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菁鈺 王馳
摘 ? 要:21世紀的今天已經是信息化的發(fā)展時代,信息技術在不斷地發(fā)展和進步,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便利性,對我國各個領域的發(fā)展都起到了推動作用。近年來,美國、韓國和中國又開始部署5G商業(yè)運營,而伴隨著5G技術的成熟和普及,未來2~3年時間內,在5G發(fā)展模式下,人們的工作、生活以及學習都將受到一定的沖擊和影響。接下來,本將結合5G+人工智能技術的勃興,探討5G+人工智能技術對教育的影響。
關鍵詞:5G+人工智能技術 ?勃興 ?教育 ?影響
中圖分類號:TP18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0)04(c)-0149-02
新時代,人們對教育的全方位需求與技術對人們學習支持的不充分和不平衡之間的矛盾也將愈發(fā)突出。5G+人工智能技術場景中數(shù)據的融合和學習技術的融合,使得基于5G 智能技術的教育應用變得更加“以人為本”和“立體化”。如此一來,便更加能夠滿足人類自身對于教育的多元化的需求,進而促進我國教育工作的進一步發(fā)展和提升。
1 ?全球5G+人工智能技術的勃興
Cisco公司愛2018年的時候就預測,世界移動用戶和智能連接設備將在2019年達到115億,而要滿足如此高數(shù)量的用戶對于數(shù)據的需求,就必須在超高速率、超低時延以及適度的能耗成本上達到技術要求,而這也意味著第五代通信技術的全球化使用將在2019年的時候達到高潮。早在2018年時,美國和韓國就已經開始部署5G商業(yè)運營,而在此期間,我國針對于5G的部署一直受到美國的影響和打壓,為了應對美國對于我國的打壓,2019年中旬,中國商務部提前半年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lián)通、中國廣電 發(fā)放5G商用牌照,中國5G的商業(yè)布局正式展開。雖中間經歷了眾多的波折,但最終WIFI和藍牙協(xié)會還是宣布將華為納為技術聯(lián)盟,而中國也成為了5G技術的最好的研發(fā)基地。
2 ?5G+人工智能技術對教育的影響
2.1 進一步推動因材施教
5G+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場景還是非常多的,同時通過人工智能技術與教育工作的結合,可以進一步推動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我們一直在倡導因材施教,結合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來實現(xiàn)不同的教學內容的設置與分配,但是在傳統(tǒng)的教學環(huán)境下,依靠人工教學的方式來實現(xiàn)因材施教確實存在一定的困難,對于教師自身的專業(yè)能力的要求比較高,同時對于教師來說,工作的壓力和工作的內容也比較大。而如今,在人工智能下,我們可以結合5G加人工智能技術來實現(xiàn)因材施教教學理念的推動,采用人工智能技術產品結合教育工作。人工智能產品可以根據不同學生到不同的認知能力構建不同的學習方案,而學生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案來進行學習,可以真正意義上做到因材施教,使教育變得更加個性化。
2.2 促進教師崗位升級
很多老師喜歡在教育的過程中采用5G+人工智能技術,是因為人工智能技術的存在可以幫助老師減輕授課的負擔,但實際上人工智能技術不僅僅能做到如此,它還能實現(xiàn)教師崗位的升級。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在人工智能技術的幫助下,人工智能技術產品可以幫助教師完成大部分的教育工作,幫助教師節(jié)省大量的教課時間,減輕教師的授課負擔,與此同時,也讓教師有了更多的時間去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實現(xiàn)學生更多樣化的能力的培養(yǎng)。傳統(tǒng)的教育環(huán)境下,教師將大部分的時間都投放在備課、授課以及課后,使得教師沒有多余的時間去關注學生,更沒有多余的時間去實現(xiàn)學生各方面綜合能力的挖掘與培養(yǎng)。而如今人工智能技術幫助教師完成了大部分的授課工作,如此一來,教師便有時間去實現(xiàn)更多樣化的教學內容的設計,并利用大量的時間去挖掘學生身上的一些優(yōu)點,進而實現(xiàn)他們更綜合化的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這既是促進了教師崗位的升級,同時也為我國綜合性素質人才的培養(yǎng)帶來了一定的幫助。
2.3 解決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問題
目前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會經常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很多的重點學校師范院校的畢業(yè)生在畢業(yè)了之后都會選擇一些比較有名的學校或者是一些大城市的學校來開展教學工作,而一些相對比較偏僻的地區(qū)的學校,往往因為各方面的綜合條件比較差,而無法雇傭到一些非常優(yōu)秀的教師。而如今,在5G+人工智能技術的幫助下,我們可以很好地解決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因為5G的覆蓋面積比較廣,進而使得優(yōu)秀的教師資源的覆蓋范圍也擴大了很多。對于一些教育資源匱乏的地區(qū)來說,我們雖然不能夠直接聘請教師到當?shù)剡M行教學,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實現(xiàn)這些教學資源的使用,進而解決教學資源分配不均以及教學資源匱乏的問題,促進全國上下各地區(qū)教學工作的開展和執(zhí)行。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目前疫情當下,很多學校都無法開學,推遲了開學的時間,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其實是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來實現(xiàn)相對應的教學資源的獲取和學習,即便是在家、即便是足不出戶,依然可以學習到教學知識,并且可以進行篩選,選擇適合自己孩子以及比較高質量的一些教學資源。由此可見,5G+人工智能技術的發(fā)展對于我國教育工作的開展確實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義。
2.4 教育變得更加立體化
在人工智能的輔助下,教育也變得更加的立體化,不再是傳統(tǒng)教學下的一書、一筆、一黑板的教學模式,也不再僅僅是教師講解、學生傾聽的教學模式,更不限于只是在課堂上進行學習,而是可以實現(xiàn)隨時、隨地都能夠學習,教育的便利性提升了很多,同時教育工作也變得更加的立體化和透明化。
3 ?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5G+人工智能技術是大數(shù)據發(fā)展時代的基本需求,同時也是國家信息技術不斷發(fā)展和提升的一種標志。人工智能的存在對于我國各個領域的發(fā)展都有一定的影響和作用,本文結合了5G+人工智能技術發(fā)展和勃興,探討了其對我國教育的影響。它不僅使得教育工作變得更加的個性化和立體化,也進一步推動了因材施教教學理念、促進了教師崗位的升級,同時也解決了我國目前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勻的問題,對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帶來了很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楊媛,馬旭,陳琛.淺談“人工智能+教育”對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影響[J].通訊世界,2019(12):289-290.
[2] 丁紫鉞,胡縱宇.人工智能技術賦能高等教育變革研究[J].軟件導刊,2019(12):14-18.
[3] 吳強.試論人工智能在中小學智慧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風,2019(31):36-37.
[4] 孫田琳子,沈書生.論人工智能的教育尺度——來自德雷福斯的現(xiàn)象學反思[J].中國電化教育,2019(11):60-65+90.
[5] 薛曉陽.技術智慧:智慧教育的天命與責任——兼論人工智能發(fā)展對智慧教育的影響[J].高等教育研究,2019(10):1-7.
[6] 周金容,孫誠.人工智能時代的職業(yè)沖擊與高職人才培養(yǎng)升級[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9(28):18-24.
[7] 伍紅林.人工智能進步與教育學的發(fā)展——交互關系的視角[J].現(xiàn)代大學教育,2019(5):1-7+112.
[8] 白書華,李素玲,丁良喜.人工智能在教育發(fā)展中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高校科技,2019(9):94-96.
[9] 任毅,吳瑤,譚希.人工智能技術對成人自主學習的影響[J].中國成人教育,2019(17):3-5.
[10]張宏,朱彩蘭.“人工智能”進課堂,中小學教師該如何教?[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9(18):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