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科平 ZHANG Ke-ping 王玲琴 WANG Ling-qin 馬婧 MA Jing 郭君怡 GUO Jun-yi 劉敏歐 LIU Min-ou葉小聰 YE Xiao-cong 盧靖 LU Jing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作為呼吸道傳染疾病,可以通過飛沫、接觸以及氣溶膠等方式傳播,具有較強的傳染性,極易出現大規(guī)模群體感染[1]。臨床統計數據顯示,COVID-19患者通常會伴有乏力、干咳、發(fā)熱等癥狀,少數老年、有基礎性疾病患者會因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礙死亡[2]。COVID-19病毒的傳染性強,需要轉運至傳染病定點防治科室進行診治,不規(guī)范的院內轉運流程極易增加患者和醫(yī)護人員之間的交叉感染風險[3]。因此,針對普通病區(qū)疑似COVID-19患者的院內轉運,必須由專業(yè)醫(yī)護人員完成。而標準化分級轉運方案是一種新型的院內轉運方法,通過將患者病情進行分級處理,相應配備轉運人員、儀器設備以及藥品,以實現醫(yī)療資源優(yōu)化,目前已經在綜合性醫(yī)院中得到廣泛應用[4]?;诖耍狙芯繉藴驶旨夀D運方案在普通病區(qū)疑似COVID-19患者院內轉運中的應用價值進行分析。
1.一般資料。選擇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本院普通病區(qū)疑似COVID-19患者94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7例。研究組中男27例,女20例,年齡28~75歲,平均年齡49.53±13.14歲;初中及以下14例,高中及專科19,本科及以上14例。對照組中男28例,女19例,年齡29~77歲,平均年齡49.61±12.08歲;初中及以下18例,高中及???7,本科及以上12例;納入標準:入選患者經臨床癥狀、血常規(guī)及影像學診斷確定為COVID-19疑似病例;依從性好,診治配合度高;患者對本研究全部知情,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伴有精神疾病、認知障礙、言語障礙及意識障礙患者;伴嚴重傳染性疾病患者;醫(yī)源性肺部感染患者;肺部惡性占位性病變患者;中途退出,非自愿參加的患者。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2.方法
2.1對照組。對照組患者執(zhí)行疫情專項院內轉運方案。轉運前檢查轉運醫(yī)療設施,加強對患者體溫、體位、呼吸狀況、心率、輸液情況等監(jiān)測,安排科室護理人員將患者按指定路線轉運至指定科室并做好原病區(qū)和病房、轉運工具及電梯的消毒。
2.2研究組。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措施基礎上執(zhí)行標準化分級轉運方案,具體如下:(1)組建院內篩查、上報管理團隊。首先對所有住院患者進行體溫檢測,一旦發(fā)現體溫37.3℃及以上者,立即排查發(fā)熱原因。如果發(fā)現非疾病原因發(fā)熱病例,由首診醫(yī)生、護士立即報告科室主任、護士長,并報告醫(yī)院相關防控管理部門(醫(yī)務科、院感辦、護理部)。與此同時,向本院疫情處理專線電話報備具體情況,立即啟動轉診流程,將患者轉運至新冠病毒隔離病房進行隔離治療。(2)建立標準化分級轉運方案。①確定分級標準:根據醫(yī)護人力配置和疑似COVID-19患者的轉運量,以院內轉運專家共識為基礎制定疑似COVID-19患者院內標準化分級轉運方案,包括患者病情分級標準、轉運人員配備標準、轉運設備及藥物配備標準等。②建立標準化分級轉運流程:轉運前,做好醫(yī)護人員、患者以及家屬的準備工作。電話通知待接收病區(qū)科室,評估患者病情,安排轉運醫(yī)護人員,并聯系醫(yī)院保衛(wèi)處協調電梯管理工作。要求參與轉運的醫(yī)護人員、患者及家屬提前做好自身防護,預防新冠病毒交叉感染。做好患者及家屬的宣教工作,協助辦理物品轉運事項,同時提前整理轉運所需物品(包含藥物、病歷資料、氧氣瓶、輪椅以及其他轉運設備),確保轉運過程順利進行。轉運過程中,要求陪同的醫(yī)護人員、家屬與患者保持1米距離,隨時觀察患者病情進展情況。待患者進入接收病區(qū)科室后,做好與接收科室醫(yī)護人員的交接工作。轉運后,將監(jiān)護儀器、氧氣瓶消毒后帶回;原住院病房做好終末消毒,用紫外線空氣消毒60分鐘;0.2%含氯消毒液擦拭病床、床頭柜、床邊治療帶、使用后的醫(yī)療設備、設施等;0.2%含氯消毒液拖擦地面,作用30分鐘后再用清水清除殘留消毒液,并通知后勤進行電梯消毒。
3.觀察指標。觀察比較兩組轉運時間、轉運護士心理壓力評分、轉運交接質量評分、轉運過程中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及患者家屬滿意度。(1)心理壓力評分:采用中文版知覺心理壓力量表(Chinese perceptual stress scale,CPSS)評估轉運護士的心理壓力承受情況,共包含14個項目,每項采用1~4分評分,得分范圍為14~56分。評價標準:CPSS評分≤25分,心理壓力較小,無健康危險風險,對護士身心健康無負面影響;CPSS評分≥26分,心理壓力較高,具有較高健康危險風險,已經對護士身心健康產生負面影響[5]。(2)交接質量評分:通過醫(yī)院自制的《傳染病院內轉運質量調查量表》實施評估,涉及無縫交接、專業(yè)醫(yī)護團隊、充分評估、全面檢測及感染預防等內容,每項內容各為20分,總分100分,評分越高代表院內轉運質量越高[6]。(3)院內轉運不良事件:包括交叉感染、血氧飽和度小于90%、墜床以及患者投訴。(4)患者(家屬)滿意度:使用醫(yī)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統計患者(家屬)對于疑似COVID-19患者院內轉運的滿意度,滿意度=(非常滿意+一般滿意)/患者總例數×100%。
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24.0軟件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應用(x±s)表示,組間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應用n(%)描述,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兩組院內轉運時間、轉運護士心理壓力評分對比。研究組院內轉運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轉運護士心理壓力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院內轉運時間、轉運護士心理壓力評分(x±s)
2.兩組轉運交接質量評分對比。研究組的院內轉運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轉運交接質量評分(分,x±s)
3.兩組轉運過程中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對比。研究組轉運過程中不良事件發(fā)生率2.13% (1/47)顯著低于對照組14.89% (6/4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轉運過程中不良事件發(fā)生率 [n(%)]
4.兩組患者(家屬)對院內轉運的滿意度對比。研究組患者(家屬)滿意度93.62%(44/47),高于對照組的70.21%(33/4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家屬)院內轉運滿意度
隨著COVID-19疫情不斷發(fā)展,疑似病人數量不斷增多,加之醫(yī)院普通病區(qū)人滿為患,極易出現人與人之間的群體交叉感染,給新冠肺炎病毒疫情防控帶來極大挑戰(zhàn)[7]。因此,需要建立科學、合理、高效的院內轉運方案,第一時間將疑似COVID-19患者轉運至傳染病定點收治科室,進而最大程度降低科室間醫(yī)患交叉感染的風險[8]。院內轉運作為疫情防控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需要得到足夠重視。鑒于新型冠狀病毒的高傳染性,傳統的院內轉運方案已經難以滿足當前的疫情防控需要。研究發(fā)現,在傳統院內轉運過程中,普遍存在醫(yī)護人員對病毒致病性、傳染性認知不夠,防護意識不強,科室間職責不清,組織協調不暢等問題,無法勝任疫情非常時期疑似COVID-19患者的轉運工作[9-10]。標準化分級轉運方案是一種新型的院內轉運管理方案,充分評估患者病情程度,優(yōu)化分級管理流程,選擇最佳院內轉運路徑,動態(tài)評估分級轉運管理質量為其主要特點[11];通過良好的組織協調,標準化的流程管理配合,充分的醫(yī)患溝通,確保疑似COVID-19患者院內轉運效率和質量,最大程度降低醫(yī)患之間的交叉感染風險,已經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12]。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院內轉運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轉運護士心理壓力評分低于對照組;研究組的院內轉運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提示,標準化分級轉運方案能夠顯著提高疑似COVID-19患者的院內轉運交接質量,縮短轉運時間,降低轉運護理人員的心理壓力,提高院內轉運效率。究其原因可以發(fā)現,標準化分級轉運方案通過多部門協作配合,能夠有效保證疑似COVID-19患者轉運的“綠色通道”暢通無阻,提高院內轉運效率[13]。研究發(fā)現,院內轉運時間長短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生命體征以及交叉感染風險,而科學合理的轉運方案,醫(yī)護人員的默契配合,周全的準備工作則會顯著縮短疑似COVID-19患者的院內轉運時間,良好的組織協調性是縮短等待及轉運時間的重要環(huán)節(jié)[14-15]。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轉運過程中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家屬)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提示,標準化分級轉運方案能夠顯著降低疑似COVID-19患者院內轉運過程中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提高患者(家屬)對整個院內轉運過程的滿意度,應用效果顯著。究其原因可以發(fā)現,標準化分級轉運方案為疑似COVID-19患者定制針對性的分級轉運方案,通過對患者病情進行分級管理,合理配置醫(yī)療資源,規(guī)范院內轉運流程,明確醫(yī)護工作人員、患者、家屬在轉運過程中的角色和作用,加強安全防范,最大程度降低不良事件發(fā)生風險[16-17]。在標準化分級轉運方案實施過程中,通過與患者及家屬的充分溝通,緩解其心理負擔和消極情緒,提高轉運依從性,進一步提高滿意度。與此同時,標準化分級轉運方案重視科室間的協調合作,明確各個科室在轉運過程中的相關責任和角色,良好的組織協調性能夠提高科室的滿意度,利于新冠病毒肺炎疑似患者院內轉運的順利進行[18]。
綜上所述,在疑似COVID-19患者院內轉運中應用標準化分級轉運方案能夠有效縮短轉運時間,降低不良事件發(fā)生風險,提高整體轉運裝運質量。與此同時,標準化分級轉運方案可以緩解轉運醫(yī)護人員的心理壓力,提高患者(家屬)滿意度,應用價值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