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紛紛 熊艷
【摘要】 目的:研究燒傷瘢痕整形手術患者的臨床護理方法與護理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于筆者所在醫(yī)院接受燒傷瘢痕整形手術患者70例,將開展常規(guī)護理的35例患者設定為A組,將開展綜合護理的35例患者設定為B組。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護理后,B組總有效率為97.14%,護理總滿意度為97.14%,均高于A組的80.00%、77.1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86%,低于A組的17.1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燒傷瘢痕整形手術患者開展綜合護理,可有效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促進患者術后康復,值得在臨床上推廣運用。
【關鍵詞】 燒傷瘢痕 整形手術 護理方法 術后康復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nursing methods and nursing effect of burn scar plastic surgery. Method: From May 2018 to May 2019, 70 patients who received burn scar plastic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35 patients who carried out routine nursing were set as the group A, 35 patients who carried out comprehensive nursing were set as the group B.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 After nursing,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group B was 97.14%, and the total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was 97.14%, which were higher than 80.00% and 77.14% of group A,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group B was 2.86%, which was lower than 17.14% in group A,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burn scar plastic surger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promote the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燒傷是臨床中經常見到的一種意外損傷類型,燒傷后,患者被燒傷的部位均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瘢痕,燒傷瘢痕產生后不僅會對患者的機體外觀產生負面影響,對于患者的身心健康也會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多數(shù)患者均會選擇開展瘢痕整形手術,讓燒傷局部皮膚組織恢復正常功能,而對手術患者開展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一方面是為了提升手術治療效果,另一方面則是為減少各類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讓患者術后可以更快恢復[1-2]?;诖耍疚难芯苛藷齻:壅问中g患者的臨床護理方法與護理效果,現(xiàn)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于筆者所在醫(yī)院接受燒傷瘢痕整形手術患者70例,納入標準:均為燒傷瘢痕;均符合整形手術指征。排除標準:有出血傾向或者凝血功能存在障礙;擴張區(qū)接受過放射治療;切口區(qū)發(fā)生感染或者合并全身性感染;精神、認知功能存在嚴重障礙;皮膚癌;合并有心肝腎等嚴重功能不全。將開展常規(guī)護理的35例設定為A組,將開展綜合護理的35例設定為B組。A組男20例,女15例;年齡22~48歲,平均(29.18±5.62)歲;面頸部燒傷5例,腿部燒傷9例,腳、踝部燒傷9例,手部燒傷8例,肘部燒傷4例。B組男19例,女16例;年齡23~49歲,平均(30.05±6.03)歲;面頸部燒傷4例,腿部燒傷11例,腳、踝部燒傷10例,手部燒傷7例,肘部燒傷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颊呔栽竻⑴c本次研究。本研究已取得筆者所在醫(yī)院倫理委員批準。
1.2 方法
A組開展常規(guī)護理,具體方法如下:先對患者開展健康教育宣傳,提高患者對于疾病的認知度,并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一旦發(fā)現(xiàn)有異常情況馬上向主治醫(yī)生報告,確?;颊叩玫郊皶r有效的治療。B組患者開展綜合護理,具體方法如下:(1)術前?;颊弑粺齻⒘粝埋:蹠r,局部外觀美觀度較差,對于患者術后的功能康復、生活質量及心理都會產生不良的影響,對此護理人員要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向其講解有關燒傷瘢痕與治療的相關知識,內容包括手術的方式、術前需要配合的相關事項及術后功能鍛煉相關的知識等,并介紹一些成功治愈的案例,增加患者對于疾病治療的信心。此外,還要做好皮膚感染預防工作,術前將患者手術區(qū)的毛發(fā)全部剔除,且不得使用脫毛劑,不得剔破患者皮膚,以免引發(fā)過敏或感染。(2)術后。手術后,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呼吸、血壓等各項生命體征變化,為了防止燒傷瘢痕患者發(fā)生交叉感染,應該讓存在感染癥狀的患者獨居一室,并確?;颊卟》績鹊陌察o,保障溫度、濕度的適宜,禁止吸煙和探視。如果患者采用植皮治療,則需要手術后的24~72 h監(jiān)測是否出現(xiàn)血管危象,若發(fā)現(xiàn)患者的植皮部位發(fā)生腫脹,出現(xiàn)水泡或是膚色為明顯的暗紫色,馬上報告主治醫(yī)生,給予對應的處理措施。對患者開展康復護理,手術后1~2周,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運用康復治療儀開展功能鍛煉護理,于康復護理的早期,提醒患者輕度活動,活動時盡量輕柔、緩慢,范圍由小至大,以自身的耐受疼痛度為準,每次鍛煉需要適度,切不可過量運動,以免造成身體不適,每次鍛煉時間保持在30 min以內,2次/d。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護理后,評定兩組護理效果,經過護理,患者術后恢復良好,無任何術后感染癥狀,可正常生活評定為顯效;護理后,患者病情顯著改善,無感染癥狀,基本不會對正常生活造成影響為有效;護理后,患者出現(xiàn)明顯的感染癥狀或者輕微的抑郁癥狀,對其正常生活產生明顯影響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采用筆者所在醫(yī)院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評定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滿分為100分,總分≥90分為非常滿意,60~89分為基本滿意,低于60分則為不滿意??倽M意度=(非常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shù)×100%。
統(tǒng)計兩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包括傷口感染、關節(jié)痙攣、電解質失調。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效果對比
護理后,B組總有效率為97.14%,高于A組的8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B組護理總滿意度為97.14%,高于A組的77.1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
護理后,B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86%,低于A組的17.1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燒傷屬于意外性損傷,在臨床中非常常見,一般來說,深Ⅱ度或者是Ⅲ度燒傷在創(chuàng)面愈合之后的1~3個月就會開始形成瘢痕,而且慢慢增厚,逐漸高出周圍的正常皮膚,形成質地堅硬的瘢痕,充血也會逐漸加劇,呈現(xiàn)為鮮紅色,同時伴隨疼痛、瘙癢、灼熱及緊縮等不適感[3-4]。瘢痕形成后不僅會對患者的皮膚美觀度產生影響,還會影響皮膚的正常排汗和活動障礙,對患者的生理與心理健康均產生不良影響,因此為了恢復患者燒傷皮膚的功能,大部分患者都選擇開展整形手術,依據(jù)瘢痕的部位和大小選擇適當?shù)恼问中g開展治療[5-8]。綜合護理是一種全面、綜合的護理模式,該模式要求在術前對患者開展健康知識教育,讓其進一步了解手術方式、術前配合事項及術后功能鍛煉知識,并向患者列舉一些成功手術康復的案例,讓患者對手術治療充滿信心,進而以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配合手術與護理,更有利于手術的順利開展與術后康復;通過皮膚感染預防護理,于術前便將患者術區(qū)的毛發(fā)完全剔除,避免使用脫毛劑,不得剔破皮膚,降低切口感染的發(fā)生率;術后對于采用植皮治療的患者,嚴密監(jiān)測植皮部位腫脹情況,隨時查看皮膚是否出現(xiàn)水泡或是膚色轉變?yōu)榘底仙?,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聯(lián)合主治醫(yī)生進行處理,以免引發(fā)嚴重后果[9-11]。適當?shù)墓δ芸祻湾憻捒梢詭椭鸁齻:壅问中g患者更快恢復活動功能,而綜合護理要求在術后1~2周由護理人員指導患者保持功能位,并采用熱敷、彈性壓迫或康復治療儀等方式開展功能鍛煉,可有效防止肌肉萎縮或者皮瓣收縮的發(fā)生。而對于對關節(jié)部位開展瘢痕整形術的患者,則由護理人員指導其開展主動活動與被動活動訓練,早期活動以輕柔、緩慢的主動活動為主,以不引起不能耐受的疼痛為宜,先從小范圍開始再到全范圍,直到實現(xiàn)預期效果或者正常[12-15]。本次研究顯示,護理后,B組總有效率為97.14%,護理總滿意度為97.14%,均明顯高于A組的80.00%、77.14%;B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86%,低于A組的17.14%(P<0.05),這一研究結果提示對于燒傷瘢痕整形手術患者開展綜合護理,護理效果顯著,且可降低術后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更有利于患者的術后恢復,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護理方案。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用于燒傷瘢痕整形手術患者的臨床護理中,可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幫助患者更快恢復正常生活,值得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韓亞龍,劉文軍,李武全,等.整形外科手術方法在手部深度燒傷后瘢痕預防及功能恢復中的應用[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9,28(11):3-6.
[2]康華,陶劍,付佳麗.指導小組方案對四肢燒傷病人瘢痕整形術后功能鍛煉效果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9,17(30):3785-3787.
[3]王丹.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在燒傷整形患者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9,17(29):249-250.
[4]俸雁,楊平,文麗婷.護患共同參與護理對手部燒傷患者瘢痕整形術后功能鍛煉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9,19(80):337,339.
[5]石盼利.綜合康復護理對手臂部燒傷整形植皮患者臨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首都食品與醫(yī)藥,2019,26(19):124.
[6]王丹,齊曉紅.燒傷后瘢痕整形手術的圍手術期護理配合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9,17(27):343-344.
[7]賀芳,董娟.功能部位整形治療深度燒傷患兒的圍術期護理[J].中國醫(yī)療美容,2019,9(9):111-114.
[8]詹彩惠,馮浩,楊銀玲.燒傷整形術中皮瓣修復的相關護理[J].中國醫(yī)療美容,2019,9(6):114-117.
[9]李文.手部燒傷患者瘢痕整形術后的康復功能鍛煉及護理干預分析[J/OL].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29):106-107.
[10]葛紅.燒傷整形術后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及診治對策[J/OL].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82):86,88.
[11]白玉眾,譚龍?zhí)叮瑒⒄湔?,?早期功能部位整形術對深Ⅱ度燒傷患者關節(jié)功能恢復及遠期效果的影響[J].中國醫(yī)療美容,2018,8(4):19-22.
[12]欒芳,孫華昌,朱承亮,等.自體脂肪干細胞在面部軟組織輪廓整形術中的應用[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7,14(12):1826-1828.
[13]許再杰.皮膚軟組織擴張術在燒傷患者整形中的應用價值[J].醫(yī)療裝備,2017,30(7):113-114.
[14]王磊.224例燒傷整形患者麻醉性鎮(zhèn)痛劑的臨床應用效果[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16,33(6):16-17.
[15]沈海靜.燒傷疤痕整形手術患者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6,7(14):242-243.
(收稿日期:2019-12-25) (本文編輯:桑茹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