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林,馬 銳,滕 飛
深圳市寶安區(qū)石巖人民醫(yī)院,廣東 深圳 518108
急性冠脈綜合征(ACS)是一種心血管疾病危急重癥,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發(fā)生破裂或者侵襲,導致以完全或不完全閉塞性血栓出現(xiàn)為病理基礎的一組臨床綜合征[1]。該病發(fā)病急驟,且病情復雜、預后較差、致死率較高,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帶來嚴重威脅,因此,對于ACS進行早期預測、診斷,從而及時有效的治療和干預顯得尤為重要。臨床上一直將數(shù)字剪影血管造影(DSA)作為診斷ACS的金標準,但由于該檢查方式有創(chuàng)、重復性差、費用昂貴等因素而使得部分患者接受度欠佳[2]。隨著醫(yī)學影像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CT冠脈造影因其無創(chuàng)、操作簡單、掃描效果顯著等優(yōu)勢已經(jīng)被廣泛運用于臨床[3]。因此,本次研究主要對以上兩種檢查方式的診斷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如下。
隨機選取深圳市寶安區(qū)石巖人民醫(yī)院心內(nèi)科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接收的ACS患者68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急診入院檢查中都存在不同程度、類型的心律失常;已經(jīng)過藥物控制,維持心率≤85次/分;患者依從性好,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因擴張型心肌病、風濕性心臟病、免疫性疾病、結構性心臟病而導致的冠狀動脈狹窄。本次研究中,女39例,男29例,年齡35~75歲,平均年齡(55.7±3.6)歲。本研究已經(jīng)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1 CT冠脈造影:檢查之前對所有患者進行碘過敏試驗,均未出現(xiàn)不適癥狀,控制患者心率≤85次/分,若>85次/分者,則給予倍他樂克(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32025391,規(guī)格:25 mg)25~50 mg舌下含服,然后對患者進行CT冠脈造影檢查。首先對患者心臟冠狀動脈進行平掃,采用雙筒雙流高壓注射器(購自深圳安特醫(yī)療股份有限公司)將非離子對比劑碘海醇(北京北陸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300 mg/ml)經(jīng)肘正中靜脈注入,速率為4.5 ml/s,要求患者在完成一次正常呼吸后屏住呼吸完成掃描,儀器:美國GE64排128層螺旋CT,購自美國GE公司。掃描參數(shù):時間5~9秒,轉(zhuǎn)速:0.35圈/秒,螺距0.16~0.22,矩陣512×512,層厚0.625毫米,電壓120 KV。利用容積再現(xiàn)(VE)、多平面重組(MPR)、曲面重建(CPR)、遮蓋容積重建(sVR)對患者冠狀動脈和分支的二維、三維重組圖像進行再現(xiàn),運用心血管優(yōu)化分析軟件去除血池,且抽取冠脈樹,觀察并分析患者冠脈狹窄的程度以及斑塊的性質(zhì)。
1.2.2 DSA:將冠狀動脈造影導管經(jīng)股動脈穿刺,從左右兩側冠脈口部置入導管,造影之前先測壓,再采用350 mg/ml的對比劑先左側冠脈灌注10 ml,后右側冠脈灌注8 ml,注入需在3秒內(nèi)完成。
對所有研究對象進行隨訪,統(tǒng)一隨訪時間為6個月,記錄、對比患者的心電圖表現(xiàn)和變化情況,并進行分析。敏感度=真陽性/(真陽性+假陰性)×100%;特異性=真陰性/(假陽性+真陰性)×100%;真陽性率=檢查陽性數(shù)/檢查總例數(shù)×100%;真陰性率=檢查陰性數(shù)/檢查總例數(shù)×100%。
采用SPSS 21.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準確率、冠狀動脈斑塊檢出率等計數(shù)資料采用例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種檢查方式的敏感度、真陰性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CT冠脈造影檢查的特異性、真陽性率明顯高于DSA檢查,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種檢測方式的診斷準確率比較 %
CT冠脈造影檢查出來的斑塊數(shù)量低于DSA檢查,但鈣化斑塊以及非鈣化斑塊的檢出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種檢測方式的冠狀動脈斑塊檢出情況 例(%)
近年來,CT冠脈造影在臨床得以廣泛運用并逐漸替代DSA而成為ACS的重要診斷手段之一。本次研究結果顯示,CT冠脈造影檢查的特異性、真陽性率明顯高于DSA檢查,提示CT冠脈造影在對于ACS的診斷價值中具有更高的特異性,準確率較高。本次研究結果與付偉、侯新民等人[4-5]的結果相符。此外,有研究指出[6],CT冠脈造影在診斷ACS的時候仍存在以下一些問題:(1)CT冠脈造影檢查時,容易受到患者心律失常、心率過快等因素影響,還與患者檢查配合度相關。但現(xiàn)在256排和320排CT均可避免這個問題;(2)行冠脈搭橋術以及經(jīng)皮冠脈介入術的患者所運用的金屬夾和支架很容易產(chǎn)生偽影,干擾檢查結果。因此需要對現(xiàn)有的探測技術進行更精確的研究開發(fā),以保證檢查的準確性;(3)造影劑的使用劑量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和質(zhì)量偏差,所以需要加強檢查醫(yī)師的知識培訓和專業(yè)技術水平。
綜上所述,CT冠脈造影對比DSA具有無創(chuàng)性、操作簡單、掃描效果顯著等優(yōu)勢,而且CT冠脈造影在ACS的診斷中具有更高的特異性,準確率較高,可以清晰顯示冠脈內(nèi)的鈣化斑塊,對ACS的病情診斷、臨床療效、預后改善都具有積極作用。因此,CT冠脈造影對ACS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值得臨床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