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佃剛
教育家朱永新說過:“中小學教師,我是不大主張去進行對他們而言比較遙遠的理論探討,絕大部分教師的科研可以是日記的形式、隨筆的形式。陶行知、蘇霍姆林斯基,他們的主要作品就是教育隨筆。日記教育就是有它神奇的魅力,我們就是要通過新教育實驗,讓更多的學生、教師來領略這神奇,來展示這魅力?!蹦敲矗逃S筆都記些什么?怎樣才能寫好教育隨筆呢?
一、教育隨筆記些什么
1.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都可以作為教育隨筆寫作的內容。有人認為,日常的工作紛繁瑣碎,平淡如水,沒啥好記錄的。其實不然,只要留心就會發(fā)現,時時處處都有值得記錄的東西。每天接觸的人和經歷的事可以記錄,成熟和不夠成熟的見解可以記錄,教學管理、班級管理的經驗等等都可以記錄。一定要堅持天天寫,有話則長,無話則短。
下面通過舉例,大家看看我是怎么在教育隨筆中描寫科代表的:
她性格文靜,舉止大方。她并不是光知道學習的書呆子,她擔任語文科代表,工作非常負責。每次交到辦公室的語文作業(yè)都整理得整整齊齊,如果有人的作業(yè)未及時交上,她會附上紙條,寫明情況,過后讓學生及時補上。她的細心和認真,讓我省了很多心。
她為人低調,從不張揚,即使得知自己在全區(qū)學科競賽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時,也表現得異常平靜。
后來,憑借優(yōu)異的成績,她考入了市重點高中,經過三年頑強的拼搏,終于圓了自己的大學夢。說實話,她不是最聰明的學生,卻考入了中國最有名望的高等學府——清華大學。
后來,我把這些內容整理后,發(fā)表在《淄博晚報》上,對學生是一種有效激勵,是一種有益影響,自然對我以后的工作也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2.記錄師生之間精彩的瞬間、難忘的時刻。師生之間,課堂內外發(fā)生的故事數不勝數。我曾經寫過這么一篇教育隨筆:
十多年前,我新接了一個班的語文課。之前的任課教師跟我反映,這個班的調皮生挺多,課不好上。
那是一節(jié)復習課。由于學生的名字還叫不上來,我用手隨便點了五六個學生到黑板上默寫古詩詞名句。大家寫完后,我讓語文科代表小妍糾正錯誤,講解詩意。當小妍檢查的時候,課堂中出現哄笑聲和嘰嘰喳喳的議論聲。原來有個學生把“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寫成了“夕陽無限,只是近黃”。
…………
我把巧妙解決這突如其來的狀況的過程詳細記錄下來,起名為《課上風波》,發(fā)表在了國家級報刊《教育文摘周報》上。
3.記錄教育教學活動中產生的快樂和煩惱,感動與困惑。我擔任班主任多年,與不少家長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有一年開完家長會,收到一則短信,很是感動。過后,我將其寫成一篇教學隨筆,起名為《沒有刪除的短信》,發(fā)表在《山東教育報》上。
二、教育隨筆怎么寫
1.培養(yǎng)習慣,堅持不懈。萬事開頭難,只要養(yǎng)成習慣,就會當作一種樂趣。在這方面,當代著名的教育家魏書生為我們做出了榜樣。他從教書的第一天開始,一直堅持記教育日記,從不間斷。每天堅持寫下教學中的成功與失敗,寫下教學中的快樂與困擾。
2.不要急于求成,要從小處著眼,從細處著筆。俗話說,積沙成塔,集腋成裘。“教育無小事”,教育的細節(jié)雖小,卻往往透出教育的理念和精神。所以我們不能忽視,更不能漠視教學中的細節(jié)。如一節(jié)課結束后,我們可以回顧教學過程,總結成功的經驗,如能及時記錄,有助于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能力。當然,對于教學過程中的疏漏、失誤之處,同樣可以記錄,起到“前車之鑒”的作用。
3.善于發(fā)現,注重提煉。蘇霍姆林斯基說:“積累事實,善于從具體事物中看出共性的東西?!碧K霍姆林斯基善于發(fā)現,注重積累提煉。他32年堅持寫教育日記,一生撰寫了41部專著,發(fā)表了600多篇論文,最終成為蘇聯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
4.要善于整理,積極投稿,不斷超越自己。幾十年來,我記錄下教學生活中的故事和精彩瞬間,也因此把平時看似平凡、單調、機械、重復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寫教育隨筆,已經成為我每天必修的“功課”。因此,我收獲很多。我已經整理完成了一百多篇文章,這些文章大多已經在《教育文摘周報》《語文周報》《時代學習報》《山東教育報》等報刊上發(fā)表,2016年我還被吸收為淄博市作家協會會員。
總之,許多大教育家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教育隨筆確實能助力教師幸福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