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秀玉
【摘要】本文通過對“微課”及“微課導學模式”的研究和分析,結合病理學教學涉及內容多和難于理解的特點,以病理學“血栓形成”的教學重點和教學的難點為例,以“微課”和“研學案”為教學載體,構建病理學的“微課導學”教學模式,以期為病理學“微課導學”模式研究和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動物藥理學;微課導學模式;實踐研究
微課導學教學模式是以微課作為學生自主學習的載體,教師以導學方式,幫助學生實現個性化和自主式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獸醫(yī)藥理學課程是基礎獸醫(yī)學和臨床獸醫(yī)學之間的紐帶課程,且與獸醫(yī)解剖學、獸醫(yī)生理學、獸醫(yī)微生物學、獸醫(yī)病理學等課程聯系密切。為使學生實現對獸醫(yī)藥理學課程的個性化學習和自主學習,更好的掌握獸醫(yī)藥理學知識,對該門課程采取微課導學教學模式,實現課程教學的信息化,使課程教學更生動、更具體和貼近生產實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
一、微課導學模式構建
(一)微課導學教學模式的選擇
微課導學教學模式和其它教學模式,如慕課、翻轉課堂、傳統(tǒng)課堂相比,在教師和學生在授課中的地位及作用、教學過程設計的重點、教學結構設計,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內容傳達方式等方面各有自己的優(yōu)勢。
傳統(tǒng)課堂教學互動實時性是其他網絡教學方式所不能比擬的,而慕課在課程的體系性方面優(yōu)于微課,翻轉課堂則在啟發(fā)式教學方面獨樹一幟,而微課的優(yōu)勢主要體現在短小精悍、重難點突出、學生精力集中,效果和效率兼顧,其次是借助網絡終端便捷、隨時隨地學習。根據獸醫(yī)藥理學課程特點,選擇微課導學教學模式。
(二)微課導學模式構建
任何教學模式都分為課前、課上、課后三大環(huán)節(jié),且每個環(huán)節(jié)承載不同的功能。主要從三個方面對教師和學生任務進行分析,構建微課導學模式。
1.課前準備階段
教師根據要講授章節(jié)的具體要求,提供給學生每次微課的教學內容、重點、難點,教學教案或PPT,微課視頻,導學方案等教學資源。學生要根據教師提供的教學資源,完成導學方案中要求的內容和學習任務,觀看視頻,查閱文獻資料,自主完成學習內容,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并提出,提前反饋給老師。
2.課上階段
教師在課上起到引導作用,根據學生反饋的該章節(jié)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然后教師進行總結。學生在課上要積極參與到自主學習和討論中,根據老師發(fā)布的任務組成小組進行討論,要求每個學生都發(fā)言,給出自己的理解,共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實現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
3.課后階段
教師根據學生課上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對重點和難點問題進行布置作業(yè),使學生更好的鞏固和加深對重難點問題的理解,同時通過網絡平臺或QQ群、微信群等對學生進一步學習中產生的新的問題進行解答,同學也可以進行解答,采取激勵的方式鼓勵學生踴躍發(fā)言,解決提出的問題。
二、具體案例
以“有機磷中毒及解救”的機理及藥物種類為案例,這部分內容是重點知識,也是執(zhí)業(yè)獸醫(yī)師資格考試的必考內容。在微課中結合臨床實踐對有機磷中毒及解救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再利用微課和導學方案,使學生對知識能夠深入的理解。
(一)課前階段
教師給出教學內容“有機磷類藥物、有機磷中毒毒理、解毒機理與藥物”;教學重點“有機磷類藥物中毒機理及癥狀”和“有機磷類藥物解毒機理及藥物,臨床應用注意”;教學難點“結合病例來說明有機磷中毒和毒理和臨床解毒方法及藥物”。給出學生導學方案,錄制視頻資料,視頻資料共計將近11分鐘,視頻資料是微課導學的關鍵,自行制作視頻動畫,并配音講解。
視頻中40秒以動畫形式說明本次課的主要內容。2分鐘介紹病例的內容并進行分析,得出診斷敵百蟲中毒,引出下部分內容。介紹有機磷類藥物的臨床應用范圍,并以敵百蟲為例介紹藥物的性質、作用及應用,其中老藥新用的部分,讓學生及時掌握書本以外的知識。3分鐘詳細介紹有機磷類藥物中毒的機理及臨床癥狀分類,疾病發(fā)生發(fā)展特點。3分鐘介紹有機磷中毒的解毒藥物及其解毒的機理,重點的解毒藥物的種類,解毒應用注意等。最后2分鐘以啟發(fā)式教學方式來概括本次課程的內容,并再次指出學習的重點。
(二)課上階段
課上根據學生的反饋,發(fā)現學生在自主學習階段對機磷中毒解毒的機理存在疑問。將學生分成四個組,按照學生反饋的對本次課程內容的理解程度進行分組,對照視頻案例進行反復觀看,教師再分別對每組的討論進行引導,最后,所有的學生都對存在疑問的問題有了深入的理解,加深了對本節(jié)內容的印象。
(三)課后階段
針對本節(jié)內容學生自主學習階段存在的問題以及重點難點,給學生補充了有機磷中毒癥狀動物表現肌肉震顫、驚厥等現象的短視頻和動畫演示。課后作業(yè)要求學生查閱文獻,搜集其它臨床中毒性疾病種類的樣本資料和視頻。同時,通過泛雅平臺、QQ群和微信群,在課后與學生對本節(jié)的重點內容進行交流,解決學生在進一步學習中發(fā)現的問題。然后根據學生課前和課中反映的問題,對微課導學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和優(yōu)化。
三、總結
在采用微課導學教學模式進行獸醫(yī)藥理學過程中,雖然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但也發(fā)現了一些問題,首先是視頻資源不足,有個別章節(jié)內容樣本較少,視頻制作過程中缺乏案例;部分學生習慣了傳統(tǒng)的教與學的模式,對新的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接受困難,需進一步引導;總之,采用微課導學教學模式進行獸醫(yī)藥理學教學實踐,效果比較明顯,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滿足了不同學生的個性化學習。但是,針對存在的問題,還需進一步加以解決,使獸醫(yī)藥理學課程成為優(yōu)質課程。
參考文獻:
[1]李彥榮,李詩綺,張啟立,姜惠娟,魏彩霞,牛亞亞.病理學微課導學模式構建與實踐研究[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29(1):87-91.
[2]唐輝武,周玲艷,王麗敏.探索微課在遺傳學教學中的應用與發(fā)展[J].科教文匯(中旬刊),2020(1):58-59.
[3]鄭雯文,姚思琪.微課在高校課程教學應用中的問題研究[J].電子商務,2020(2):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