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夢楠,尚游
(1.錦州醫(yī)科大學 研究生院麻醉專業(yè),遼寧 錦州 121000;2.錦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麻醉科,遼寧 錦州 121000)
婦科腹腔鏡手術老年患者麻醉維持方案的設計對麻醉效果、認知功能水平有較大影響[1]。老年患者中樞神經(jīng)功能減退,手術麻醉對患者認知功能有較大影響[2]。本文旨在分析婦科腹腔鏡手術老年患者麻醉維持方案的設計及麻醉效果、認知功能水平,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18 年10 月至2019 年10 月本院收治的80 例婦科腹腔鏡手術老年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其中分為觀察組(40 例)和對照組(40 例)。觀察組中年齡60~75 歲,平均(65.50±2.35)歲。其中子宮肌瘤手術23 例,卵巢囊腫手術17 例。伴高血壓30 例,糖尿病10 例,心臟病9 例,腦血管病8 例,消化系統(tǒng)疾病6 例。美國麻醉醫(yī)師協(xié) 會(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級Ⅰ、Ⅱ級。對照組中年齡61~74 歲,平均(65.40±2.32)歲。其中子宮肌瘤手術24 例,卵巢囊腫手術16 例。伴高血壓31 例,糖尿病11 例,心臟病8 例,腦血管病7 例,消化系統(tǒng)疾病5 例。ASA 分級Ⅰ、Ⅱ級。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同意,兩組上述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婦產(chǎn)科學分會婦科內(nèi)鏡學組婦科腹腔鏡診治規(guī)范的適應證[3];患者無本次試驗用藥過敏史;患者無精神異常、意識障礙,能配合手術治療;患者及其家屬同意入組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手術前患者禁食禁飲12 h,麻醉前15 min,長托寧0.5 mg 靜脈注射。麻醉誘導:咪達唑侖0.04 mg/kg+芬太尼3 μg/kg+依托咪酯0.2 mg/kg+順式阿曲庫銨0.15 mg/kg。意識消失后進行氣管插管,連接呼吸機,監(jiān)測相關參數(shù)。麻醉維持方案:觀察組給予單純靜脈麻醉維持方案,丙泊酚2.0 mg/L靜脈泵注,腦電雙頻指數(shù)(bispectral index,BIS)監(jiān)測麻醉深度,維持在40~55。根據(jù)患者麻醉深度及心率、平均動脈壓等指數(shù)調(diào)整丙泊酚泵注速度。瑞芬太尼0.2 μg/(kg·min)+丙泊酚5 mg/(kg·h)+順式阿曲庫銨0.03 mg/kg,20 min 間斷給藥。對照組給予靜脈和吸入(靜吸)復合麻醉維持方案,丙泊酚3.5 mg/L 靜脈泵注,BIS 監(jiān)測麻醉深度,維持在40~55。瑞芬0.2 μg/(kg·min)+丙泊酚5mg/(kg·h)+順式阿曲庫銨0.03 mg/kg,20 min 間斷給藥,七氟醚吸入。根據(jù)患者麻醉深度及心率、平均動脈壓等指數(shù)調(diào)整吸入七氟醚濃度。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如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等,手術結束后給予自控鎮(zhèn)痛泵。
對比兩組麻醉效果、認知功能水平。
使用SPSS 19.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研究所涉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麻醉前后兩組心率、平均動脈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麻醉前后心率、平均動脈壓比較 ( ± s)
表1 兩組麻醉前后心率、平均動脈壓比較 ( ± s)
注:1 mmHg=0.133 kPa。
術后兩組拔管時間、蘇醒時間、話語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術后拔管時間、蘇醒時間、話語時間比較( ± s,min)
表2 兩組術后拔管時間、蘇醒時間、話語時間比較( ± s,min)
術后拔管6 h 觀察組認知功能得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認知功能得分比較 ( ± s,分)
表3 兩組認知功能得分比較 ( ± s,分)
近年來,我國的老年人口數(shù)量和比例均明顯上升,繼而老年患病人口數(shù)量和比例也不斷增加,老年人機體功能下降、臟器功能減退,實施相應治療時需要加以重視[4]。就老年婦科疾病患者而言,部分老年婦科疾病患者需要給予手術治療[5]。腹腔鏡在臨床應用以來,憑借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等優(yōu)點,得到廣大醫(yī)患的認可,廣泛應用于臨床,尤其是在婦科疾病手術治療中,應用較廣泛[6]。婦科腹腔鏡手術是老年婦科患者的重要治療方式之一,與傳統(tǒng)手術方式相比較,具有獨特優(yōu)勢,但手術治療過程中,存在機械損傷、應激反應的情況,可影響患者認知功能水平。而患者認知功能的恢復,對于其治療效果及整體恢復均有影響[7]。故此,選擇適合的麻醉方式,減少機械損傷、應激反應,對于保證患者麻醉效果及認知功能水平恢復有重要意義[8]。如何保證麻醉效果,加快認知功能水平恢復,是婦科手術麻醉關注的重點。
本研究顯示,給予單純靜脈麻醉維持方案的觀察組和給予靜吸復合麻醉維持方案的對照組比較,麻醉前后兩組心率、平均動脈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本研究兩組選用的麻醉維持方案皆可能收到滿意的麻醉深度,減少應激反應。術后兩組拔管時間、蘇醒時間、話語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本研究兩組選用的麻醉維持方案皆可能收到滿意的麻醉效果相當。術后拔管6 h 觀察組認知功能得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本研究觀察組選用的麻醉維持方案可在術后快速恢復認知功能。老年患者的中樞神經(jīng)功能減退,麻醉藥物對患者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釋放乙酰膽堿產(chǎn)生抑制作用,繼而抑制中樞神經(jīng)功能。本研究中使用的丙泊酚,通過對突觸作用,對突觸前膜遞質釋放、前后膜受體功能進行調(diào)節(jié)達到麻醉作用。相關研究顯示,與靜脈使用麻醉藥物相比較,吸入性使用麻醉藥物會持續(xù)影響患者認知功能,促進認知功能障礙發(fā)生。靜吸復合麻醉通過兩種途徑影響患者認知功能,患者術后認知功能恢復較慢。
綜上所述,單純靜脈麻醉維持方案應用于婦科腹腔鏡老年患者手術麻醉維持,其麻醉效果好、認知功能影響小,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