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表演性朗讀是指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學生運用和戲劇表演類似的方式進行朗讀的活動。這種朗讀方式要求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做到表情、聲音和動作的協(xié)調(diào)配合,聲情并茂。表演性朗讀對學生的語文學習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但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感悟能力,還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小學語文教師要加強表演性朗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和語文素養(yǎng)。本文對如何更好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表演性朗讀教學進行剖析和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表演性朗讀;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132(2020)19-014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9.072
新課標強調(diào)在語文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朗讀教學,改變以往“重文輕語”的教學方式,朗讀教學越來越重要。在如今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大部分的小學語文教師已經(jīng)對學生的朗讀教學引起了足夠的重視,基本實現(xiàn)了培養(yǎng)學生運用普通話進行流暢的朗讀的教學目標,但是在目前的朗讀教學中,一些教師忽略了對學生朗讀情感的培養(yǎng)和訓練,很多學生在朗讀過程中缺乏情感,朗讀過程平淡無味,沒有絲毫的情感變化,學生也不能很好地體會文章中的情感和意義,聽眾也對生硬的朗讀缺乏傾聽的興趣。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是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重要任務。而表演性朗讀是彌補以往朗讀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的有效途徑,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加強表演性朗讀在語文課堂上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朗讀興趣,提高學生朗讀水平。
一、表演性朗讀的內(nèi)涵和特征
表演性朗讀是指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在進行課文講解時要求學生借助和運用類似于戲劇表演的方法,同時調(diào)動表情、動作和語言相互配合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它是一種帶有表演性質(zhì)和情感元素的朗讀方式。學生在進行表演性朗讀時首先需要把自己帶入到文本中的角色人物身上或者作者的情緒感受中,真正體會書中人物或者作者內(nèi)心的情感世界和情緒感受,增強對情感的理解能力。學生通過表演性朗讀可以更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深刻地體會和感受作者所傳達出來的思想情感。表演性朗讀是一種新穎的培養(yǎng)學生朗讀興趣、豐富語文朗讀教學活動的形式。
表演性朗讀將生硬的文字變得立體和有趣,把平淡的語言變得形象和生動,把單純的朗讀轉(zhuǎn)化成讀和演相結(jié)合的方式,調(diào)動更多的感官去進行課文內(nèi)容的朗讀,學生通過表演的方式加深對文章情感的體會和感受。表演性朗讀是一種綜合性非常強的朗讀方式,它需要學生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進行朗讀,包括面部的表情、肢體的動作和語音的變化等。學生在表演性朗讀過程中不同于以往的逐字逐句、一成不變的播報式朗讀,而是富有情感變化和帶有肢體動作地進行朗讀,增強了朗讀過程的趣味性,學生更加投入的同時也更容易吸引聽眾的注意力。
二、表演性朗讀對學生的積極作用
(一)表演性朗讀對于提升學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具有積極意義
理解和感悟能力是語文學習的一項重要能力,它有助于學生加深對語文內(nèi)容和情感的理解,從而獲得更高的語文素養(yǎng)。表演性朗讀可以有效實現(xiàn)學生理解和感悟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借助表演性朗讀能夠更深入走進文章的情境中,從而更好地體會和感悟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增強對課文內(nèi)容整體的把握。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小,對于純文字性的內(nèi)容不容易理解,也不容易產(chǎn)生興趣,而表演性朗讀由于聲情并茂的特征,提高了朗讀過程的樂趣,學生通過表演的方式進行朗讀也可以加深其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
在表演朗讀過程中,需要學生同時調(diào)動身體許多感官功能,使學生比單純地朗讀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深刻得多。在進行表演性朗讀時,學生根據(jù)課文的內(nèi)容進行相應的表演和朗讀,它和只用口讀的朗讀方式不同,單純的口讀不需要學生進行過多的思考,只要讀得通順即可,學生有時在朗讀中并沒有走心和思考,讀完文章之后,對于文章的情感和思想并沒有深刻的體會。而表演性朗讀則不同,在進行表演性朗讀時,學生必須對文章的內(nèi)容和情感進行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才能順利完成表演性朗讀。
(二)表演性朗讀對于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具有積極意義
表演性朗讀是一種生動的語言表達的形式。在表演性朗讀過程中,學生需要聲情并茂地運用語言進行朗讀以及與其他的同學進行自然地交流和回答,聲音和情感必須全部到位,才會使表演性朗讀的過程生動自然。因此,學生必須熟練運用好語言的表達技巧,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反應,從而自然地完成表演性朗讀。通過表演性朗讀的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會再上一個臺階。
表演性朗讀不是一個人的自說自話,它更像是模仿日常生活中的交際場景,需要學生在進行朗讀時兼顧表演朗讀的伙伴以及聽眾的反饋,提高語言表達的技巧和能力。表演性朗讀需要學生綜合運用聲音、動作、表情來完成朗讀,它可以鍛煉學生綜合的語言表達能力。表演性朗讀可以幫助學生從小就養(yǎng)成與人交流的表達技巧,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表演性朗讀對于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具有積極意義
表演性朗讀包含豐富的思維過程,它不是一個簡單的朗讀的過程,它要求學生口腦并用共同進行朗讀表演,使學生深刻體會課文的意義和情感,并根據(jù)課文的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語氣、動作和表情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朗讀。學生在進行朗讀前必須先對文章內(nèi)容有個基本的把握和了解,建立起對文章內(nèi)容和作者情感的整體認識,并努力借助有感情朗讀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詮釋,表演性朗讀促使學生形成自己的思維和認知,對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具有積極意義。
三、表演性朗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挑選合適的表演性朗讀內(nèi)容
在小學語文課堂進行表演性朗讀時,教師一定要為學生挑選合適的朗讀內(nèi)容。合適的朗讀內(nèi)容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朗讀的興趣,增強表演性朗讀的效果。小學語文課本中有許多意義深刻、內(nèi)含豐富的好文章,但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適合拿來進行全篇的朗讀。有些文章篇幅過長、內(nèi)容過于復雜,進行表演性朗讀需要耗費太多的時間,而小學語文課堂時間有限,通篇的朗讀顯然時間條件不允許。語文教師可以截取文章中具有代表性的片段來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分析和進行表演性朗讀,從而提高表演性朗讀的效率和質(zhì)量。
小學語文課文中包含多種多樣的文體樣式,其中有一些適合戲劇表演的課文內(nèi)容就可以直接拿來進行表演性朗讀教學,對于課文中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盡量不要去割裂和破壞,可以讓學生進行全篇的表演朗讀,從而促使學生完整的把握文章的故事和感情。語文課本中童話、語言類的課文內(nèi)容是進行表演性朗讀的比較好的資源,適合作為表演性朗讀的內(nèi)容和材料加以運用。
(二)針對不同的朗讀內(nèi)容安排不同的表演朗讀形式
為了提高表演性朗讀教學的有效性,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表演性朗讀時要做到根據(jù)不同的朗讀內(nèi)容進行合理的朗讀組織和安排。對于一些沒有太多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角色關系的文章,可以安排單人進行朗讀,從而避免太多人參與打破文章整體性的情況出現(xiàn),一些簡單的文章不需要太多的人參與,一個人就可以完成表演性朗讀,如果把這樣的文章拆散分給多人進行朗讀,不利于學生對文章整體內(nèi)容和情感的把握,同時也會破壞文章的整體性,使朗讀過程變得凌亂和分散。
而對于一些故事情節(jié)強、人物關系復雜和情節(jié)曲折的文章,則適合分配給多人進行表演性朗讀,這樣的文章一個人無法有效消化和順利完成表演性朗讀,它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完成,工程量比較大。教師可以把每個角色分配給不同的學生,每個學生負責不同的任務,然后把自己的朗讀模塊進行深入分析,從而提高表演性朗讀的效率和有效性。
(三)加強學生表演性朗讀的技巧練習
對學生表演性朗讀的技巧訓練可以有效提高表演性朗讀的效果和質(zhì)量。小學語文教師在平時的表演性朗讀教學中,要加強學生朗讀技巧的練習,進而提升學生表演性朗讀的能力和水平。在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要深入研究不同文章類型的表演性朗讀技巧,并將這些技巧交給學生,然后讓學生加強練習,幫助學生實現(xiàn)對不同的文章類型熟練地進行表演性朗讀。學生在較好地掌握了朗讀技巧之后,可以增強對文章內(nèi)容和情感的把握,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提高朗讀的有效性和質(zhì)量。
(四)給學生打造和創(chuàng)設良好的表演性朗讀的情境
良好的表演性朗讀情境可以促使學生更快融入表演性朗讀的狀態(tài),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出學生的情感,使學生更快投入到表演性朗讀的過程,自然而然地進行情感的流露和表達,而不是刻意為之。良好的情境可以營造出適合進行表演性朗讀的氛圍,使表演性朗讀的過程以及學生的發(fā)揮水到渠成,提高表演性朗讀的效率,增強表演性朗讀的效果。
(五)豐富表演性朗讀的形式
豐富的表演性朗讀的形式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進行表演性朗讀的興趣,提高學生表演性朗讀的技巧和能力。在進行表演性朗讀練習時,小學語文教師要靈活地運用多種表演性朗讀的形式進行朗讀教學,提高表演性朗讀的效果和質(zhì)量。段落朗讀、小組齊讀、比賽朗讀、游戲朗讀等形式都可以作為表演性朗讀的形式。豐富的表演性朗讀的形式可以一直保持學生的新鮮感,減少由于單一的朗讀形式給學生帶來的疲倦感。
四、結(jié)語
表演性朗讀作為一種新穎的朗讀教學方式,顛覆了傳統(tǒng)朗讀教學中的弊端和不足,對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小學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要加強表演性朗讀方法的運用,增強對表演性朗讀方法的了解和掌握,不斷提高學生語文朗讀水平和技巧。
參考文獻:
[1]于龍.語文課堂朗讀教學的現(xiàn)狀、成因及對策[J].課程.教材:教法,2015(8).
[2]王學云.小學語文課堂表演性朗讀的應用方案探究[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9(11).
[3]臧慧民.談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的情感投入[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1(4).
[4]劉素敏.試析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表演性朗讀的運用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28).
作者簡介:柳天明(1973.9—?),男,漢族,甘肅莊浪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