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沂蒙精神與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脈相承,凝聚著沂蒙人民的革命與建設熱情,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與強大的實踐教育功能。文章聯(lián)系中學教育特點,在推進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分析沂蒙精神的文化內涵和教育意義,將其納入中學生思想道德品質養(yǎng)成實踐中,讓廣大中學生從沂蒙精神中獲得思想養(yǎng)分,助推科教興國戰(zhàn)略,讓沂蒙精神永葆生命力發(fā)表了淺顯的觀點。
關鍵詞:沂蒙精神 時代價值 科教興國 立德樹人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4.060
沂蒙精神,誕生于戰(zhàn)爭年代,于現代建設實踐中成長與發(fā)展。沂蒙精神繼承并發(fā)揚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彰顯了沂蒙人民頑強的革命意志和奮勇向上的戰(zhàn)斗品質?!傲⒌聵淙恕弊鳛榻逃母锏闹匾繕?,將優(yōu)秀的歷史文化融入育人實踐中促進“以文化人”就顯得至關重要。沂蒙精神是紅色文化,更是“立德樹人”教育實踐的重要文化源泉。要深入挖掘沂蒙精神,傳承并發(fā)揚沂蒙精神,讓廣大中學生從沂蒙精神中學會感恩、學會堅強、學會奮斗,助力中學生實現全面發(fā)展。
一、沂蒙精神的文化實質
沂蒙精神,其文化實質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愛黨愛軍”是沂蒙精神的靈魂。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沂蒙人民堅定革命意志,親歷戰(zhàn)爭的考驗,為中國解放事業(yè)做出了應有貢獻。沂蒙人員在實際行動中,以滿腔熱情,積極行動,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思想與戰(zhàn)略任務,更是沂蒙人民政治本色的鮮明體現。
第二,“開拓奮進”是沂蒙人員的不懈追求。面對困難,勇往直前,敢為人先是沂蒙人民的優(yōu)秀品格。在全面建設新中國實踐中,沂蒙人民通過辛勤努力,開拓創(chuàng)新,站在時代前列,成為革命老區(qū)的佼佼者。
第三,“艱苦創(chuàng)業(yè)”展現了沂蒙人民的精神風貌。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成為沂蒙人民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發(fā)圖強的時代精神。不管困難多大,條件多苦,沂蒙人民求真務實,埋頭苦干的優(yōu)秀品質,昭示了沂蒙人的精神操守。
第四,“無私奉獻”凝聚成沂蒙人的價值取向。戰(zhàn)爭時期,沂蒙人舍身忘我,為革命事業(yè)甘于奉獻生命?!凹t嫂”們用顧全大局的革命意志和積極行動為革命事業(yè)提供物質動力,寧愿舍小家,也要顧大家的精神,彰顯了沂蒙老區(qū)人民無私奉獻的崇高境界。
二、傳承沂蒙精神的現實意義
沂蒙精神是時代的新風,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思想源泉。吃苦、吃虧、實干、開拓成為沂蒙精神永放光芒的獨特品格。傳承沂蒙精神,不僅是時代的召喚,更是當下的自覺選擇。
1.與時俱進,沂蒙精神的時代訴求
每一個時代,都需要理論創(chuàng)新。沂蒙精神也需要在創(chuàng)新中更好地為現實所用。沂蒙精神是沂蒙老區(qū)人民先進的群體意識,在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精神價值。在革命時期,沂蒙精神是戰(zhàn)勝敵人的思想武器;在建設時期,沂蒙精神是擺脫貧困,開拓奮進的指導思想;在改革開放時期,沂蒙精神是沂蒙老區(qū)人民走向世界的信心。沂蒙精神在當下的傳承與弘揚,要與新時代相結合,與時俱進,深入挖掘其文化內涵,樹立開放性的視野和全局性的眼光,與人民同步,與時代偕同,展現其強大的生命力,成為鼓舞沂蒙人民勇往直前的思想武器。
2.不忘初心,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沂蒙精神在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fā)揮著其“依靠人民,始終為民服務”的宗旨。傳承沂蒙精神,就是要與人民結緣,關心老區(qū)人民的實際問題,將人民利益放于首位。不忘初心,熱愛人民,依靠人民,才能推進沂蒙科技教育事業(yè)走向輝煌。
3.追本溯源,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與踐行
沂蒙精神在思想價值與教育意義上,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根同源。作為一項優(yōu)良的思想傳統(tǒng),沂蒙精神濃縮了革命、建設、改革中的先進事跡和人物品格,為當下廣大中學生的科技教育實踐帶來了豐富的教育資源和富足的精神養(yǎng)分。沂蒙精神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站在國家、集體、個人利益的高度,讓廣大中學生了解沂蒙精神,并認同、踐行和發(fā)揚沂蒙精神,讓沂蒙精神永不過時,促進沂蒙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沂蒙精神在中學“立德樹人”實踐中的應用
1.沂蒙精神為“立德樹人”實踐注入活力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推進“立德樹人”戰(zhàn)略的實施,將沂蒙精神紅色文化熔鑄到校園文化體系中。指導校園實踐活動,將紅色思想、沂蒙精神內化到學習、生活實踐中,讓廣大中學生能夠從沂蒙精神中接受愛黨愛國教育。
“立德樹人”作為新時期學校教育的重要目標,要明晰其價值和意義,要積極探索其實踐途徑。中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更是接班人,要從愛國主義實踐活動中讓學生認識、理解沂蒙精神,在頭腦中樹立堅定的愛國觀念。要讓廣大學生從沂蒙精神中獲得愛國主義熏陶,要將國家利益置于首位,關心和維護國家利益,在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沖突時,能甘愿犧牲個人利益,為國家、為民族做出應有的貢獻。在新的時代下,學習沂蒙精神,便要從最燦爛的、可歌可泣的沂蒙人物故事中來挖掘其當代教育意義。
在“立德樹人”的育人途徑上,也要強調“德育”與教育教學工作的協(xié)同,立足沂蒙精神,用優(yōu)秀的沂蒙紅色文化,塑造中學生的愛國情感,激發(fā)學生的意志,煉造優(yōu)秀的人格品質,為推動素質教育發(fā)展提供重要精神動力。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要求,沂蒙紅色文化成為引領學生思想教育的重要精神財富,在落實“立德樹人”實踐中,要推進沂蒙紅色文化進校園,讓中學生接受思想洗禮和教育。
2.沂蒙精神讓學生學會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作為新時期校園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引領學生以感恩的心態(tài)正確看待世界。沂蒙精神與“立德樹人”教育任務的協(xié)同,將崇真向善作為育人本色,讓廣大中學生從沂蒙紅色文化中汲取精神營養(yǎng)。感恩教育圍繞“立德樹人”的宗旨,落實學生德育素養(yǎng)教育,從學會感恩來培養(yǎng)學生“心存感激”的意識,為構建良好的道德品質夯實基礎。長期以來,在學校教育中,重智育、輕德育的問題突出,要落實“立德樹人”的目標,就要擺正德育地位。
沂蒙精神是優(yōu)秀的紅色文化,更是培養(yǎng)中學生德育品格的精神財富。借助于感恩教育實踐活動,讓學生從感恩社會、感恩家人中拓展感恩教育維度。如走進沂蒙紅色基地,感恩革命先烈;參與烈士陵園祭掃活動等。在感恩教育活動中,喚醒學生的內心良知,從傳誦沂蒙先烈故事到追慕革命前輩的偉大精神,讓學生將沂蒙精神內化到自身行動中。
3.沂蒙精神為中學生勵志教育營造良好環(huán)境
沂蒙精神,體現了沂蒙人民吃苦耐勞、頑強拼搏、自我犧牲、無私奉獻的優(yōu)秀品質,對沂蒙精神的解讀與傳承,讓廣大中學生從中獲得“正能量”,對照自己,感念、繼承和發(fā)揚革命先驅的斗爭精神。當下社會競爭激烈,每個人最終都要融入社會。每一位中學生,都要自覺激發(fā)自我斗志,提高自我內心精神品格。教育者要勵志將“立德樹人”實踐活動與青少年的成長相結合,讓廣大青少年能夠從知識講座、先進事跡、感人故事中,聆聽沂蒙人的偉大實踐,傳承、弘揚沂蒙紅色文化精神。
總之,傳承與弘揚沂蒙精神,要不斷整合有效資源,對沂蒙精神進行開發(fā)與創(chuàng)新,堅持以人力為核心,多渠道、多途徑挖掘沂蒙紅色文化。立足科技教育事業(yè),促進廣大中學生將沂蒙精神轉變?yōu)閮仍趯W習動力,以優(yōu)秀的成績,高尚的品格踐行“立德樹人”目標。沂蒙精神具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沂蒙老區(qū)人民智慧的結晶。在學習中,要秉承沂蒙精神,不斷突破自己,爭做模范;在生活中,要能吃苦,敢創(chuàng)新,葆有沂蒙老區(qū)人民特有的堅韌品格。
參考文獻:
[1] 王津、徐東升《高中沂蒙精神活動型課程實施建議》,《菏澤學院學報》2020年第4期。
[2] 張靜、唐棣宣《黨的十八大以來沂蒙精神研究述評》,《紅色文化資源研究》2020年第1期。
[3] 張燁《沂蒙紅色文化的時代價值及其實現路徑》,《山西青年》2020年第5期。
(徐超群,1991年生,女,漢族,山東臨沂人,二級教師,大學本科。研究方向:心理教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