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要:運動游戲是幼兒最為基本的活動,而且也是幼兒學習的重要方式。為此,幼兒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該加強重視運動游戲的開發(fā)與嘗試,嚴格遵循“一物多玩,一物精玩”的原則,以便有效激起幼兒參與積極性,達成理想的教學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針對一物多玩一物精玩——幼兒園運動游戲的開發(fā)與嘗試進行了詳細分析,希望能夠?qū)ο嚓P(guān)人員有所幫助。
關(guān)鍵詞:一物多玩;一物精玩;幼兒園;運動游戲;開發(fā)
運動游戲是幼兒體能鍛煉的重要方式,有助于激發(fā)幼兒運動積極性。而在運動游戲中,體育器械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就是實際情況來看,很多幼兒園在運動游戲開展中,大都應用固定的材料,然后組織幼兒進行單一的玩法,長此以往,必定會影響幼兒參與運動游戲的積極性,導致運動游戲流于形式。針對此,要求幼兒教師積極落實“一物多玩,一物精玩”,同時鼓勵幼兒積極開動自己的大腦,想象各種運動器械的多種玩法,這樣不僅能夠很好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而且還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運動能力,促使他們更加全面的發(fā)展。
一、幼兒園運動游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材料不充足
運動游戲往往需要各種材料的支持,所以幼兒對各種活動材料進行充分的操作是運動游戲的重要特征之一。不過就實際情況來看,幼兒教師并沒有重視這一點,材料提供大都比較少,具體表現(xiàn)在種類、數(shù)量上,阻礙到幼兒運動游戲的正常開展。與此同時,單一的材料很難有效激起幼兒的參與積極性和興趣,阻礙到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運動游戲效果自然也很不理想。
(二)引導不足
在幼兒運動游戲?qū)嶋H開展中,部分幼兒教師因為害怕幼兒出現(xiàn)意外,從而設置各種條條框框,然后讓幼兒在條條框框中開展游戲,自己則完全放手,缺乏必要的引導。在這種背景下,幼兒的主體性難以得到充分發(fā)揮,參與積極性自然也會受到很大程度上的影響,不利于學生全面性的發(fā)展。
二、一物多玩一物精玩——幼兒園運動游戲的開發(fā)與嘗試措施
(一)以泡沫墊為例進行開發(fā)與嘗試
在幼兒園教育活動開展中,泡沫墊是非常常用的一種物品,很多教師都會將其應用至幼兒運動游戲中,例如滾、爬游戲。除了這些,泡沫墊還有很多的玩法,不過這就需要幼兒教師和幼兒共同開發(fā),具體如下:
玩法一:打傘游戲。具體就是將幼兒合理分成幾個小組,然后一起頂著泡沫墊快慢行走,由教師發(fā)出信號,下大雨就走快一點,下下雨就走慢一點,比比哪個小組配合的最默契,并進行相應的獎勵。通過這種運動游戲方式,能夠很好鍛煉幼兒的協(xié)作能力和意識,同時還能培養(yǎng)幼兒身體協(xié)調(diào)力。
玩法二:夾夾樂。同樣需要將幼兒分成幾個小組,然后用頭、脖子以及雙腳等夾著泡沫墊一直往后傳,又或者是用雙腿夾著泡沫墊往前跳,比比哪個小組速度最快。在游戲開展中,如果泡沫墊中途落地,就得從頭開始。
玩法三:高個子,矮個子。幼兒手持泡沫墊,然后由教師發(fā)出信號,幼兒則根據(jù)信號的不同變高個子或矮個子走。當教師發(fā)出高個子信號的時候,幼兒則舉高泡沫墊向前走;發(fā)出矮個子信號的時候,幼兒則將泡沫墊放低蹲下走。在這一過程中,實行淘汰制,如果幼兒反應出錯,則直接淘汰,最后一名獲勝,并獲得相應的獎勵。
玩法四:躲貓貓。教師扮演貓,然后背對著幼兒,幼兒則手拿泡沫墊向教師的方向走。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相關(guān)歌曲,歌曲暫停教師便回頭,這時幼兒就得躲在泡沫墊后面,沒有躲好的幼兒則淘汰。
玩法五:跳高。將泡沫墊疊在一起,然后幼兒依次跳過去,比比哪位幼兒跳的泡沫墊層數(shù)最多。
玩法六:接力運球。將幼兒合理分成幾個小組,然后小組成員抱著泡沫墊排成一排,將小球放置在泡沫墊上,依次往下傳遞。在這一過程中,幼兒的雙手不允許碰到小球,而且球如果中途落地,就得重新開始,最先傳完球的小組獲勝。
(二)以鞋盒為例進行開發(fā)與嘗試
廢舊的鞋盒是一種非常容易收集的廢舊材料,所以教師可以將其合理利用起來,將廢舊材料玩出新意,有效鍛煉幼兒的各種運動技能,如走、跳以及爬等,促使幼兒更加全面的發(fā)展,具體如下:
玩法一:頂頂樂。具體是指讓幼兒將鞋盒放在頭頂上然后向前走,幼兒的手不能碰觸鞋盒。并在此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設置各種障礙物,將道路設置的曲曲折折,增加游戲難度,有效鍛煉幼兒的平衡力。
玩法二:烏龜爬,運糧食。讓幼兒將雙手分別放在兩個鞋盒中,然后手腳著地快速向前爬,將盡頭的糧食放在鞋盒中后往回爬,比比誰先將糧食運完。
玩法三:過河。將鞋盒不規(guī)律的擺成一排,組成小河,然后幼兒從小河上跳過去。要想走到河對岸,幼兒需要左右跳、正面跳等等,又或者是倒著走。
玩法四:拋接球。將幼兒兩兩組成一組,一個幼兒負責扔沙包或者是小球,另外一個幼兒用鞋盒負責接球,比比哪組幼兒配合的最默契,在單位時間內(nèi)接的沙包或小球數(shù)量最多。
玩法五:扔地雷。將鞋盒擺成一排,或者是將鞋盒疊起來搭高。然后幼兒手握沙包砸鞋盒,比比哪位幼兒認得最準。
玩法六:穿大鞋,跳跳跑。幼兒將兩只腳都放在鞋盒中,然后跳著往前走,比比哪位幼兒最先到達終點。
玩法七:齊心協(xié)力向前走。將兩名或者多名幼兒分成小組,然后小組成員靠著的腳一起放進鞋盒中,然后往前走,與“二人三足”游戲相類似。
總的來說,在幼兒園運動游戲中,每一種工具都有很多種玩法,不過需要教師基于幼兒實際情況合理開發(fā),只有這樣才能更好豐富幼兒園運動游戲內(nèi)容,調(diào)動幼兒參與積極性,切實提升幼兒園運動游戲效果,促使幼兒運動能力進一步的提升。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運動游戲開展中合理落實“一物多玩,一物精玩”,能夠很好鍛煉幼兒的思維能力,強化運動游戲教育效果。針對此,要求幼兒教師加強重視,并且合理引導,以便更加充分的發(fā)揮“一物多玩,一物精玩”的作用,促使幼兒更加全面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