型24例,腦干型13例。兩組患兒基本資料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治療中實施常規(guī)護理,對其進行用藥指導和生命體征監(jiān)測,依照醫(yī)囑要求完善各項護理干預。研究組患兒治療中實施康復護理:①方案制定:綜合評估患兒的情緒狀態(tài)以及病情狀況,與患兒溝通中保持溫柔的態(tài)度,耐心了解患兒的情緒狀況以及心理狀態(tài),根據(jù)其實際情況制定相適合的康復訓練方案。②語言訓練:根據(jù)患兒的年齡以及興趣愛好通過唱歌、故事講述或者畫畫的方式與患兒進行溝通,鼓勵其開口表達,逐步實現(xiàn)對其語言功能的訓練。③智力訓練:根據(jù)患兒的理解及接受能力選擇相適合的訓練內(nèi)容,反復多次的對患兒的思維模式進行鍛煉和引導,選擇相適合年齡段的內(nèi)容對其進行教學和指導。④肢體訓練:患兒腦炎癥狀小時48小時之后便可開展肢體訓練,主要包含肌肉組織訓練、神經(jīng)組織訓練以及肢體功能訓練,此訓練需要要求患兒家屬參與其中并掌握訓練要求,同時定時為患兒進行按摩,以提升其肢體功能的康復效果。
1.3 觀察指標
對照分析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改善時間以及治療后傷殘情況發(fā)生率:①分組統(tǒng)計患兒肢體障礙、驚厥、意識障礙以及神經(jīng)障礙改善時間均值后對比;②計算護理后智力障礙、語言障礙、行為異常、肢體障礙發(fā)生率后對比。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用SPSS22.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計量資料用率(%)和(-x±s)描述,行x2和t檢驗,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改善時間
就肢體障礙、驚厥、意識障礙以及神經(jīng)障礙的改善時間對比來看,研究組患兒均較少(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兒傷殘情況
就護理后智力障礙、語言障礙、行為異常、肢體障礙發(fā)生率對比來看,研究組較低(P<0.05)。見表2
3 討論
病毒性腦炎的疾病發(fā)展速速比較快,致殘率以及致死率均比較高,加上病變位置為中樞系統(tǒng),如治療及護理效果不佳,將會嚴重威脅患兒的正常生活。傳統(tǒng)護理中主要的護理主體為疾病本身,對于患兒治療后康復效果的關注度并不高,導致整體治療效果難以提升,康復護理在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患兒治療中的應用根據(jù)患兒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護理方案,進行針對性的語言、智力以及肢體功能訓練,對于患兒康復質量的提升以及殘疾率的降低均有所促進[3]。本次研究中,就肢體障礙、驚厥、意識障礙以及神經(jīng)障礙的改善時間對比來看,研究組患兒均較少(P<0.05)。就護理后智力障礙、語言障礙、行為異常、肢體障礙發(fā)生率對比來看,研究組較低(P<0.05)??梢?,實施康復護理的研究組患兒臨床癥狀的改善時間更快,治療效果的提升作用顯著,且智力、語言、行為以及肢體活動的恢復效果更佳。
綜上所述,康復護理的實施在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患兒治療中的應用能夠加快患者癥狀改善時間,促進其各系統(tǒng)功能恢復,提升其生活質量,建議推廣。
參考文獻
[1] 蘇慧霞, 陳艷, 楊欣. 早期促醒康復干預對重癥病毒性腦炎伴植物狀態(tài)病兒臨床預后的影響[J]. 安徽醫(yī)藥, 2020, 24(1):20-23.
[2] 楊雪靜, 尚清, 李靖婕. 腦電生理評估早期康復介入治療重癥病毒性腦炎合并植物狀態(tài)患兒的效果[J]. 中國實用醫(yī)刊, 2018, 45(18):78-80.
[3] 李肖莉. 早期康復介入治療重癥病毒性腦炎合并植物狀態(tài)患兒的效果及對腦電生理指標的影響[J]. 山西職工醫(yī)學院學報, 2019, 29(3):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