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
摘 要:文章對博物館智慧管理的概念進行詳細闡述,結合當前博物館的發(fā)展現狀,對博物館智慧管理的必要性進行分析,提出科學有效的智慧管理對策,促進博物館智慧管理工作的高效推進,提升管理質量和效率,為參觀者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服務。
關鍵詞:“互聯網+”;博物館;智慧管理
博物館作為重要的文化服務部門,承擔著弘揚歷史文化的重要職能。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智能設備的普及,給博物館發(fā)展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zhàn),這就要求博物館管理部門能夠充分利用互聯網發(fā)展的優(yōu)勢轉變管理理念,科學利用信息化技術,實現博物館的智慧管理模式,在提升管理質量的同時為參觀者提供優(yōu)質的服務。
1 博物館智慧管理概念
智慧博物館是指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包括大數據、云計算、移動通信網絡等,對博物館運行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組成元素進行數據化的呈現,是在數字博物館的基礎上利用信息技術將靜態(tài)的數字形式轉化為全面的感知數據,將博物館中的人和物通過高效的網絡渠道進行科學的互聯,加強各個元素間的數據交互,對產生的大量數據進行及時準確的分析處理,并對其交互過程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進而為觀眾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服務,為管理工作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
智慧博物館能夠為觀眾提供智能全面的服務,借助信息技術為觀眾呈現全面的交互感知,使觀眾對藏品形成更加直觀的了解,對講解人員的言語形成更深的理解。同時能夠根據觀眾的自主選擇對針對性的服務內容和形式進行調整,滿足不同觀眾的需求。通過全面覆蓋的服務設施,為觀眾提供互動交流、信息實時查詢、參觀流程推薦等服務,提升觀眾的參觀體驗度。
智慧博物館能夠對館藏文物和館內設備設施進行智能化的保護。利用物聯網技術實時監(jiān)控文物館藏的狀態(tài),對其所處的環(huán)境進行實時監(jiān)控,并通過網絡進行遠程的管理,同時為文物保護和修復等相關工作提供技術支持,利用大數據技術對文物進行深入分析,通過建模技術為文物修復提供有效的參考。
對智慧博物館的管理需要轉變傳統的管理理念,合理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充分利用信息設備和相關技術,加強對人和物進行管理,對其產生的數據進行全面分析,對交互過程進行全面實時的監(jiān)管。智慧管理能實現對博物館人員、藏品、設施和環(huán)境等進行信息化的管理,能夠根據實時的數據反饋實施相應的管理工作,極大地提高管理效率。
2 “互聯網+”博物館的智慧管理
“互聯網+”是指充分發(fā)揮互聯網優(yōu)勢,對傳統行業(yè)進行高效融合,提升傳統行業(yè)的創(chuàng)新能力,對產業(yè)結構進行科學的優(yōu)化和調整,推動行業(yè)的快速健康發(fā)展。而“互聯網+”智慧博物館的建設需要充分考慮博物館的特點,將互聯網等先進技術合理應用到博物館運行管理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實現對管理過程的智慧化改進,對館藏文物進行更加高效的保護和管理,對設備設施進行全面的監(jiān)管和實時遠程操作,推動服務水平的提升,為觀眾提供更加便捷的交互服務,實現博物館的智慧化服務。在智慧管理的過程中,利用“互聯網+”的先進手段全面提升管理效率,對管理過程產生的數據進行科學的分析整理,形成有效的數據反饋,為管理過程的智慧化調節(jié)提供數據依據,進一步完善管理流程。
3 “互聯網+”博物館管理轉型的環(huán)境與變革分析
3.1 傳統博物館的發(fā)展現狀
博物館作為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對傳承和弘揚優(yōu)秀傳統文化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對文物的保護和展覽,使參觀者充分了解文物的內涵,豐富民眾的精神生活,提升民族意識。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民眾的知識面和接受知識的渠道得到拓寬,為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博物館行業(yè)應積極引入信息技術,建設數字化博物館,為民眾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信息技術的應用使博物館的傳播能力獲得了極大的提升,但博物館的運行現狀并未形成根本性的改變,歷史藝術愛好者們仍然會選擇到現場進行參觀,而現場對普通民眾缺乏吸引力,不能有效提升博物館的影響力,這就要求博物館的管理工作需要適應時代的變化,借助互聯網技術實現博物館智慧化建設和管理,提升管理質量,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為參觀者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服務,形成良好的口碑,推動博物館影響力的提升。
3.2 “互聯網+”帶來的機遇和挑戰(zhàn)
“互聯網+”理念的廣泛推廣和逐漸成熟為博物館轉型提供了契機,互聯網技術與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的綜合應用為博物館的智慧化管理提供了強力的技術支持。通過應用先進技術能在有效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時提升服務質量,吸引更多的參觀者,促進優(yōu)秀歷史文化的廣泛傳播。
4 博物館智慧管理對策
4.1 智慧管理的科學全面規(guī)劃
博物館的智慧管理工作包含不同的管理工作內容,而這些工作形式多種多樣,有面向參觀者的服務系統,有文物保護管理系統,也有工作人員管理系統。為提升管理效率,就需要按照實際管理工作的需求進行智慧管理信息化平臺的統一規(guī)劃和架設,制訂嚴格的數據標準,利用模塊化開發(fā)的方式實現各個管理環(huán)節(jié)的高效統一,形成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各個工作流程的高效交流和信息數據的共享,實現管理決策的高效執(zhí)行,使智慧管理能夠覆蓋博物館運行的所有環(huán)節(jié),實現精細化的管理行為。同時要保證智慧管理平臺的開放性,使管理人員能夠通過不同的管理終端進行相關的管理操作,也可以根據業(yè)務需求進行管理模塊開發(fā)和接入,實現對管理過程的有效補充和完善,提升管理過程的全面性。
4.2 加強智慧管理體系的安全性
“互聯網+”智慧管理的實現是基于網絡通信和信息技術的應用,實現管理工作的智能化開展,為管理帶來便利的同時,在工作流程中大量網絡設備、自動化設備和智能終端的使用不可避免地會出現網絡安全問題。因此,在智慧管理中要加強對網絡安全的重視,建設完善的安全防護機制,保障管理服務的安全性。要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的數據處理優(yōu)勢,對網絡請求和數據傳輸進行全面的安全性分析,對問題訪問和數據進行及時的隔離處理。建立嚴格的管理平臺操作規(guī)范,制訂嚴格的權限管理體系,按照實際管理職責進行權限的界定。加強對智能設備設施和網絡設施的維護,及時升級軟硬件設備,增強系統安全性。合理利用殺毒軟件對侵入的病毒進行全面查殺,確保管理工作的安全運行。
4.3 加強交互渠道的開發(fā)
博物館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需要加強與參觀者的互動交流,使管理信息得到及時的推送,并能夠從交互活動中提取有效的數據信息,為管理活動提供有效的反饋,以此為依據進行管理活動的改進和完善。要加強博物館網站的建設,利用3D技術對重要展覽活動和展品的形象進行展示,及時更新活動動態(tài),加強對相關活動信息的宣傳推廣,加強對館藏文物的歷史文化背景開發(fā),使瀏覽者能夠在網站中獲得感興趣的知識內容,弘揚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提升群眾的民族意識。同時要加強博物館移動客戶端的開發(fā),提供豐富的應用功能,利用AR技術進行藏品的虛擬展示,讓使用者能夠獲得更加豐富的體驗。同時通過移動APP為參觀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參觀服務,能夠通過手機與智慧管理平臺為參觀者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5 結語
“互聯網+”理念的廣泛推廣已經在各個領域中獲得了良好的應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博物館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優(yōu)勢,對管理工作進行科學規(guī)劃,對信息技術手段進行高效應用,加強各個管理環(huán)節(jié)的互通交流,形成科學的管理流程,實現智慧管理的高效開展。
參考文獻
[1]畢玉霞.智慧博物館建設中的機遇和挑戰(zhàn)[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9):124-125.
[2]賀琳,楊曉飛.淺析我國智慧博物館建設現狀[J].中國博物館,2018(3):116-126.
[3]何健文.利用物聯網提升博物館文物管理的探討[J].科技與創(chuàng)新,2017(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