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儉
當前,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日益發(fā)展,“互聯網+”模式普遍運用于眾多行業(yè),學校教育在“互聯網+”模式的滲透下也獲得了進一步發(fā)展,形成了全新的教育教學形式和學習體驗。為了更好地貫徹教育理念并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初中語文尤其是語文閱讀教學應在“互聯網+”環(huán)境中始終保持發(fā)展的眼光,將傳統(tǒng)教學結合網絡信息技術進行更新,并合理運用。
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在初中階段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語文課程的作用不容忽視。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與運用是教學要求的一部分,但引導學生養(yǎng)成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提升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增強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底蘊,也應引起廣大語文教師的重視。因此,語文教師在要求學生完成基本記憶、書寫的任務外,還需要鼓勵學生不斷閱讀,主動拓展視野,提升閱讀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在試卷中閱讀理解部分所占的分值,以及學生語文學習的效率與寫作能力。
此外,初中階段是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同時也是學生對未來學習、生活以及認知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階段。
“互聯網+”環(huán)境下的教學策略
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閱讀環(huán)境適宜與否,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閱讀興趣。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語文課堂往往是“一對多”的教師講授、學生聽講記錄的單一教學模式,師生之間互動較少,大多數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被動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缺乏主動性與參與性。語文閱讀教學更是如此,且閱讀過程多在教室進行,長時間下來,難免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產生了對閱讀的抵觸與厭惡心理,從而導致學生的閱讀效率不斷降低,學習積極性也隨之下降。“互聯網+”環(huán)境使語文課堂與互聯網二者結合,協調運用,為學生帶來了全新的閱讀體驗。初中語文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將語文閱讀教學通過文字、圖像、音視頻等形式展開,將視聽讀相結合。這既可對文章寫作背景、人物脈絡、中心思想進行框架分析,又可將文章重難點在多媒體上給予強調,讓學生擺脫對課本中大篇幅文字的茫然,建立起條理清晰有邏輯的思路。多媒體教學使文字具體化、生動化,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在體會中感同身受,從而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增強學生對語文閱讀的積極性。
豐富素材,提高課外閱讀量 “互聯網+”環(huán)境為語文閱讀教學帶來的全新體驗,還體現在“互聯網+”環(huán)境可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征,制訂不同的教學策略以增強學生課外閱讀的積累。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中,學生閱讀范圍往往局限于課本,或是考試要求的必讀書目,課外閱讀涉及面窄,因而學生的閱讀過程多為被動進行,或敷衍了事。同時,許多教師所選擇的課外閱讀材料面向的是全體學生,即便了解了大多數學生的閱讀興趣,也只是按照應試教育的要求進行閱讀安排,不能針對各個學生的特點、愛好與需求進行材料發(fā)放,學生閱讀著統(tǒng)一的材料。倘若學生對所發(fā)的閱讀資料無甚興趣,又何談仔細閱讀、深入分析,甚至是提升閱讀興趣呢?
但是,在信息技術日益發(fā)展的今天,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已不同以往,其自主性、靈活性、多樣性大幅增強。初中閱讀教學與互聯網多媒體技術的結合運用,使閱讀教學過程中可選的材料愈加豐富,課堂上師生的互動率得以提升,教學形式也愈加多樣。此外,“互聯網+”環(huán)境下,教師可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收集學生可能感興趣的材料,并結合多種教學形式來提升學生課堂的注意力,增強閱讀興趣;學生也可根據自身的閱讀需求,對閱讀材料進行自主選擇,從而消除對閱讀的厭倦心理,在閱讀過程中培養(yǎng)分析思考的能力,學會總結概括,其閱讀寫作能力自然會在潛移默化中得以提升。
技巧傳授,指導學生閱讀方法 在學生對閱讀材料進行自主選擇的過程中,教師所擔任的角色便是判斷者與指導者。教師幫助學生對材料進行選擇,判斷閱讀材料是否符合學生目前所處的身心發(fā)展階段,以及是否有利于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正確養(yǎng)成。同時,教師需在學生的閱讀過程中仔細觀察,將基本的閱讀方法、閱讀技巧進行深入講解,及時給予指導,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盎ヂ摼W+”環(huán)境中的語文閱讀教學,使閱讀的便利性、針對性、全面性在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進行充分展示,這不僅使學生有效地掌握了閱讀的方法技術,還讓學生在適合自身且自身感興趣的閱讀過程中增長了知識,拓展了視野,豐富了閱讀量,更提高了閱讀水平和培養(yǎng)了閱讀能力。
結束語
語文學科自小學教育階段起便是學校教育的重點,而閱讀教學更是語文學科的重要部分。學生的閱讀水平是他們將來的學習的基礎,要想提高學習質量,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必須具備較高的閱讀能力。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充分適應“互聯網+”環(huán)境,并將其獨特優(yōu)勢與自身教學經驗有機結合,形成符合當前學生需求的閱讀教學方式,并為學生提供開放多樣的閱讀環(huán)境。此外,教師還需要不斷利用網絡信息技術,為學生選擇有針對性的、各具特色的閱讀材料,讓學生主動閱讀,熱愛閱讀,從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本文系揚州市教育學會課題《“互聯網+”下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yjhkykt008)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宋全芳.基于“互聯網+”環(huán)境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中華辭賦,2019(2):120-121.
[2]楊永宏.探析“互聯網+”環(huán)境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9(1):108-109.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平山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