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起學習的同學在網絡平臺上不難看到,很多人學琴時間并不長,或許就有了不錯的成效,而又有很多人學了很久,還是進步非常緩慢,這是為什么呢?
除了老師的引導、家長的陪伴、個人的資質天賦及毅力之外,如何去分配自己的練習時間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
我們這里以初學者每天練琴一小時為例,這一小時我們該如何去分配呢?
是的,如果你問一個吉他手平時練琴都先做什么練習,我想那就是爬格子,爬格子是任何一名吉他愛好者必練的內容。
很多初學者在沒有掌握爬格子的正確方法下,盲目地去練習,這種情況非但不會進步,還會適得其反。
爬格子首先要進行的就是手指指力機能訓練。
作為一名初學者,因為手指力度的不足及手指靈活度不夠高,而經常按錯或者按不響琴弦,這是我們前期學習吉他時的最大障礙。
所以對于初學者同學來說,左手手指指力的練習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克服了手指的力度和精準度,才能讓我們的手指能夠流暢地去彈奏樂曲,當你熟練度越高越能體會到那種手指舞動琴弦的感覺。
當你有了不錯的基本功手法,懂得了指法的分配,那么在指法的運用時,針對不同的演奏內容,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排列方式。讓手指之間不沖突,不別扭,才是最佳的標準,就像我上一篇內容里寫的: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指法。
沒有人會相信一個手指不靈活的人,能演奏出多么優(yōu)質的樂曲,所以擁有靈活的手指是你進步的前提。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日常小練習:
很多同學在練習的時候喜歡把一個曲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囫圇吞棗地從頭到尾一遍順。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整體地了解樂曲段落,但是也有很多弊端。比如即使重復了很多遍,還是沒有記住,練習收效甚微,即使看似整首曲目演奏了下來,難免有些段落會彈奏的磕磕絆絆。
我的建議:在練習時我們先按照個人能力及練習曲目的難易程度,把練習目標進行整理或分段練習。如整體難度低,在自身可掌握的情況內,可以按照個人習慣進行練習。但如果是完全陌生又難度較高的曲子,我就建議把一首曲子先分為幾個段落,把它們當作一些不同的練習條一樣,依次攻克,依次練習。
練習要點:把速度放慢,先反復地練習好第一段以后,再去進行第二段的練習,當把整體都練好以后再一點點地去加快速度,直到完美地演奏到目標速度。
調整一下自己的頸椎、手指及精神狀態(tài),或者喝水、上洗手間,隨你安排。
改錯、鞏固,加強自己演奏不足的地方。學而時習之,是學習器樂的關鍵。
我見到很多同學在學了一首新的樂曲之后,之前不管練好,又或者沒練好的曲目,就一概不再練習了。之前學過的東西又忘掉,這也是導致自己不進步或進步緩慢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蛟S我們可以進行一些整理歸類,除了每周的練習目標,也同時設定一個每周的復習目標。這樣我們就可以精準地復習和練習,以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另外,練琴時間最好固定下來,養(yǎng)成一定的習慣,每天到了時間就開始練琴,這樣就不會因瑣事和情緒變化而找“借口”不練琴。
周末或假期的情況下盡量增加練習的時間,而不是為了游戲動畫聚會游玩就停止。如果做了別的安排沖突了練習時間,就要再找到另外的時間替補回來??傊亚購椇檬且粋€長期的過程,感受這個過程,堅持下來,終有一天你會為這個過程得到的收獲而感到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