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翻譯是一種語言藝術(shù),簡單來說,翻譯就是把一種語言傳達的信息用另一種語言傳達出來,是來自不同國家,使用不同語言的人進行交流,互相傳達思想的一種中介手段??梢哉f,翻譯的存在,讓世界文化處于一種和平狀態(tài),不同文化相互交融,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們相互理解并且相互尊重。
【關(guān)鍵詞】 翻譯 翻譯技巧 詞匯翻譯
一 翻譯方法
1.1詞匯的翻譯問題
1.1.1詞匯的確定
不論是在中文還是外文中,都存在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這是語言共有的特點。這就要求譯者在翻譯時根據(jù)原文的上下文準(zhǔn)確判斷,從整體出發(fā)選擇相應(yīng)的正確表達。例:
Приезжая, он лишь навещал: через день, и два, и вот уже через три.
過個一兩天他會再來探望,現(xiàn)在已經(jīng)三天過去了。此句中的“навещать/навестить”本身是一個單義的詞,但含義概括,相當(dāng)于漢語里一個以上的詞。翻譯這類詞時,必須仔細推敲上下文,從相應(yīng)的,幾個漢語詞中選擇其外特定語言環(huán)境中的唯一表達手段。上句中取的意思是:拜訪,看望,探望。
1.1.2詞匯的搭配
俄、漢語中相應(yīng)詞的搭配能力不盡相同。有些詞在原文中可以搭配,但在譯文中卻不能搭配。處理不當(dāng)可能使譯文生硬不通,甚至因詞害意。
在翻譯實踐過程中,如果遇到詞匯搭配問題,當(dāng)形容詞,動詞,副詞與名詞搭配時,一般是變動形容詞,動詞,副詞以適應(yīng)名詞。例:
Поначалу хватало ему и ласковости, и такта: во всяком случае, не сразу напоминал он умирающему, что тот подонок и скот и что болезнь свою и беду не только заслужил, но еще и недобрал в ней: повезло. рил, бубнил безостановочно, крича больному вдруг и прямо в лицо, – и тот терпел.
起初他飽有親昵和分寸,無論如何他不會立刻提醒臨終之人-敗類不僅會給自己帶來疾病和災(zāi)難,而且他的災(zāi)禍還沒完全到來:這是一種幸運。
此句中單詞“заслужить”的本意是“得到,博得”,但是為了配合它支配的名詞“беда”、“болезнь”這里需要稍作變動,譯為“帶來”。
除了上述的詞匯問題,在翻譯過程中,譯者還會遇到詞義褒貶的選擇等詞匯的翻譯問題,這就需譯者用專業(yè)態(tài)度來解決這些問題。
1.1.3漢語某些特殊詞匯的運用
漢語中有些特殊詞匯,如四字詞組、疊詞等,翻譯時,恰當(dāng)運用這些漢語特殊詞匯,可提高譯文質(zhì)量。
疊詞的運用。翻譯時,恰當(dāng)?shù)剡\用疊詞,可以更確切而細致地表達原文中的詞匯意義、修辭色彩和語法現(xiàn)象。
Там она придвигала суп с травами и чуть ли не вкладывала ложку ему в руку, осторожничая и дуя на гладь супа, не горяч ли.
她端出草藥湯,把勺子放到了亞庫什金手上,然后幫他吹了吹湯,確保它不燙。
她端出草藥湯,把勺子放到了亞庫什金手上,然后輕輕地幫他吹了吹湯,確保它不燙。
1.2語法范疇的翻譯問題
1.2.1名詞數(shù)的譯法
在譯文中用適當(dāng)?shù)臄?shù)詞,量詞等來表達原文名詞的數(shù)。例:
.Они сидели у тихого студента Кузовкина и его тихой жены Люси, в московской небольшой квартире со скромным уютом: ждали.
他們舒服地坐在莫斯科一個不大的房子等待著亞庫什金,那是學(xué)生庫佐夫金和他的妻子留夏的房子,夫妻倆都是沉默寡言之人。
“квартире(房子)”為名詞單數(shù)六格,所以,雖然原文“квартире(房子)”前沒有具體數(shù)次,但我們也可根據(jù)這個名詞的形式得知是一個房子,不是多個。
還有把名詞復(fù)數(shù)譯為具體數(shù)字(стороны-雙方)等數(shù)的譯法問題,譯者需要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正確譯法。
1.2.2名詞若干格的譯法
1.2.2.1.二格名詞作非一致定語時的譯法
當(dāng)二格名詞在句中作非一致定語時,譯成漢語,多用“……的”來表達。
не спешил: минуту-две старый знахарь не видел больного, и взгляд его застывал; упершийся глазами в паркетину пола или в стертый рисунок коврика.
他也不著急:大約有兩分鐘的時間老巫醫(yī)看也沒看病人一眼,他的視線凝固了,眼神直直地盯在地板或者是已經(jīng)磨損了的氈毯的畫上。
原句中的“коврика(氈毯)”是二格名詞,作定語。譯文中把它譯為“氈毯的”。
1.2.2.2.五格名詞的某些譯法
五格名詞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可以表示行為方式、方法、工具和運動途徑、時間,還有比喻意義。翻譯時,應(yīng)首先確定它的意義,然后用漢語中的喜歡說法表達出來。例如:
не спешил: минуту-две старый знахарь не видел больного, и взгляд его застывал; упершийся глазами в паркетину пола или в стертый рисунок коврика.
他也不著急:大約有兩分鐘的時間老巫醫(yī)看也沒看病人一眼,他的視線凝固了,眼神直直地盯在地板或者是已經(jīng)磨損了的氈毯的畫上。
“глазами(眼睛)”是名詞五格,在這里表示工具,即用眼睛來干什么,所以譯為“眼神直直地盯在地板或者是已經(jīng)磨損了的氈毯的畫上”。
1.2.3動詞體和時的某些譯法
當(dāng)未完成體動詞表示持續(xù)的動作,或反復(fù)出現(xiàn)的動作時,還可以用漢語的疊詞譯出,使語言更為生動。
?Чего, чего, сука, хнычешь – думай-ка лучше, в чем перед природой провинился. Ну?.. Небось жрал чрезмерно? Небось на должности лез, отпихивая локтями? Блядовал? Пил?!?
“什么,什么,你這個狗東西,只知道哭訴,你最好想,應(yīng)該在大自然面前懺悔什么!是過度貪婪地吃吃喝喝?還是逃避責(zé)任?私通?酗酒?”
“什么,什么,你這個狗東西,只知道哭訴,好好想想,應(yīng)該在大自然面前懺悔什么!是過度貪婪的吃吃喝喝?還是逃避責(zé)任?私通?酗酒?”
“жрал(貪婪地吃)”,在原文里表示一種持續(xù)的動作,把它譯成“貪婪地吃吃喝喝”,用“吃吃喝喝”這個疊詞可以使譯文更生動形象。
當(dāng)完成體動詞表示一次或短暫的動作時,在漢語動詞后加適當(dāng)?shù)膭恿吭~,或把動詞重疊以及在重疊的動詞之間加“一”字,或“了”字。
Не отвечая, он, впрочем, несколько учел и сместил: человеческая, мол, подлость себя не знает, став столь в изощрении истонченной, что человек не всегда и понимает, что подлость;
雖然沒回答,但是他考慮了一下,稍稍轉(zhuǎn)換了觀點——人類意識不到自己的卑鄙行為變成了鉆營取巧,人類也不是總能明白什么是卑鄙。
“учел(考慮)”完成體動詞過去式,表示動作的完成。
二 翻譯技巧
2.1詞類轉(zhuǎn)譯
由于俄漢兩種語言遣詞造句的習(xí)慣不同,翻譯時往往需要改變原文中的某些詞的詞類,如果機械地復(fù)制原文中某個詞的詞類,會破壞譯文語言的造句規(guī)則,影響意思的表達和譯文的流暢。
Когда в каменном флигельке на окраине Москвы, где он жил, появлялся свет .
當(dāng)在莫斯科(的)郊區(qū)他居住的小石屋里出現(xiàn)光亮。(名詞轉(zhuǎn)形容詞)
“Москвы(莫斯科)”是名詞二格形式作定語,譯文中“莫斯科(的)郊區(qū)”中把它譯為形容詞“莫斯科的”。
2.2加詞
俄漢兩種語言中的相應(yīng)的詞,除了有一部分意義完全相同者外,大部分在詞義范圍,語法功能,修辭特點等方面不盡相同。由于這一情況,翻譯時,為了更加確切的表達原文意思,往往需要添加一些詞、詞組,甚至句子。但是加詞必須以忠實原文為前提,加詞絕對不等于增意。
и тот терпел.
忍受。
病人只能默默忍受這一切。
“терпел”一詞是“忍受”的意思,是單數(shù)第三人稱過去時,“и тот”是個語氣詞。但這里“и тот терпел.”是一個句子,如果把它譯成“他忍受?!本蜁斐梢馑急磉_不完整,而根據(jù)上下文,可以加上適當(dāng)?shù)亩ㄕZ、賓語來合理表達文意,加詞不加意。
2.3減詞
減詞與加詞正好相反。為了防止行文啰嗦,需在譯文中省略原文的個別詞。當(dāng)然,減詞也絕對不等于減意。
Якушкин, как бы выпрыгивая из передышки, из тихой, в пять минут, паузы, живо .
亞庫什金在五分鐘的停頓、安靜后又恢復(fù)了活力。
亞庫什金在五分鐘的停頓后又恢復(fù)了活力。
前者是逐字把原句內(nèi)容全部翻譯過來,但是“停頓”、“安靜”這兩個詞所傳達的意思是大致相同的,在翻譯時,選擇其一即可。
2.4成分改變
成分改變是指翻譯時改變句子成分以適應(yīng)譯文的表達習(xí)慣。它和詞類轉(zhuǎn)譯有些相似,但不相同:詞類轉(zhuǎn)譯涉及的僅僅是個別詞的詞類,成分改變則涉及作為句子成分的詞和詞組。翻譯時,主語、謂語、定語、補語、狀語等句子成分,在一定的上下文中都有可能轉(zhuǎn)譯。
?Ну-у, знаешь, старичок, – я, может, тоже хочу другую расплату, а мне вот какой билетик выпал…?
“你知道嗎?老頭,我也想要其他的懲罰,我真是中了頭彩……”。(主語——補語,補語——主語)
原句中的“мне(我)”做的是補語(俄語語法中的補語相當(dāng)于漢語中的賓語),“билетик(票,券)”做的是主語。而翻譯為漢語,“我真是中了頭彩”一句中,“我”做主語,“彩票”做了賓語。這是在翻譯過程中主語轉(zhuǎn)譯為補語,而補語轉(zhuǎn)譯為主語的典型例子。
В квартире, в чужой, ему нравилось. (第45段)
他喜歡呆在別人的房間里。(補語——主語)
原句中的“ему(他)”做的是補語(俄語語法中的補語相當(dāng)于漢語中的賓語)。而翻譯為漢語,“他喜歡呆在別人的房間里”一句中,“他”做主語。這是在翻譯過程中補語轉(zhuǎn)譯為主語的典型例子。
總 結(jié)
翻譯是一項對專業(yè)性要求很高的技能,譯者需要具備多方面的能力,例如,扎實的母語功底和外語功底,縝密的語言組織表達能力,種類繁多的翻譯技巧。在進行翻譯實踐時,譯文既要符合中文的語法結(jié)構(gòu)和語言習(xí)慣,又要忠實于原文,力求準(zhǔn)確表達作者的原意。
【參考文獻】
[1] 陳潔. 論俄漢翻譯中的移位法[J]. 中國俄語教學(xué)(季刊), 1996年03期 1-7
[2] 蔡毅. 俄譯漢教程[M]. 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 2015
[3] 楊仕章. 語言翻譯學(xué)[M].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6
[4] 楊仕章. 俄語篇章連貫性翻譯研究[M].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2
[5] 陸永昌. 俄漢文學(xué)翻譯概論[M].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7
[6] 王育論. 俄漢翻譯理論與技巧[M].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1985
作者簡介:方盼盼(1996-),女,漢族,河南商丘市人,碩士研究生在讀,單位:吉林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俄語專業(yè),研究方向:俄羅斯文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