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
摘 要:從教育部門頒布基礎課程教育改革綱要以來,全國各地也開始對初中地理教學進行新課程標準的改革。但是在新課程標準下對初中地理教學模式改革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和挑戰(zhàn),本文基于新課程標準下對初中地理教學模式進行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 初中 地理 教學模式 意義
前言
初中地理這門學科在教學體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初中地理也受到了教師和學生的尊重。而且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識,不僅是教學要求的需要,還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更重要的是,地理知識與我們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關,學好地理知識也是我們基本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以往地理教學模式產生的問題
1.不能順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初中地理是保證學生能夠學習到運用于實際生活問題中基本地理知識,但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只是按部就班的講授課本內容的基本知識。再加上課本內容更新慢,導致初中學生學習的地理知識無法順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2.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不高
以往的地理教學課程中,大部分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 而忽視了知識和聯(lián)系實際的關系,沒有注意到地理事物的變化,從而降低了學生對地理的興趣。另外,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平靜的語言表達,使學生無法完全投入到課堂的學習中,使學生接受知識速度慢,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動性。
3.沒有充分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
初中地理中的很多知識講解需要有立體畫的圖形來進行展示的。如果教師只憑借課本來對學生進行知識的講解,學生是很難快速掌握基本知識的。而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可以將一些圖片立體化的展示出來,使學生能夠快速掌握基本的內容。比如在學習地球的基本知識時,憑借平面圖形學生是很難掌握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基本位置的。而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可以將地球的圖片立體化展示,從而使太平洋、大西洋等的位置立體化地展示在學生面前,方便學生的記憶和理解。
二、新課程標準下初中地理教學模式應如何轉變
要想初中地理教學順應新課程標準,不僅需要在教學上進行轉變,在對學生的評價上也需要做出相應的轉變。
1.教學評價的轉變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應只根據(jù)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而且也要對學生的動手實踐以及思考能力來進行評價。地理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識,還要求學生能夠加以運用并進行思考,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應進行多方位的評價。
2.創(chuàng)造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充分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
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是學生認真學習的保障,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習氛圍的創(chuàng)造。比如在講解山丘、山谷、平地、盆地基本認識時,教師可以利用沙堆來建立模型,這樣不僅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各種地形的認識,還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除此之外,教師要充分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來進行教學。比如在講解多種氣候時,教師可以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來建立立體化的圖形展示,將每一種氣候分布在地球的各個地方,統(tǒng)一全面、立體化地展示在學生的面前,有利于學生記憶。
3.鼓勵學生進行問題的探討和研究
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學生都是自己學自己的,在這種模式下很少學生是完全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的。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提出問題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討論,然后每個小組發(fā)表自己不同的見解。這會有力地提高教學效率,并保證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有利于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和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
4.豐富地理課堂的教學資源
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資源是多方面的,我們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和學校所配置的多媒體以及圖書資源都是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資源。但是課程的展開離不開老師的指導和引導,所以在學生進行各種資源學習地理知識時,老師應引導脫離教材的限制,要恰當?shù)剡\用多媒體技術和各種課外資源來進行講授。
5.轉變教學方法
以往的地理教學中教學方法單一,老師與學生互動的次數(shù)不多。而新課程標準下初中地理教學要求教師進行多樣化講解,來引導學生投入到學習中。
比如在講授地形圖的判讀時,初中學生很難講山脊和山谷區(qū)分出來,教師可以通過建立模型,并且讓每位學生參與到建立模型的過程中,有利于學生加深記憶;學生對于各個大洲和大洋的形狀很難記憶,教師可以將大洲和大洋的形狀變得形象化,讓學生記住形象化的形狀從而記住各個大洲和大洋的形狀。轉變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快速記住基本的地理知識,而且有利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培養(yǎng)。
三、新課程標準下初中地理教學模式轉變的意義
新課程標準下初中地理教學要求教師要進行全方位地理教學,要保證教學過程中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地位的統(tǒng)一關系。教師要完成教學任務同時,根據(jù)每個學生不同的發(fā)展特點來進行相應的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保證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所以,新課程標準下初中地理教學模式的轉變,不僅能夠將教師所教和學生所學充分結合,還能夠充分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能夠幫助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學習到基本的地理知識并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以順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在保證教學任務順利完成的同時,能夠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的發(fā)展。
結語
初中地理在教學中越來越重要,提高地理教學水平也是每個學校的重要任務之一,所以必須要在新課程標準下轉變以往的初中地理教學模式,以保證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識,并加以運用。新課程標準下初中地理教學模式的轉變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作用。教師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投入到地理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學習初中地理知識的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學生也要在課堂上認真的學習基本地理知識,提高地理知識水平,為以后步入社會打好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文瑞.關于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旅游意識的探索[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4,16.
[2]李東寧.滲透法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08,04.
[3]沈驚宇.初中地理教學中三維目標的策略[J].學生之友(初中版下),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