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曉艷
(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中醫(yī)院康復科,甘肅定西 730500)
吞咽障礙是腦卒中患者中普遍的并發(fā)癥,會造成患者出現飲食困難的現象, 可能會引發(fā)患者產生嗆咳、誤吸的情況,對患者的治療效果產生嚴重影響,不利于患者健康恢復。 所以,要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 早期康復護理干預,主要是以患者為中心的新型護理模式,由于患者可能會受到疾病因素的影響,患者會產生焦慮、抑郁的情況。 早期康復護理可以緩解患者的治療成效, 減少患者的心理壓力,引導患者樹立積極的治療自信。 接下來,該文選取該院2018 年1 月—2019 年1 月收治的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100 例作為研究對象,探索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功能恢復的影響,現分析如下。
選取該院2018 年 1 月—2019 年1 月收治的 100例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50 例。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實驗組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實驗組男性患者28 例,女性患者 22 例, 年齡 37~78 歲, 平均年齡 (62.18±10.47)歲,病程 6.11~9.54 年,平均病程 (8.12±1.43)年。 實驗組男性患者25 例,女性患者25 例,年齡35~76 歲,平均年齡 (61.57±10.32 )歲,病程 6.01~9.41年,平均病程 (8.09±1.42)年。對比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確診為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具有清晰意識。 排除標準:有嚴重智力障礙、多次腦卒中與腎衰竭,因為食管障礙造成的吞咽功能障礙的患者。
對照組患者行常規(guī)護理干預,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早期康復護理干預:(1)基礎訓練:在患者早期康復訓練過程中,要適當進行頸部練習,鍛煉患者頸部肌肉的力度,讓其可以正常下咽;其次,讓患者進行口唇閉合訓練,也就是實施相應的舌肌訓練,讓患者的舌頭向不同方向練習。 (2)心理護理:由于患者長期患病,長期會產生焦躁不安的情緒,不利于患者的康復。 所以,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相應的心理護理干預,向患者講解與病情相關的知識,讓其可以積極參與后續(xù)治療。 (3)飲食訓練: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要對飲食食物進行科學選擇,盡量選取比較容易吞咽的食物,增加飲食種類。 在對患者安排飲食訓練的過程中,要在空腹下進行,患者完全吞咽后再進行下一次吞咽,指導患者應用少量水,以此消除殘留的食物,護理療程為兩個月。
療效評價標準: 顯效: 患者吞咽能力評分大于8分,日常生活可以自理。 有效:吞咽能力評分 3~6 分,幾乎對正常生活沒有影響。 無效:患者吞咽能力評分低于3 分,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 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100%。 通過問卷調查的手段,護理滿意度進行有效評估,總分為100 分。 滿意:問卷調查分數高于95 分;比較滿意:問卷調查總分在70~95 之間;不滿意:問卷調查總分為60 分以下,總滿意度=很滿意+比較滿意。洼田飲水實驗:優(yōu):一次性順利咽下30 mL溫水,沒有出現嗆咳現象;良好:分1~2 次咽下,有嗆咳現象發(fā)生;差:難以全部咽下,可能會出現頻繁嗆咳現象。
采取SPSS 18.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該次數據分析,使用()表示計量資料,用 t 檢驗組間比較,[n(%)]表示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的護理總有效率為90.00% , 實驗組的護理總有效率為98.00%,實驗組護理療效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效果[n(%)]
實驗組護理滿意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n(%)]
實驗組洼田飲水優(yōu)良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比較兩組患者洼田飲水效果[n(%)]
吞咽功能障礙,在腦卒中患者中比較普遍,屬于常見的并發(fā)癥。 由于患者在吞咽過程中存在困難,容易引發(fā)營養(yǎng)不良的情況, 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除此之外,吞咽功能障礙可能會對患者造成誤咽的情況,嚴重的話會產生窒息的狀況。 因此,對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干預,有利于緩解患者的吞咽功能,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
傳統(tǒng)護理干預模式,難以滿足患者的個性化護理需求。 所以,在腦卒中患者治療中廣泛應用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具有明顯的治療效果。 早期康復護理干預,主要是以患者作為中心的護理模式,由于疾病因素的相關影響,可能會引發(fā)患者出現抑郁的情況,早期康復護理可以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幫助患者樹立積極治療自信,早期康復護理,可以通過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 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加深與患者家屬的溝通交流, 提升患者的配合程度,深化患者的依從效果。 通過增加基礎訓練,對于緩解患者頸部功能、口唇閉合功能、舌肌功能,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要對飲食食物進行科學選擇,盡量選取比較容易吞咽的食物,增加飲食種類。 在對患者安排飲食訓練的過程中, 要在空腹下進行,患者完全吞咽后再進行下一次吞咽,指導患者應用少量水,以此消除殘留的食物。 實施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可以鍛煉患者的吞咽能力,幫助患者掌握科學吞咽的技能,有利于提升患者的吞咽能力。
在訓練過程中, 要對患者安排適當的頸部練習,提升患者頸部肌肉的力度,讓其可以正常下咽,讓患者進行口唇閉合訓練, 也就是實施相應的舌肌訓練,讓患者的舌頭向不同方向練習。 由于患者長期患病,長期會產生焦躁不安的情緒,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 因此, 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相應的心理干預,幫助患者樹立積極治療自信, 讓其可以積極面對疾病。 通過飲食訓練,可以讓患者適應不同的食物,在護理人員的正確指導下,教會其科學的飲食方法,緩解患者的吞咽能力,對于患者的身體健康恢復具有重要意義。
該次研究表明,經過兩個月的護理后,對照組的護理總有效率為90.00% , 實驗組的護理總有效率為98.00%,實驗組護理療效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實驗組護理滿意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洼田飲水優(yōu)良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與傳統(tǒng)護理干預相比,對患者進行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可以提升患者的吞咽能力,對于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護理滿意度,具有深遠影響,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具有重要價值,值得臨床推廣。
綜上所述,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在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治療中應用,可以緩解患者的吞咽功能,在臨床護理過程中具有顯著成效,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