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烀?/p>
在中學教育的高中階段,許多老師都喜歡乖學生、好學生,但江蘇省著名特級教師李鳳霞說過:當一輩子老師,做一輩子班主任,不要歧視問題學生,若干年之后,能夠回來看你的,記得你的往往就是這些所謂的問題學生。
事實證明,問題學生其實沒有多大的問題,問題學生會慢變成好學生,而最根本的是:問題學生的問題往往源于其父母,有人戲稱天下父母都是“新手上路”,很多都是沒有經驗可言,而李鳳霞老師更是引用網絡中有些孩子的感嘆:天下父母皆禍害。
情況可能沒有上文說的那么嚴重,但天下父母“新手上路”的情況,卻是不爭的事實,特別在中國近三十年一胎制度影響下,不僅產出許多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獨生子女,也造就了許多嚴重缺乏教育孩子經驗,不能與孩子良好溝通共同成長的家長。
不要以為你是老師,你就是稱職的老師,同理,不要以為你是家長,你就是稱職的家長。與問題學生家長的交流很重要,也更需要智慧和藝術。一個經驗豐富的班主任要能發(fā)揮自己的專業(yè)優(yōu)勢,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給予家長幫助甚至是指導。
啟發(fā)一:與問題學生家長交流,要想家長所想,想家長所未能想,真心實意地為孩子的長遠考慮。
學生:A
情況簡介:重點中學高二,二類班級,女生,厭學情緒嚴重,為了逃避學習,抵抗父母的壓力,離家出走。
這是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厭學。揚州市一位特級教師說過:現在的孩子厭學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二三十年前的學生讀書是很有動力的,那意味著跳農門,意味著上大學國家補貼,意味著畢業(yè)后就有穩(wěn)定優(yōu)越的工作崗位,那時的孩子很少有厭學的;而現在的90后、95后、00后的學生上大學并不能改變命運,甚至大學畢業(yè)即失業(yè),大學的功利性下降而教化性上升;形而下的作用降低,而形而上的作用上升。
上學無用且約束繁多自然會導致學生厭學。通過離家出走,不與家人聯系,幾天下來,其父母終于同意她去上班,退學。其母親來到學校,向學校領導要求退學,但可以看出是極不情愿的,是向孩子無可奈何的妥協(xié)。以下是對話實錄:
家長:我們跟孩子都好話說盡,孩子太不懂事了,她奶奶都急死了。
班主任:其實孩子不想上學想去上班,不一定是壞事,孩子有想法,你們應該理解,這說明孩子在成長,成長中不可能沒有煩惱,你們做父母的不要覺得孩子不上學很丟人,在國外,很多家長、學校是鼓勵并要求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甚至有工作經驗的,因為這樣孩子才能以后更好地適應社會,做一個合格的社會人。我看這樣吧,你給孩子申請個休學,這樣既不會激化你們之間的矛盾,也給她上學留個后路,給她一個緩沖的時間。
家長:這樣可以嗎,學校會同意嗎?
班主任:無論是教育法規(guī)還是教育主管部門,都是極力避免流失學生,所以你的申請完全會被主管部門重視,況且學生由于學習壓力過大,不能正常學習本來就是可病休的范圍。我也是家長,我也不愿意孩子就這么任性而沖動地失去這個在學校學習的機會,在休學問題上,我會全力幫助你們的。
聽了我的話,愁眉苦臉的學生母親,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來,當時我就明白了什么叫作希望的眼神。第二學期,該生真的回到了校園,并且在上學之前還特地來看望了班主任。當初的我如果不為家長著想,不為孩子的長遠著想,完全可以同意她退學,但作為一個有責任心的老師,一個感同身受的家長,為孩子多考慮考慮,不僅幫助解決了一個家庭問題、社會問題,更贏得了一份尊重,何樂而不為呢?
啟發(fā)二:與問題學生家長交流,要引導家長與孩子平等交流,成為孩子的亦親亦友。
學生:B
情況簡介:高二,二類班級,女生,與男同學交往過密,母親比較強勢,給該生壓力較大,母女交流時爭吵較多,父親去世較早,母親再婚并離異。
高中學生交往過密,是一個普遍而不普通的問題,男女生的交往過密往往和家庭中缺乏足夠的溫暖、理解、關愛有關,有人說:因為缺少愛,所以尋找愛。據權威數據表明,交往過密的男女生主要來源于這樣幾種家庭:單親家庭、離異家庭、留守家庭、父母感情不太好的家庭、父母與孩子溝通較少的家庭。
可能因為在母親那感受不到理解和包容,所以這個女孩有了交往過密的現象。
家長:我孩子放假一回家就上網,我要看她上什么網,她也遮遮掩掩;讓她陪我去外面走走,她也不愿,還說和我沒什么話說,現在的孩子真難教育。
班主任:我跟你女兒溝通過,她認為你比較強勢,脾氣也急,說跟你沒法溝通。青春期的女孩,有了很多想法,你不要總是以家長的架勢居高臨下地和她說話,要試著和她交朋友,她雖然是你的孩子,但不是你私人財產,你只有理解她懂她,她才會愿意和你交流。我兒子五歲時,我就跟他說,爸爸是你爸爸,也是你的朋友,你如果表現不好,爸爸就不跟你玩,不帶你出去玩,也不給你買玩具。你雖然是母親,但有的知識,你孩子比你懂,不比你的水平差,所以要想和孩子做朋友,真的要活到老學到老。在我看來,你女兒是個很懂事,很有分寸的孩子,從小沒父親到現在不容易,你也不容易,本該相依為命的母女見了面就頂,我看問題主要在你家長身上,對孩子一定要有耐心和方法,否則適得其反。
有些孩子之所以那么多缺點,是父母缺乏有效的教育手段,動不動就暴力威脅甚至暴力相加,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才會叛逆、易怒、放任。
后來家長見到我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老師請你經常和我孩子談談,他比較聽你的話。要引導家長給孩子一定的成長空間、喘息空間,破除理想化的教育觀念,對孩子守信用。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瓜洲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