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標
摘要:根據高中體育新課標(201 7年版)提出的“體育學科素養(yǎng)”要求,文章探討了體育課堂教學設計中的認知目標內容、路徑與類型,并結合教學實踐中的三個案例,分析了基層高中體育教師在制定體育課堂教學認知目標中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
關鍵詞:新課標;體育學科素養(yǎng);認知目標;實施路徑
中圖分類號:G633 .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 (2020) 02-0023-02
“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是高中體育新課標(2017年版)提出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二級指標,而“運動能力”的三級指標是體能狀況、運動認知與技戰(zhàn)術運用、體育展示與比賽,其中與體育課堂教學認知目標直接相關的主要是“運動認知”,間接相關的是體能、技戰(zhàn)術、比賽等方面的認知。 “健康行為”的三級指標是體育鍛煉意識與習慣、健康知識掌握與運用、情緒控制與環(huán)境適應,其中與體育課堂教學認知目標直接相關的是“健康知識”,間接相關的是體育鍛煉、情緒控制與環(huán)境適應等方面的認知。根據高中體育新課標(2017年版)的基本要求,本文重點探討體育課堂教學認知目標中的基本內容、途徑與類型,并進行案例分析。
一、體育課堂教學認知目標的內容
從傳統意義角度分析,認知目標是指人的認識過程,是人腦以感知、記憶、思維等形式反映客觀事物特性及其關系的心理過程。這是基于一般學科意義上的概念,體育學科的特殊性在于,既有大腦認知活動,更有身體的認知活動。因此,從知識傳習角度而言,體育與健康課程認知目標的主要內容既要包含來自體育方面的認知目標,又要包含來自健康方面的認知目標。具體而言,體育方面的認知目標包括體育理論知識與體育實踐知識;健康方面的認知目標包括健康理論知識,即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體育教師不僅要傳授體育理論知識與體育實踐知識,而且要傳授健康理論知識。
(一)健康理論(教育)知識
從健康教育知識角度而言,可能涉及的內容很多,包括新課標(2017年版)中9個方面的健康教育內容,其中既有飲食、營養(yǎng)、衛(wèi)生、環(huán)境、運動安全,也有心理健康與人際關系知識等,如“掌握與健康相關的飲食和營養(yǎng)知識,了解常見食物的營養(yǎng)價值與合理的膳食結構,養(yǎng)成科學、健康的飲食習慣;了解食品選購和食品標簽等知識和方法” “掌握并運用安全運動、預防常見運動損傷和突發(fā)事故、消除運動疲勞的知識和方法,如預防和簡單處理骨折、扭傷、肌肉拉傷、運動性暈厥、運動性哮喘、運動性腹痛、運動性骨膜炎和心肌炎等知識與方法”等。
這些健康知識的教育實際上并不是學校體育所能解決的,但既然是新課標(2017年版)提出的新要求,那么我們也需要認真學習與努力落實。根據體育課堂教學所能達成的認知目標,體育教師可從健康教育知識中遴選出一些符合體育課堂教學實際需要的知識設計認知目標,如結合具體的體育教材內容,布置好良好的運動環(huán)境,進行身體衛(wèi)生教育、運動安全教育、人際關系教育等,即不能干篇一律地把新課標中的健康教育知識搬到體育課堂教學認知目標之中。
(二)體育理論知識
從體育理論知識而言,主要包括各類運動項目的起源與發(fā)展史,運動員成長史、勵志故事,各類運動項目場地、器材、競賽規(guī)則、裁判方法等,這些理論知識主要依賴學生大腦認知的方式學習而得。
(三)體育實踐知識
一方面,體育實踐知識是體育實踐課認知目標的最重要的內容,此類目標雖然也依靠學生的大腦認知,但更多的是需要“身體練習”的路徑實現,主要內容可包含結合教材內容的身體練習概念、結構、原理與方法、體能方面的知識等。其中體能方面的知識有“體能模塊包括體能發(fā)展的基本原理與方法、測量和評價體能水平的方法、體能鍛煉計劃制訂的程序與方法、有效控制體重與改善體形的方法等內容”。這些知識不是純粹的體育理論知識,更是運動實踐的知識。另一方面,學生大腦對身體運動的真實感受與體驗也屬于認知目標范疇,如學生在身體練習過程中所獲得的運動空間感、距離感、速度感、重量感等。
二、實現體育課堂教學認知目標的路徑
(一)室內理論課教學路徑
針對健康教育知識,新課標(201 7年版)強調了有關的教學提示,即綜合運用專題宣傳、講座、參觀展覽、社團健康教育專題活動、建立家庭健康檔案等形式進行教學。這些健康教育知識并不只是針對體育課堂教學的,更多地涉及了課外體育活動、校外體育活動,因此,體育課堂教學的實施路徑需要從以上路徑中優(yōu)選出適合的方式,其中室內理論課教學就是一種合適的路徑。新課標規(guī)定了高中體育健康教育知識的學分為1學分,這為健康教育知識的落實提供了依據,一般而言,健康教育知識采用的方式基本是室內理論課,編排的方式通常是間隔式,即一個學期分開學初、學期末等,有時也可作為雨天教材。
(二)體育實踐課教學路徑
運動技術傳習過程本身就是傳授知識與技能的過程,因此,此路徑是實施運動知識的最有效路徑。此處運動知識傳習中的運動知識主要指向“運動理論知識、原理與方法”,其基本途徑是“教師講解”。眾所周知,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貫徹“精講多練”的教學原則,此處涉及了“講什么、講多少與怎么講”等基本問題。首先, “不講只練”是不客觀的, “多講少練”也是不科學的,因此,要正確處理“教師講與學生練”的辯證關系。其次,體育教師要明確講什么,什么需要講,什么不需要講,對于這個問題,筆者的建議是,適時地講解運動技術的基本環(huán)節(jié)、重難點、動作要領等是“教師講”的基本內容,還可穿插“講”運動安全知識、少量健康教育知識等。再其次,根據“精講多練”的原則,體育教師在課堂中要講得少,要多用口訣化講解、結合圖示講解、結合慢動作講解等方式,這樣才能減少講解的時間,提高講解的效果。
盡管體育實踐課程教學的主要內容是學生的身體練習,但學生在整節(jié)體育課中,并不是每一分鐘都是參與身體練習的,也需要休息與調整。因此,在休息與調整間隙如果能有意無意地穿插一些健康教育的知識,這也是一種有效落實健康教育知識的途徑。
三、體育課堂教學認知目標的類型
(一)體育理論課認知目標
盡管一個學期的體育理論課教學次數不多,但其涉及的內容也不少,主要包含健康教育知識、部分體育理論知識等,其設計具體內容與要求的主要依據是學段教學計劃中的健康教育知識、體育理論知識,學年教學計劃中的健康教育知識、體育理論知識,學期教學計劃中的健康教育知識、體育理論知識,逐級分配,最后落實到體育理論課的認知目標。
(二)體育實踐課認知目標
體育實踐課認知目標的研制主要可包含三個層面:第一,重點需要傳授的、結合教材內容的運動技術概念、原理、方法、重難點等;第二,與本課堂教學競賽相關的裁判知識與比賽規(guī)則等;第三,結合教材內容的學生身體運動認知與體驗,如身體運動空間感、距離感、時間感等;第四,由于體育理論課學時很少,部分健康教育知識、體能知識或體育理論知識也可穿插到體育實踐課認知目標之中,但體育教師在落實時必須“精講”。
四、體育實踐課堂認知目標案例與分析(表1)
表1中三個案例選自高中體育課教案中的部分內容,根據高中體育新課標(2017年版)的基本要求,現對以上三個案例進行分析并提出建議。
第一,從案例1所提供的信息來看,主要的問題是,其認知目標“能說出雙杠支撐擺動成分腿坐的動作名稱及練習要求”過于簡單與窄化,只提到了“雙杠支撐擺動成分腿坐”技術動作的小部分內容。因此建議如下: (1)把原來的認知目標修改為“能說出雙杠支撐擺動成分腿坐的動作名稱、練習步驟與練習要求,了解雙杠支撐擺動成分腿坐的原理(突出身體重心必須在雙杠之間的要點)”,這是學生在該課中有關運動技術的基本認知。 (2)拓展“雙杠”其他方面的認知內容。 “雙杠”是有一定危險性的動作,需要結合教材內容提出運動安全方面的認知內容。(3)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僅靠一次課是無法實現的,因此,在認知目標中需要提出課外運用“雙杠”鍛煉身體的手段與方法。 (4)以上認知目標需要結合單元目標進行整體布局,即該課是第一次課,其認知范圍與要求可適當降低。
第二,從案例2所提供的信息來看,主要的問題是,在認知目標“了解急停急起技術與單手肩上投籃技術的動作結構,明確其鍛煉價值,激發(fā)學習興趣”中的“了解急停急起技術與單手肩上投籃技術的動作結構,明確其鍛煉價值”雖然屬于認知目標,但根據體育學科素養(yǎng)的要求,其表述不夠全面;其次, “激發(fā)學習興趣”并非認知目標,而是情感目標。因此建議如下:結合體育學科素養(yǎng)的要求,并根據高一女生教材內容“急停急起技術與單手肩上投籃技術”的特點,增加需要在體育課中實施的健康教育知識;在了解急停急起技術與單手肩上投籃技術動作結構的基礎上,說出急停急起技術與單手肩上投籃技術動作的原理與方法等。其次,刪除屬于情感目標的“激發(fā)學習興趣”內容。
第三,從案例3所提供的信息來看,主要的問題是,認知目標“了解腳內側踢球(射門)的基本技術和規(guī)則”的表述不夠明確, “規(guī)則”是什么規(guī)則,是踢球(射門)規(guī)則,還是足球比賽規(guī)則,按常理推測,應該是足球比賽規(guī)則,而不是“踢球(射門)規(guī)則”。但問題在于,如果在教案具體內容中安排了教學比賽,那么可以在認知目標中提出了解足球比賽規(guī)則,反之,則不需要在認知目標中提到“規(guī)則”。另一方面,認知目標“了解腳內側踢球(射門)的基本技術”的陳述過于簡單,只提到技術,沒有說明腳內側踢球的部位、原理與方法等,也缺失健康教育知識的內容。因此建議如下:結合體育學科素養(yǎng)的要求,并根據高中教材內容“腳內側踢球”的特點,增加需要在體育課中實施的健康教育知識與運動安全知識;說出腳內側踢球的部位、原理與方法等。其次,若在該課的具體教法中需要安排簡單的足球比賽,則在該課認知目標中提出“了解足球比賽規(guī)則”的內容。(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qū)教體局31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