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開華
摘 要:繪本深受廣大小學語文教師和學生的喜愛,并逐步被引入閱讀課堂教學中。文章比較和分析了繪本教學中的內容教學法和方法教學法兩種教學法的優(yōu)劣,以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繪本教學;扉頁;封面
所謂繪本,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畫出來的書”。它以圖畫為主,并附有少量的文字。繪本富含情趣,是低學段學生的首選讀物,對學生精神世界的建構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鑒于繪本的諸多優(yōu)點,專家們也開始推廣繪本閱讀,以期充分發(fā)揮其教育價值?;诖?,越來越多的語文教師便開始研究繪本閱讀的教學方式。由于繪本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不少教師對繪本教學的方向還不明確,不知如何去組織教學。本文試圖以繪本《今天運氣怎么這么好》的教學為媒介,以具體的教學實踐為手段,以打造精品閱讀課堂為目標,來闡釋內容教學法和方法教學法兩種教學法的優(yōu)劣。
一、內容教學法
多數(shù)語文教師在進行繪本教學時,更熱衷于內容教學法。具體教學過程如下:首先,引導學生跟著圖片一起了解故事的情節(jié),從而逐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繼而讓學生更愉悅地參與課堂教學。其次,師生共同深入閱讀繪本。教師引導學生一幅一幅地去讀故事,逐步了解故事情節(jié),并感悟故事內涵。而很顯然,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教師思維的牽引,學生的思維極易受限,只能圍繞繪本展開想象,無法促進想象力的發(fā)展。再次,進入延伸拓展環(huán)節(jié),教師引領學生深思,并拓展到其他繪本故事的閱讀。筆者第一次教學時也是采用內容教學法,案例如下。
師:烏魯經過午睡樹林,發(fā)現(xiàn)有好多小豬,它可開心了,準備去告訴大家,它先去告訴誰了呢?來,我們繼續(xù)來聽故事,烏魯最先來到了它的好朋友哇嗚的家里,咚咚地敲門:“哇嗚,你在家嗎?……”下面,我們猜想一下門“吱呀”一聲打開了,接著發(fā)生了什么事呢?
生1:烏魯哇啦哇啦地把看到的情景告訴了哇嗚,然后它們叫上了它們所有的好朋友,一起去把小豬們全部吃掉了。
生2:哇嗚聽到烏魯說了之后,饞得直流口水,急急忙忙趕去午睡樹林,飽餐了一頓,肚子吃得像個大皮球,連路都走不動了。
師:嗯,都很有想法!那我們一起來看看你們誰猜得對呢?(開始和學生一起往下閱讀)
師:哇,有香噴噴的咖喱蘑菇,還有甜津津的牛奶,好香好美味啊!真是太好吃了。你們是不是也想嘗一嘗呢?想不想成為烏魯和哇嗚?
生(飽含情感地說):好吃!好吃!這么多牛奶和蘑菇,太好吃了!我好想全部吃完?。“璋琛?/p>
師:真是太美味了,我都似乎聞到了香味呢!你們有沒有聞到牛奶的甜味和蘑菇的濃香呢?烏魯?shù)倪\氣可真是好啊!不過,更好的運氣在后面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繼續(xù)和學生一起往下閱讀)
帶回去那么多咖喱蘑菇的烏魯看來是太開心了,它把什么事情給忘記了呢?對了,它根本沒有把小豬的事情告訴咕嚕嚕,于是呢,它就決定再去咕嚕嚕家,將這個消息告訴咕嚕?!?/p>
內容教學法,是由教師一步步地引領學生去了解故事情節(jié),并盡可能清楚地講述內容,使學生被濃郁的閱讀情感包裹,讓學生期待閱讀、愛上閱讀。然而,這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抑制了學生的想象力。那繪本原本的作用又在哪里呢?當學生有足夠的能力去看書時,這本書上所有的內容對其已經再無吸引力可言,教師早已在他初讀時將內容分析得透徹明了了。這種內容教學法是由教師替代學生進行閱讀,學生就好似空中“自由翱翔”的風箏,一步一步地飛上天空,越飛越高,越飛越遠,看似在進步,看似很自由、很瀟灑,事實上卻毫無施展拳腳的機會,因為教師早已越俎代庖了。
由于內容教學法的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學生在整個閱讀過程中掌握不到閱讀的主導權,僅僅是在聆聽。整個教學流程是教師有情感地講故事,學生專注地進行聆聽,教師創(chuàng)設生動的問題情境,講述故事,令故事盡量生動,讓情節(jié)盡量引人入勝。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主動權一直在教師的手里,學生的主體地位無法得以體現(xiàn),學生僅僅是一個聽眾,繪本也逐漸失去了它該有的趣味性,學生自然對它的興趣也大打折扣。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雖“聽”完了這本繪本,但依然沒有掌握閱讀方法。下一次,當拿到一本新的閱讀書籍的時候,學生依然是茫然不知所措。
二、方法教學法
低學段的學生對形形色色的繪本都充滿著興趣,在圖畫的引導下,學生閱讀起來也沒有太大難度,基本上能看懂,這正是繪本的魅力所在。而教師在實施課堂教學時,若僅僅是帶領學生對故事情節(jié)進行分析,那肯定是遠遠不夠的,無法充分發(fā)揮繪本的原生價值。筆者在第二次教學時,就不再使用內容教學法,而是嘗試性地選擇方法教學法,帶領學生去閱讀繪本。案例如下。
師:(高舉繪本,并展示封面)看!你們都看到了什么?
生1:哇,上面有一只饞嘴的大灰狼不聲不響地躲在大樹后面,正虎視眈眈地看著許多正在做著美夢的小豬!咦!它的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師:太棒啦!觀察得可真仔細啊!再仔細看看,你們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呢?
生2:老師,我看到這本繪本的名字叫《今天運氣怎么這么好》。
生3:這是一位日本作家創(chuàng)作的,作家的名字叫宮西達也。
師:非常棒!那我們再從這個封面上來猜一猜,這個故事講的是什么內容呢?
生1:這只貪吃的大灰狼,躡手躡腳地從樹背后走出來,把一只又一只小豬吞進肚子里,可憐的小豬連哼都沒來得及哼,就成了大灰狼的晚餐,就這樣,大灰狼的肚皮都快撐破了。在回家的路上,他一邊走一邊想“我今天的運氣怎么這么好”。
生2:這只饞嘴的大灰狼眼珠子一轉,主意來了:“一個人吃多沒意思,我去叫上我那些好朋友們,一起過來品嘗一下鮮嫩可口的小豬,一起分享的感覺一定很棒哦!”于是他飛快地跑了,邊走邊想“我今天可真是走運啊……”。
師:你們都說得好極了!真是富有想象力的孩子。那你們想不想知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呢?來,我們一起翻開書本,來看看究竟發(fā)生了什么呢?(學生都津津有味地翻看了起來)
師:大家都看懂了這個故事嗎?下面,老師來考一考你們。這里有四個問題,同學們以前后桌四個人為一組進行討論。討論結束后,每組派一位同學將你們討論的結果寫在紙上交給我。
問題一: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誰?
問題二:烏魯去了幾個好朋友家里?它們的名字分別是什么?
問題三:它們一起分享了些什么?
問題四:從繪本中,你們感覺今天運氣最好的是誰呢?為什么?(學生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學生進行自主閱讀之前,教師應不斷地對他們進行引導,并將閱讀的方法教給他們。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筆者更注重指導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而不是對繪本內容進行分析。學生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繪本的封面。所以對封面的解讀十分重要,學生可以在觀察、揣摩封面的圖片和文字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并進行延伸。在繪本閱讀教學中,筆者先帶領學生一起解讀封面,觀察圖片和文字:圖片可以向我們展示這個故事的大致情節(jié),而文字展示的是讀物的題目、作者和出版社等。這些信息看似微不足道,而事實上對學生的閱讀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學生在今后的閱讀中,可以根據(jù)讀物的作者來搜集類似的喜歡的書籍。筆者再引導學生觀察《今天運氣怎么這么好》的封面,創(chuàng)設一些問題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欲望,激起學生一探究竟的興趣。
緊接著,筆者便引領學生一起觀察繪本的扉頁。扉頁是打開封面的第一頁,它是學生進入故事正題的一扇門。扉頁一般會直觀地展示故事的主人公,有時扉頁還可以引領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馳騁在充滿幻想的天地中。在繪本《今天運氣怎么這么好》的扉頁中,我們看到的是饞嘴的大灰狼興奮地看著一群熟睡的小豬,它喃喃自語道:“今天運氣怎么這么好!”這樣精彩的扉頁,讓學生們展開了無限的遐想,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然后,筆者將閱讀繪本的方法教給學生。學生可以一邊看圖一邊讀文字;可以先看圖想象,再讀文字;也可以先讀文字,再看圖;還可以邊猜測邊想象邊閱讀。教師只需將閱讀方法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去自行選擇閱讀方法,這樣學生就擁有了閱讀的主動權,讀得更自由、更深入。學生在自主閱讀過程中,充分思考,不斷想象,生成無限感悟。當學生從故事情境中回過神來時,教師可以適時地將關鍵性問題拋出,對整個故事情節(jié)進行梳理和總結,幫助學生去吸取精華。問題情境引領學生再入故事情境,使之不斷思考,從而生成感悟。
封底閱讀也是繪本閱讀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少繪本會把故事的結局放置在封底,與封面相呼應,從而引發(fā)學生無盡的遐思和回味。繪本《今天運氣怎么這么好》的封底呈現(xiàn)的是與封面相呼應的一張圖:饞嘴的大灰狼又一次跑向樹林,可是那里再沒了小豬。教師帶領學生一起讀完整個繪本,還可以進行適當?shù)难诱?,鼓勵學生進行故事續(xù)寫,這讓學生又一次融入故事、感悟故事、斟酌故事、品味故事。
顯然,相較于內容教學法,方法教學法更勝一籌。它不僅讓學生成了課堂的主體,還使學生學到了閱讀的方法,在將來的自主閱讀中,也可以使學生受益無窮。
三、結語
繪本閱讀課的開展,是語文閱讀教學的新篇章。語文教師在不斷摸索和研究中,不斷尋求滿足學生閱讀需求的繪本,并采用科學的閱讀方法,對繪本閱讀教學不斷完善,打造出精品閱讀課堂,讓學生踏上愉快的閱讀旅途。
參考文獻:
[1]朱紅娟.小學語文繪本閱讀教學優(yōu)化策略探討[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9(3):48-49.
[2]柯鎮(zhèn)林.小學語文繪本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亞太教育,2019(2):65.
[3]趙再鈺.淺談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的重要性[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9(1):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