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仙
基于全新的課程改革背景,為了能夠更好的踐行教學宗旨,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提出了師生互動教學方式,通過師生互動教學能夠有效地優(yōu)化教學效率,藉此可以看出,對于初中英語學科教學來說,任課教師應該從多個不同角度展開師生互動,從而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本文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用師生互動教學策略的現(xiàn)狀出發(fā),基于此給出了英語教學中師生互動的策略與方案,本文希望對英語教學者的課堂教學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對于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來說,它應該基于師生互動的基礎之上,互動過程所起到的效果以及所達到的水平與英語課堂教學所能起到的效果之間呈正相關的關系,與此同時,對于學生英語能力以及水平的提高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故此,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應該重視師生互動,從而為學生打造具有公平性特征的課堂氛圍,從而確保課堂教學具有一定的針對性與時效性。
對初中英語師生互動教學的研究需要從理論基礎著眼,首先從概念的角度出發(fā),對師生互動的概念進行解釋與規(guī)定。從學術角度來看,師生互動是這樣一種行為,它是由學生與任課教師基于共同的教學目標而所產生的一系列語言、行為方向的總集合。在學術領域當中,部分理論學者認為師生互動的主體是學生與任課教師。而互動則是任課教師與學生,學生與任課教師,學生與學生、任課教師及學生與環(huán)境之間的互動等等。
師生互動主要體現(xiàn)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
第一,這種師生互動是雙向交流的。在任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展開,其中也包含有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藉由兩者之間的相互關聯(lián),相互影響,師生互動的開展過程中,任課教師所主導的互動與學生發(fā)起的互動之間的參與程度及配合程度都會從根本上對師生互動造成影響。而如何打造良性的師生互動循環(huán)也是后續(xù)繼續(xù)深入過程中值得探討的問題。
第二,師生互動所呈現(xiàn)的效果。互動效果也可以這樣理解,也就是師生互動所帶來的教育性。將師生互動作為初中英語教學的主要內容,其內在的根源就是基于互動的方式來對現(xiàn)有的教學氛圍進行改善和協(xié)調,從而實現(xiàn)教學目標與教學效果的改善與促進。故此從本質上來看,互動所呈現(xiàn)出的效果性特征,亦或是師生互動的教育性是將其他類型互動進行區(qū)分的決定性因素。在整個的師生互動演進過程中,一切師生互動行為都應該將提前設定的教學目標視為發(fā)展的方向,從而實現(xiàn)根本上對無效師生互動的杜絕,以最大限度的提升師生互動的效果,并維持整個教學活動的正面影響及效果。
第三,師生互動所具有的發(fā)展性。在執(zhí)行師生互動過程中,其中所涉及到的方法與內容并非一成不變。與之相反,師生互動雙方會根據(jù)師生互動的目標以及環(huán)境的變化而進行與之匹配的調整,這對于實現(xiàn)師生互動的理想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影l(fā)展性特征也對師生互動的雙方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
總而言之,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積極有效的開展師生互動對于目前的基礎教學研究來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是未來的主要發(fā)展方向。
為了有助于充分了解目前初中英語教學的情況,對目前初中英語互動教學情況進行了詳盡的調查,并對相關的研究成果進行了分析與總結,結果顯示,初中英語互動教學在實踐過程中仍然存在著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其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對于師生互動缺乏必要的重視
對于有些任課教師而言,他們并沒有考慮到日常教學師生互動的價值與意義所在,同時仍然存在一部分教師缺乏對于互動教學的重視與了解,認為課堂師生互動并沒有起到提升課堂效率的作用,反而浪費了課堂的時間,對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以及教學任務的完成造成了影響,這種在主觀認識上的錯誤與誤區(qū),造成了任課教師對于師生互動存在積極性不高的問題。
2.2 空有形式的師生互動
對于有些任課教師來說,他們盡管在課堂教學中應用了師生互動的方法與策略,然而從實際效果來看,師生互動教學仍然是形式大于實際內容,其并沒有達到符合預期的教學效果,這對于師生互動是十分不利的,甚至會阻礙課堂效率的提升與發(fā)展。故此在課堂教學當中,任課教師應該強化對于教學方式的優(yōu)化,從而更加高效地應用師生互動教學策略,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推動初中學生英語水平與學習熱情的雙重提升。
2.3 師生互動中缺乏個性化特征
就目前來看,在全部的英語教學當中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更好的挖掘學生的需求,從而有效地進行課堂師生互動教學。就目前的教學現(xiàn)狀與效果來看,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弊端,存在教師主導的情況,并沒有從學生的個性化特征出發(fā),導致師生合作逐漸失去了其效果。
隨著素質教育的改革與深化,如何有效地推動與促進初中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逐漸成為了目前初中英語教學當中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3.1 對于師生互動氛圍的營造
對于初中學生而言,由于其年齡的限制,因此在認知心理、學習能力等方面存在先天的差異與不足,這時候就需要任課教師從外界環(huán)境對此進行完善和補充。例如為了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參與到課堂師生互動當中,任課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多花費些功夫,通過這種教學方式的運用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融入到課堂活動當中來,同時也能夠更好的讓學生加入到互動合作學習當中,通過寓教于樂,不斷在游戲中完成教學工作,同時這也是全新課程教育改革最為重要的踐行方式。例如在初中英語教材當中進行有關假期旅行計劃的學習,任課教師可以在課堂當中引入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對自己在假期當中進行有趣的事情進行回憶。基于這樣的討論,學生與老師的關系能夠更為融洽,同時也有助于師生互動效果的提升,營造彼此之間和諧、良好的關系,促進學生快樂學習。
3.2 將師生互動融入生活
對于師生互動而言,它不應該受限于英語問題的回答,任課教師可以將其與生活實踐相結合,這樣能夠有效地強化師生之間的互動。例如,生活中有許多節(jié)日,這完全可以成為師生之間的互動話題。在寒假結束的第一節(jié)英語課,任課教師可以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進行互動,例如可以給出這樣的問題,如:How do you spend Spring Festival?提出此問題后鼓勵學生進行踴躍發(fā)言,學生會踴躍的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除此以外,任課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敘述自己在春節(jié)的所見所聞,同時讓學生嘗試用簡單的句子去表達,在這樣的過程中,任課教師可以為學生進行語法等方面問題的糾正,這樣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同時也達到了師生互動的預期目的。
3.3 對師生互動進行課下點評
對于師生互動的應用來說,它不應該僅僅應用于課堂教學當中,還可以將其進行課下的延伸。在課后,任課教師同樣可以與學生進行互動,并彼此進行點評,這樣才能更好的達到互動的效果。與此同時,任課教師在互動評價過程中更好的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展,學生也能夠體會到教師的良苦用心,這樣能夠讓學生與老師之間進行更好的理解與溝通。例如在互動教學課程完成后,任課教師可以給予學生幾分鐘的時間與學生進行溝通,對學生的學習滿意程度進行調查,并悉心聽取學生的意見,這樣十分有助于任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此外,任課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進行評估,對學生的優(yōu)缺點進行客觀指出,這樣有助于學生對于自身的不斷完善,提升自身的英語綜合能力。只有這樣的師生互動,才能完成預期的目標。
(作者單位: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洋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