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復習活動本身是針對初中生的認知結構所展開的重復教學活動,目的是要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切實完善學生的認知盲區(qū),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科能力,使其實現(xiàn)學習進步。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全面優(yōu)化復習課的教學效率,切實改善學生的認知結構,促使學生實現(xiàn)長遠發(fā)展。本文將從借助導學案豐富預習指導,靈活把控復習重點;設計專項式語文作業(yè),提升學生解題能力;完善心理溝通,強化學生復習心態(tài);加強賞識評價,幫助學生重塑復習自信四個角度來分析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如何全面優(yōu)化復習課的教學指導效率。
關鍵詞:初中語文;復習指導;策略分析
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復習教學雖然會占據(jù)一定的教學比重,但是具體的復習指導方法卻并不科學。首先,出于全面、完善等因素考慮,初中語文教師會引導初中生一五一十地復習語文知識,再次花費了大量時間去解釋語文理論,對學生的知識識記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讓學生承受了繁重的記憶負擔。其次,為了讓初中生全面歸納解題技巧,讓學生認真復習語文知識,初中語文教師會采用“題海戰(zhàn)術”來布置學科作業(yè),讓學生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去做作業(yè),無形中壓縮了學生反思解題過程、歸納解題技巧的學習時間,使得初中生總是在同一類習題中犯錯,直接降低了學生的復習效能感,無法真正提升學生的應試能力。對此,初中語文教師必須要重新調整復習課的教學指導策略,促使學生實現(xiàn)有效復習。
一、 借助導學案豐富預習指導,靈活把控復習重點
預習,并不是針對新知學習所展開的課前學習活動,而是由學生自發(fā)在課前預習課堂所學知識的自主學習行為,豐富的預習活動是提升初中生自主學習行為的關鍵所在,便于學生把握好主動學習的尺度,由此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在復習教學階段,以學生為中心的有效預習也可使其重新回顧語文知識,便于學生客觀反思個人認知結構,也易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認知需求來調整復習課的課時目標、指導方法、課堂教學技巧等等,由此提高復習課的教學效率。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借助導學案豐富預習指導,確保初中生可以及時整合語文學習經驗,更新個人認知結構,由此確定復習課的指導重點。
就如在《出師表》復習課中,筆者就利用導學案引導本班學生進行了課前預習,希望學生可以及時回憶起語文學習經歷,讓學生把握好機會,確保學生可以真正實現(xiàn)復習進步。在導學案中,筆者就布置了具體的自主預習目標:積累課文中的文言文基礎知識;自主翻譯文言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能夠理解諸葛亮提出三項建議的合理性,由此分析諸葛亮的智慧;能夠感受作者渴望報效國家、忠于國家的理想抱負,嘗試用自己的語言去分析作者的做人品格;能夠了解文章所使用的敘事、抒情相結合的表現(xiàn)手法。如此,初中生就可以針對性地回顧語文學習經歷,歸納有效結論。另外,在導學案中,筆者也設計了一些前置性作業(yè),讓學生自主檢測預習成效,由此判斷本節(jié)課的復習教學重點。通過豐富的溝通與合作,筆者也能較為準確地判斷本班學生的認知盲區(qū),即能夠理解敘事與抒情相結合的表達方法,分析諸葛亮是如何提出三項建議的,全面探究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理想抱負。在復習課上,筆者就及時組織了6人小組復習活動,要求本班學生在組內共享預習心得,使其全面整理文言文基礎知識,使其通過討論自主調整個人認知思維,切實實現(xiàn)有效復習。接著,筆者會在組際討論中規(guī)范學生語言,引導學生結合課文的寫作背景以及作者的個人經歷去分析課文的主旨,讓學生及時完善個人結構,切實優(yōu)化了復習課的教學效率。實踐證明,由于課前預習很好地確定了復習課的重點指導內容,所以初中生不必在自己已經內化的知識體系中復習相關內容,集中精力去完善個人認知結構即可,所以初中生的復習效能感很好,能夠自主展開復習探究。
二、 設計專項式語文作業(yè),提升學生解題能力
語文作業(yè)雖然是由初中語文教師設計的,目的卻是要優(yōu)化初中生的解題行為,讓學生歸納各類題型的解題策略,由此優(yōu)化學生的應試行為。然而,傳統(tǒng)的“題海戰(zhàn)術”雖然會讓初中生接觸各類題型,但是也直接混淆了解題重點,壓縮了學生的解題反思時間,并不利于真正提升初中生的應試能力,無法促使學生全面內化語文知識,還會削弱了學生的自主復習動機。實際上,在復習階段,初中生的認知收益、認知不足會變得越來越明顯,他們也應該在專項的、層次化的解題活動中歸納有效的解題技巧。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積極設計專項式的語文作業(yè),切實優(yōu)化學生的解題能力,減輕學生的復習負擔。
在設計專項作業(yè)時,筆者從來不會憑空想象學生的學習需求,而是會讓學生認真思考與反思個人認知需求,由此確定具體的作業(yè)內容、調整作業(yè)難度。比如,有的學生由于知識儲備不足,在分析病句、背誦古詩詞時無法有效應試,所以筆者就圍繞語文基礎知識設計了基礎水平的專項習題,讓學生能夠通過做作業(yè)活動自主積累基礎知識。還有一部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低下,無法從文本資源中提煉有效信息,尤其是在分析文本主旨、作者情感以及鑒賞文本語言等習題中總是無法準確解答相關習題。對此,筆者就整理了近五年內中考語文的閱讀理解題,由此組建了專項的閱讀作業(yè),讓學生全面分析各類題目的解題思路與答題技巧,促使學生全面總結文本內涵,讓學生能夠切實實現(xiàn)閱讀進步。再者,本班大多數(shù)學生在寫作文時都存在情感不深刻、思想不成熟、內容空洞等表達問題,無法在作文題中取得理想成績。因此,筆者也引導學生分析了中考語文作文題的考題特點,告訴學生要緊密聯(lián)系熱點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搜集了寫作素材,由此設計了作文題,鼓勵學生積極展開書面表達,使其自主歸納有效的寫作技巧,穩(wěn)步提升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 完善心理溝通,強化學生復習心態(tài)
客觀來講,在初三復習階段,初中生的心理壓力是很大的,因為他們會直接面對中考,而復習質量就關系著初中生未來的人生走向,所以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會嚴陣以待,認真面對每一輪復習任務。但是,如果初中生的復習心態(tài)不好,總是感到神經緊張、情緒崩潰,就難以全神貫注地展開復習分析,甚至有部分學生會出現(xiàn)成績退步的問題,直接打擊了學生的應試自信。因此,在復習階段,初中語文教師也要與學生及時進行心理溝通,切實幫助學生紓解復習壓力,讓學生以平常心去對待每一輪考試結果,使其善于分析試卷的錯題資源,從錯誤中及時歸納有效的復習心得,由此提升學生的復習效率,讓學生以最佳狀態(tài)去迎戰(zhàn)中考。
就如在《岳陽樓記》復習課中,筆者就重新引導學生整理了文言文基礎知識,鼓勵學生自主翻譯文本,分析課文語言與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此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有一個學生的精神十分萎靡,情緒不振,無法集中精力復習本課知識。因此,筆者就留意了學生的神情、復習行為,并主動在課后與學生溝通,引導學生闡述自己的心事。原來,這個學生近期因為其他同學的復習節(jié)奏很快、成績進步明顯產生了明顯的焦慮感,不知道是自己的智力低下,還是不夠努力,總是在復習課上感到力不從心,而明顯的成績下滑就讓學生變得更加抑郁、低落。對此,筆者就告訴學生,在復習階段,相比較智力因素,學生本身的心理素質、壓力承受力會顯得更加重要,而且每個學生都有適合自己的復習方法、復習節(jié)奏,學生不必關注他人,而是要以自己的復習行為、復習效益為中心,判斷自己是否真正竭盡全力,是否還存在認知盲區(qū)。為此,筆者就幫助學生制定了短期的復習小目標,還監(jiān)督學生自主踐行復習計劃,在課后主動輔導學生,幫助學生逐漸實現(xiàn)了各個復習小目標,讓學生重新變得自信、樂觀與堅強,使其能夠以平常心去對待考試得失,還能使其盡可能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擾,關注于個人復習效益,幫助學生樹立了復習自信。
四、 加強賞識評價,幫助學生重塑復習自信
在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復習教學活動中,教師總是會用單一的考試成績去分析學生的復習成效,讓部分無法取得優(yōu)異成績、成績起伏波動明顯的學生在無形中產生了巨大的心理壓力,甚至讓學生喪失了應試自信,使其開始變得消極、敷衍。但是,賞識評價不同,它價是從學生的閃光點進行分析,由此激勵學生、鼓舞學生,促使學生樹立學習自信,使其自覺探索語文知識的一種教學評價手段。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積極組織賞識評價活動,關注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及時受到鼓舞與激勵,由此改善初中生的語文學習狀態(tài),穩(wěn)步提高復習教學效率,促使學生真正實現(xiàn)復習進步。
就如在《隆中對》復習課上,筆者就鼓勵本班學生以小組形式合作復習本課知識,了解當時的形勢,分析諸葛亮這一人物形象,分析諸葛亮所制定的政治藍圖并為此所提出的相關計謀。在此過程中,各個小組都充分展現(xiàn)了每個組員的認知優(yōu)勢,不僅相互檢查了同伴對文言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還進一步合作交流,重新鑒賞了諸葛亮的人物形象提煉了文本主旨,產生了新的閱讀結論。對此,筆者就及時賞識了學生的有效學習行為,客觀肯定了學生善于合作、善于表達、善于思考等優(yōu)良的學習品質,讓學生能夠切實受到激勵與表揚,由此改善了學生的復習心態(tài)。在筆者的激勵與賞識下,本班學生的復習情緒重新變得高漲起來,也開始自發(fā)展現(xiàn)個人學科優(yōu)勢,主動復習了所學知識,還謙虛承認了自己的認知盲區(qū),利用一切機會完善了個人認知結構。如此,初中生就可以真正實現(xiàn)有效復習,以最佳狀態(tài)去復習語文知識。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完善復習課的指導策略,本質上是要全面開發(fā)初中生的語文學習潛能,讓學生實現(xiàn)有效復習,使其在中考中竭盡全力。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認真分析初中生的認知特點、知識結構、非智力因素的發(fā)展情況,全面優(yōu)化復習指導教學,逐步提高初中生的語文應試能力。
參考文獻:
[1]韓曉琳.調整節(jié)奏,讓我們的初三語文復習課活起來[J].文教資料,2015(13):37-38.
[2]周亞麗.初三語文復習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淺議[J].課程教育研究,2017(52):97.
[3]魏建平.新時期中考語文復習存在的問題及策略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7,3(5):144.
作者簡介:張浩,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