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婷
【摘 要】 數學最大的特點就是抽象,而小學生的思維尚處于發(fā)展階段,對形象直觀的事物更感興趣,也更容易理解形象直觀的事物。因此,在小學生眼中,數學是非常難學的一門科目。但是數學是基礎科目,而且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是很淺顯的,若是學生無法掌握,今后的學習與發(fā)展將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想要避免這樣的情況發(fā)生,教師就需要開發(fā)與利用趣味閱讀。本文從“小學數學趣味閱讀的開發(fā)的重要性”“將課堂教學設計得趣味化”“將小學數學趣味閱讀加強”等方面闡述了趣味閱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開發(fā)與利用。
【關鍵詞】 小學數學;趣味閱讀;開發(fā)利用
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開發(fā)利用趣味閱讀資源是最重要的任務。因為小學生生性好動,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加上數學較為抽象,學生學起來就更加困難了。而趣味閱讀可以有效解決這些難題,降低學生學習難度。不過開發(fā)趣味閱讀資源需要教師有一定的教學水平,因為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利用趣味閱讀資源。在實際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開發(fā)趣味閱讀資源并不是主要的形式,教師還需要從學生的筆記、日記和根據教學內容的自我編寫中獲取。那么如何開發(fā)和利用趣味閱讀資源呢?
一、小學數學趣味閱讀的開發(fā)的重要性
雖然小學數學的內容是最淺顯的、最基礎的,但是對于學生而言還是有一定的困難的,不少學生反饋數學的難度好大,而這些學生中、低年級的學生占大多數。小學階段的教學除了要擔起啟蒙這一重擔之外,還要盡到為高等院校培養(yǎng)高素質的全方面發(fā)展的人才的義務。所以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反饋,采用科學有效的方法改善教學。經過長時間的實踐和探索,開發(fā)小學數學中的趣味閱讀,可以有效降低學生理解數學知識的難度。也就是說,開發(fā)小學數學趣味閱讀,對小學數學教學效果的提高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開發(fā)小學數學趣味資源重視起來,并不斷地總結規(guī)律、經驗,使趣味閱讀的開發(fā)有效加強,使趣味閱讀與教學內容更好的融合,從而有效將教學質量提高。
例如在教學《認位置》的時候,教師要明白教學目標為:(1)利用具體情境,讓學生體會上下、左右、前后的位置關系,并讓學生掌握上下、左右、前后等相對位置關系的用法。(2)讓學生運用上下、左右、前后描繪相對位置關系的時候,讓學生的空間觀念和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培養(yǎng)。受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教師在看到這樣的教學目標的時候,通常會采用示范教學,如:學生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左邊有什么,然后利用舉例子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但是這樣的教學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只注重人名,而忽視了位置關系。因此,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利用趣味閱讀進行教學。如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舉例和填空,然后加入背誦內容幫助學生熟記位置關系。例如:“我家冰箱里面有什么?左面是(),右面是(),上面是(),下面是()?!边@樣一來,既可以讓學生快速理解位置的相關知識,還可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將課堂教學設計得趣味化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死氣沉沉,教師一味地傳授理論知識,學生機械地記錄著教師所講。但這樣的課堂太過枯燥,小學生的特點是好動,所以學生很容易喪失學習興趣。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fā)生,教師需要將課堂教學設計得趣味化,一來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二來可以為趣味閱讀資源的利用提供應用場景。
例如在《比大小、輕重》的教學中,受傳統(tǒng)教育模式影響的教師會讓學生進行想象,回想生活中的物品是如何進行輕重、大小的衡量的。這樣的教學依靠的是想象,但是眾所周知,學生的注意力是無法長時間集中的,也就是說,這樣的課堂教學無法達到教學目標。那么如何設計趣味課堂,如何利用趣味閱讀資源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輕重大小的概念構建小故事,因為小學生都喜歡聽故事,在聽到教師要講故事的時候會高度集中注意力。這樣一來,就設計了趣味課堂,學生聽故事的過程也就是學生認知教學內容的過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舉出了這樣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學生會覺得上學時書包會特別重,放學的時候書包會變得很輕,這是什么原因呢?有不少人說這是心理作用導致的,那么上學時的書包和放學時的書包有什么具體的重量分析呢?很多學生會說,上學時的書包里不僅有書本作業(yè),還有零食,但是放學時的書包里就只有書本作業(yè)了。這時教師可以繼續(xù)提問:“為什么書包里放了零食就更重一些呢?是占的空間更大了,還是其他原因呢?”從而有效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探索。這樣一來,課堂的趣味性就會有明顯的提高。
三、將小學數學趣味閱讀加強
將小學數學的趣味閱讀加強的目的是更好地讓學生寫數學筆記,從而有效開發(fā)趣味閱讀資源。因為教材中的趣味閱讀資源都是引經據典的,對于學生來講過于深奧,學生不能快速理解。而學生的數學日記記錄的是自己的生活,自己所熟悉的事物。教師從這些方面入手,可以有效拉近知識與學生的距離,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也可以達到教學目標。因此,教師要將加強小學數學趣味閱讀重視起來。
例如在教學《百分數》的時候,學生為了加深理解,會在學習過程中將教學內容和要點記錄下來,還會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拓展知識閱讀素材。例如一些學生會在配比溶液的問題學習中將溶液的重量公式記錄下來,即:溶液重量=溶質重量+溶劑重量,溶質含量=溶質重量÷溶液重量……根據這些基本規(guī)律描寫具體的情境給自己出題,而且有些題目富有新意,并且具有趣味閱讀的特點,情境化十分明顯。教師若是將其合理利用,就可以增多趣味閱讀素材,可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開發(fā)、利用趣味閱讀資源相對來說較為系統(tǒng)化。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仔細閱讀、研究教材,并根據教學內容開發(fā)趣味閱讀資源。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從學生的生活入手,通過學生所熟悉的事物開發(fā)、積累趣味素材。
【參考文獻】
[1]趙懷顯.趣味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求知導刊,2015(06):127-128.
[2]黃志鵬.趣味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5(15):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