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善勇
摘 要:班主任承擔著教學、教研及班級管理等多項工作。初中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決定了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面臨著挑戰(zhàn),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需適當運用教育藝術,從而提高班級管理工作成效。文章對初中班級管理工作面臨的主要挑戰(zhàn)、班級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初中班級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藝術運用策略。
關鍵詞:班級管理;心理學;教育藝術;班主任工作;初中生;心理特點
中圖分類號:G451.6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17-0022-02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青春期開始的階段,身體和心理都在快速地發(fā)生變化,但是心理的發(fā)育與身體的發(fā)育并不同步,這時期學生的心理處于成熟與不成熟之間。他們在很多事情上都有自己的看法,開始對身邊的老師、同學及自己有了更多的想法,有些學生與家長的關系開始疏離,更加愿意與教師、同學進行溝通交流。班主任如果能夠運用教育藝術,采用恰當?shù)姆绞脚c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就能取得較好的效果。班主任工作不僅僅局限于教學、教研方面,還體現(xiàn)在學生的心理輔導和教育方面,因為中學生的心理、人格等都具有較強的可塑性,正處于心理發(fā)育的重要時期,這一學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將會直接影響其成年后的心理健康程度。因此,班主任需要運用教育藝術,運用更多的心理學技巧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提高班級管理工作效果。
一、初中班級管理工作面臨的主要挑戰(zhàn)
目前,家長對教育工作的期望越來越高,對教師的期望也很高。就目前的班級管理工作而言,面臨的挑戰(zhàn)主要來自兩個方面。首先,家長對教師及班級管理工作的要求逐漸提升。一些家長認為孩子到了初中階段,教育責任就完全轉(zhuǎn)移到了學校和教師身上,教師應該對學生的生活、情感、學習等各方面負起責任,而自己只需要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就可以了。同時,很多家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視不夠,甚至忽視了自己在家庭教育中應當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其次,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自我意識逐漸增強,尤為重視自己的形象以及身邊人對自己的看法,渴望被關注,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這一切,都對班主任的心理學知識水平及溝通交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一個班級中有幾十名學生,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家庭背景和家庭環(huán)境,而一個人的心理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原生家庭的成長環(huán)境和教養(yǎng)方式,因此學生們的心理特點各不相同,而且差異顯著。因此,班主任需要掌握更多心理學知識,具備更高水平的溝通交流能力,并能采用有針對性的、個性化的、藝術性的溝通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
二、初中班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很多學校將學習成績作為班級量化考核及教師績效的重要評價指標,這導致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過分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將學習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將大部分精力放在教學和教研方面,不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對學生學習以外的優(yōu)點和特長嚴重忽視。這樣的班級管理方式,容易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chǎn)生不良影響,甚至使學生出現(xiàn)厭學、自卑等心理。此外,一些班主任在與學生的溝通方式上缺乏科學性和藝術性,這也是班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集體說服教育為主,進行一體化的教育,未考慮到學生個性及心理特征的差異性,導致教育收效甚微。一些班主任在批評學生時不顧及學生的自尊心,比如,某位學生平時學習成績不好,在班級是后進生,班主任對他的態(tài)度就比較強硬和隨便,有一次他的值日做得不認真,班主任便在全班同學面前厲聲斥責他。諸如此類的問題,會在不少班主任身上發(fā)生。對學生的公然指責,會使學生的自尊心受到極大的傷害,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chǎn)生不良影響,甚至會導致學生在成年后產(chǎn)生社會適應不良的問題。概括起來說,很多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對一對一模式的個體化教育方式應用得還不夠,不能使教育工作與學生的個體化心理特征相適應。
三、初中班級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藝術實施策略
1.尊重差異性,建立科學的師生溝通模式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通常是班主任為主體,班主任習慣于采用命令式的語氣對學生說話,這容易導致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使溝通效果大打折扣。為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班主任應采用藝術性的溝通方式和教育手段,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建立科學的師生溝通模式,與學生進行平等交流。例如,班主任在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應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并且給予肯定和積極的回應,對學生提出的看法或者解決問題的對策給予尊重,做到不指責、不憤怒。在批評學生和指導學生的過程中,要鼓勵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采用認知行為療法等心理學技巧為學生提供引導,在談話時選擇私密的空間,對學生的隱私和自尊給予充分的保護,形成師生平等互動、互相尊重的溝通模式。
2.用心傾聽和積極關注是教育藝術的法寶
學生喜歡與容易溝通的教師進行交流。要做到溝通順暢,班主任首先要用心傾聽,認真傾聽學生所說的內(nèi)容,做到不打斷、不走神。其次,要用心體會學生所表達的思想和情感,適時給予共情、回應和積極關注等。例如,班主任在與學生一對一談話的時候,應采用社交距離讓學生產(chǎn)生舒適感,在學生說話的過程中用關切的眼神注視著學生,并適時進行點頭、撫摸等肢體語言交流,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重視。此外,班主任在傾聽完學生的陳述后,要及時肯定學生的正確之處,并通過深入交流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或錯誤。每個學生身上都有不同的優(yōu)點和特長,在平時的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積極關注,對學生的優(yōu)點給予肯定和認同,這樣一方面能夠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能夠使教育工作更加順暢,使班級管理工作事半功倍。
四、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班主任在教育和班級管理工作中承擔著主要責任,而教育是一門藝術,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決定了教育工作的復雜性。班主任應不斷學習心理學知識,運用多種心理學技巧與學生進行高效溝通,真正做到用愛心和責任心擔負起教育管理工作的使命。班主任需要根據(jù)學生不同的特點采取個體化的、藝術性的教育方式幫助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為學生將來更好地學習、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礎。班主任在工作實踐中要不斷探索教育的藝術和方法,使學生的學習、心理發(fā)展、人格塑造等方面都有所收獲,成長為符合時代發(fā)展要求的高素質(zhì)人才。
參考文獻:
[1]楊建平.以教育藝術為橋梁,提升班級管理成效[J].教書育人,2018(10).
[2]劉芳.淺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和教育的藝術[J].新課程研究,2017(04).
[3]祁斌.初中班主任的管理與教育藝術探究[J].內(nèi)蒙古教育,2015(30).
[4]索小鳳.善用教育藝術 促進班級管理[J].青海教育,2011(05).
[5]郭玉潔.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教育藝術與教育技巧[J].內(nèi)蒙古教育,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