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澤堅
【摘要】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有效的德育對提高學生整體素質,提高班級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與全面發(fā)展都發(fā)揮著積極作用。為了提高小學班級管理中德育融入的實效性,我們應重視起德育內容的滲透,關愛學生,充分聽取他們的意見,使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過程中,同時積極開展多元化德育工作,以此進一步強化德育管理。
【關鍵詞】德育;班級管理;小學
無論在哪一所學校,班級的管理永遠是學校管理的基礎,更是學校重要課程內容。在小學階段,德育能幫助小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其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在管理和教學中有著重要價值。當前,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仍有許多需要改正的地方,教育工作者有意識地融入德育,設計出符合小學生發(fā)展成長的管理方法,有利于真正促進小學生的健康、長期發(fā)展。
一、小學班級管理德育融入的重要性
禮儀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優(yōu)良文化,因此國內對于小學生的道德、禮儀培養(yǎng)非常重視,這也是德育的基本要求。從德育角度來分析,從小學階段開展德育教育,能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培養(yǎng)良好的思想道德特征。針對這種優(yōu)勢特點,小學教育工作者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會變得更加流暢順利。可以說,德育對支持班級管理,在班級管理中發(fā)揮促進作用,幫助班級管理順利開展均有著重要的教育價值。另一方面,在小學班級管理中融入德育,還能更好的拉近師生距離,讓學生保持積極的情緒面對管理活動,為其營造出一個良性的學習環(huán)境。
二、小學班級管理中德育融入的現狀
目前,我國很多小學教育工作者都開始意識到德育滲透的重要性,也開始在班級管理中融入德育,但仍有部分學校及教師由于方法的不當產生負面影響,主要現狀見下。
(一)忽視班級特征,管理設計缺乏針對性
就目前來看,小學班級管理存在管理設計忽視班級特征的問題,例如班級管理人員均為成績優(yōu)秀學生,教師沒有根據學生管理才能或者個性特點設計管理策略。一些學生在班級中有著一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但學習成績一般,教師忽視了這類學生的才干,一味重視成績較好的學生。這種管理設計不利于內部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從而導致班級管理水平不夠高效。
(二)忽視立德樹人理念,不能充分關愛學生
一些教師還存在著開展班級管理時無法做到充分關愛學生,照顧學生情緒感受的問題。例如班級管理的一言堂,教師習慣性的使用命令語氣對學生開展管理,不會與學生共同商量管理方法,學生主體地位大大忽視。小學階段的學生正在身心快速成長階段,教師應了解小學生身心特點,給予他們關愛,讓他們參與到班級管理活動中,這樣才能確保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德育方式單一
學校及教師只重視學生成績,忽視思想道德培養(yǎng),德育內容單一,無法深入到小學生的內心,對他們的成長影響非常小。另外,學科教師在進行知識傳授時,也只是簡單的參照課本內容進行德育,這種教育課程非常形式化,從而失去了德育本身的意義。
三、小學班級管理中德育融入的策略
針對當前小學班級管理中的德育教育現狀,我們應積極探討小學班級管理中德育融入的,以提高班級管理的實效性。
(一)結合班級管理,滲透德育內容
在小學班級管理中實施德育的第一步是將小學班級管理與德育相結合,在班級管理中滲透德育的教育內容和教育理念,以構建起小學教育新型教學及管理模式,保障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與發(fā)展。小學教師在開展班級管理時,可以將學生的一般行為規(guī)范以及道德水平納入到期末評價指標中,讓學生明白成績突出不再是單一的評價標準,自身的道德、日常行為也非常重要。教師可以采取流動小紅旗、小紅花的方式去獎勵那些日常做好事,為班級做貢獻的學生,以此激勵他們在平時熱愛班級、愛護同學,尊重教師,規(guī)范班級管理,最終逐漸提升其綜合素養(yǎng)水平。
(二)關愛學生,充分聽取學生意見
作為教師必須要認識到學生在教學、管理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出他們的主體作用,以使他們感受到教室的重視,關心和尊重。教師應將每一個學生視為發(fā)展中的人,不應局限在成績上,多與學生進項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個性特點與興趣愛好,像朋友一樣尊重、鼓勵他們。教師在日常管理中藥改變命令的語氣,多用平等的對話來布置管理內容,多與學生進行商量討論,共同優(yōu)化和制定管理計劃,讓學生體會到自己在班級管理中的重要性。此外,針對那些日常表現不夠良好的學生,教師要找出根本原因,針對性入手,切實為學生解決他們所遇到的問題。例如,之前班里有這樣一個學生,因為家庭原因問題常常曠課,回到學校上學又不認真聽課,找他談話也不理會。為了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叫他到辦公室跟他聊天,了解到他的家庭情況非常困難。這時,教師應從心理上給予學生關愛和鼓勵,尋找這個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加以肯定。雖然這種方式非常簡單,可對他來說卻有著非同的意義,他覺得老師非常關心他,讓他有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因此,經常對學生的關心和照顧,對于一些后進生來說,如果能讓他們提前品嘗到成功的甜蜜,那么就能有效地幫助他們樹立走向成功的信念,從而激勵他們不斷走向成功。
(三)堅持立德樹人,開展多元化的德育工作
首先,積極利用多媒體資源開展德育。教師可以合理地使用學校的多媒體資源來開展德育工作,例如,教師可以每周主持一次班會,在班級會議中使用視頻、動畫或圖片的方式來開展道德教育。其次,通過實踐活動開展德育工作。例如,在國慶節(jié)的時候,組織學生開展關于國家的詩歌朗誦、話劇表演活動,讓小學生自由選擇表演方式,從而潛移默化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精神。
四、總結
綜上所述,班級管理作為小學階段最重要的教育管理內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須重視起來,尤其是在新課改下更應積極融入德育,并從學生本質出發(fā),采取科學、針對性的管理方法,以人為本,多聽取學生的意見,這樣才能在班級管理落實德育中獲取雙贏。
【參考文獻】
[1]田叢叢.初中班級管理中德育教育的實施途徑[J].中國新通信,2020,22(6):201.
[2]張若瞳.班級管理中德育教育創(chuàng)新策略[J].人文之友,2019(24):199.
[3]賴美金.新時代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教育的思考[J].科學咨詢,202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