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忠
2018年11月8日,廣東省李純旭名校長工作室正式揭牌成立,本人有幸成為工作室成員。在入室學習時,我向他借閱了其任教以來的56本工作筆記。通過認真研讀,我更加了解李純旭校長的發(fā)展歷程,在我的腦海中更加的清晰呈現(xiàn)出一條省名校長煉成之路。
師者李純旭
1983年,李純旭老師在中師畢業(yè)時分配回玉滘鎮(zhèn)官碩初級中學任教。那時的農村教育被人視同“無為之地”,那時的農村教育師資缺乏,中師畢業(yè)生是能人,大多被當成“萬金油”用。他任教音樂、美術和政治學科,曾是我們班的科任老師。在這過程中,李純旭曾坦言學生需要成長,老師需要發(fā)展,他本是普通師范生,憑著興趣愛好,讀中師時進修藝術教育,畢業(yè)后函授政治教育,勉勵我們跟著他努力學習,共同成長。李純旭任學校團支部書記時期,根據(jù)自身特長,摸索出一種“以藝術理念引領學生成長”的教學模式,成立美術、音樂、書法等興趣小組,發(fā)展藝術特色教育,為省藝術師范學校、省陶瓷美術學校等輸送一大批優(yōu)秀學生。李純旭得到了上級的肯定,在1996年榮獲“南粵教壇新秀”稱號。在工作15年后,李純旭任官碩中學校長。他立足辦好家門口的學校,率先垂范,兼任初三政治課,學校行政班子成員皆是初三科任教師,一個強有力的領導班子成為帶動素質教育的火車頭。在管理中,他把“是否有利于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是否有利于青年學生健康成才”作為檢驗學校各項工作的標準。他還曾別出心裁制作的“校長信箱”,搭建學生與校長的直通車,吸納學生的積極建議,引導學生自我管理。在此期間,官碩中學多次取得優(yōu)異成績,連續(xù)5年有學生榮獲“潮汕星河獎”。
從此,一所名不見經(jīng)傳的農村中學,在揭陽聲名鵲起。李純旭全身心投入,修身與樹人共長,引領學生成長,自己也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成為縣“名校長”培養(yǎng)對象。
長者李純旭
2002年,李純旭被任命為揭東縣實驗中學校長。當時實驗中學剛創(chuàng)辦不久,李純旭全力以赴大展宏圖,形成一整套治校方略。一是“一條龍舟”集團思想的方略,全體師生必須“同舟共濟”,關鍵問題上要形成共識,為共同目標乘風破浪,百折不撓,去爭取學校發(fā)展;二是“一輛馬車”的工作方法,在學校工作中科學教研、科學管理好比“一輛馬車”的兩個輪子要齊頭并進。三是“兩個喜歡”的教師要求方略,“讓學生喜歡我上的課,讓學生喜歡我這個教師”;四是“習慣養(yǎng)成”終身受益的方略,抓好學生的思維習慣、學習習慣、語言和行為習慣、生活習慣、鍛煉習慣;五是人才管理的方略,注重事業(yè)留人,環(huán)境留人,待遇留人,更注意感情留人。
在治校方略的統(tǒng)領下,通過具體措施的落實,揭東縣實驗中學成績突出。李純旭提出“追求卓越,永不滿足”的口號,強調“學校要發(fā)展,除了質量外,還必須有特色”。他借助兼職揭東縣文聯(lián)副主席的有利契機,整合各種資源,推進特色品牌建設。學校開展詩詞進校園活動,成為“詩詞進校園試點單位”;自編美術校本教材,開辦美術特長班;專聘外籍英語教師及外請英語專家辦好英語特色教學。他把自己對藝術的喜愛融入到學校管理中,把對藝術創(chuàng)作的追求轉變成為一種激勵師生開拓奮進、勇于創(chuàng)新的動力,以藝術的眼光去引導學生形成正確三觀,摸索出一套“以藝術教育促進學校和諧發(fā)展”的辦學模式。
“行者”李純旭
2014年8月,李純旭調任揭陽市第三中學校長。他在充分調研之后,很快就掌握情況。學校雖有區(qū)域重點之名,但學生的文化層次處于全市中層位置,周邊強校林立,缺乏核心競爭力。他認為市區(qū)名校主要精力放在文化科知識的學習,對藝術教育不甚重視,認真策劃錯位發(fā)展,做好“借”“行”文章,抓好藝術特色教育,提高核心競爭力?!敖琛笔且环N利用客觀優(yōu)勢達到主觀目的的策略,也是一門取長補短、融會貫通的學問,《三國演義》就比較突出“借”字。在三中,他借天時、地利、人和,發(fā)展藝術特色教育。天時指的是國家高度重視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繼承與發(fā)展,著力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食糧,高校藝術專業(yè)設置豐富多樣,藝術類畢業(yè)生就業(yè)前景潛力無限。地利指的是“天下美石,陽美成器”,學校所在地是中國玉都陽美,擁有一批國級玉雕大師,孕育諸多青年工藝師,藝術氛圍濃郁,藝術人才需求量大。人和指的是當?shù)攸h政領導希望學校辦出鮮明特色,打造區(qū)域標桿、揭陽一流的學校;企業(yè)家、藝術家大力支持并參與策劃活動;藝術組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實力強勁,廣大師生對藝術教育充滿期待。他笑談,做個“行者”,學習《西游記》中的孫悟空,注重行動,敢于創(chuàng)新,迎難而上。他很快就付諸行動,引進廣東省藝術骨干教師為學科帶頭人,籌辦藝術特色班。
李純旭用“玉不琢不成器”比喻人才培養(yǎng),借“玉”文化發(fā)展藝術特色教育。揭陽三中藝術特色教育發(fā)展迅猛,藝術生高考成績斐然,學生作品多次入選國、省級作品展。學校在2018年被評為“廣東省中小學藝術教育特色學?!?。
思想是行動的指南,是學校教育的靈魂,沒有辦學思想就沒有辦學的思路和出路;特色是學校的品牌和競爭力所在,沒有特色就沒有聚焦效應和吸引力。李純旭在長期的學校管理經(jīng)歷中,通過不斷研習反思,提升了反思力和領導力,對教育的本真和辦學思想有了深刻的認識。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