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琳 顧軍
摘要:本文對部編版初中語文課本注釋中的人名與字的意義關(guān)系進(jìn)行探析,歸納為意義相關(guān)、相同、相近、相反四個(gè)方面,希望能夠?yàn)樘嵘难晕拈喿x和教學(xué)水平、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提供借鑒作用。
關(guān)鍵詞:部編版初中語文課本;名;字;意義關(guān)系
本文擬從意義方面對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中人名與字的關(guān)系進(jìn)行探析。每一小類均按照部編版初中語文課本中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進(jìn)行排列。在名和字后的括號中標(biāo)明出自哪一本教材及其頁碼(如“七上14”表示出自七年級上冊第14頁;“八下120”表示出自八年級下冊第120頁)。
一、意義相關(guān)
意義相關(guān)指名和字的意義存在一定聯(lián)系,可以相互照應(yīng)。
意義相關(guān)又可分為兩類:
(一)名與字的意義來自同一出處,或二者存在著一定的聯(lián)系。
(1)孔丘,字仲尼(七上55)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禱于尼丘得孔子……故因名曰丘云?!辈稹澳崆稹敝矫謩e為孔子的名和字,以志其誕生之由。
(2)王安石,字介甫(七下118)
《易·豫卦》:“介于石,不終日,貞吉?!敝刚惫⒔榈钠返氯缗褪话銏?jiān)硬無比。因此“石”與“介”意義相關(guān)。
(3)張飛,字翼德(九上127)
《春秋公羊傳·僖公十六年》:“是月,六鹢退飛過宋都。”陳壽《三國志·蜀書·張飛傳》記載:“張飛字益德,涿郡人也?!薄耙妗奔俳铻椤胞o”,與“飛”相關(guān)。后改“益”為“翼”。
(4)秦觀,初字太虛,后字少游(九上143)
《莊子·知北游》:“外不觀乎宇宙,內(nèi)不知乎太初,是以不過乎昆侖,不游乎太虛?!币浴坝^”與“游”“太虛”相應(yīng),其意義相關(guān)。
陸游,字務(wù)觀,也是以“觀”與“游”相應(yīng)。
(二)由于仰慕某位先賢或某個(gè)學(xué)說而為名或字。
(1)王維,字摩詰(七下79)
王維的名和字合起來為“維摩詰”,維摩詰為菩薩名。由于王維篤信佛教,非常崇拜維摩詰,故取“摩詰”為字。
王維的號為摩詰居士,也與此相關(guān)。
(2)劉長卿,字文房(九上59)
劉長卿因慕司馬相如而有此名。司馬相如字長卿,“長”“卿”表示官職,“文房”喻指掌管皇帝制誥敕詔之職,故以“文房”應(yīng)“長卿”。
(3)宋濂,字景濂(九下52)
北宋理學(xué)家周敦頤,世居景濂,故稱其學(xué)派為濂學(xué)?!熬板ァ奔淳茨剑ā熬啊钡囊馑际恰芭宸茨健保┐藢W(xué)派之義。
(4)張養(yǎng)浩,字希孟(九下134)
《孟子·公孫丑上》:“孟子曰:‘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希孟,即希望如孟子能養(yǎng)浩然之氣。
二、意義相同
意義相同指名與字使用了同一意義的不同表達(dá)形式(有時(shí)甚至可以互相訓(xùn)釋)。
(1)曹操,字孟德(七上14)
《荀子·勸學(xué)》:“夫是之謂德操。”《漢書·張湯傳》:“雖賈人,有賢操。”“操”與“德”都有“品行、德行”之義,故意義相同。
(2)壽懷鑒,字鏡吾(七上40)
“鑒”即鏡子?!对姟ぺL(fēng)·柏舟》:“我心匪鑒,不可以茹?!币馑际牵何业男牟皇晴R子,不可美丑全都包容?!稄V雅》:“鑒謂之鏡?!币虼?,“鑒”與“鏡”意義相同。
(3)陳堯咨,字嘉謨(七下69)
《說文·口部》:“咨,謀事曰咨?!薄墩f文·言部》:“謨,議謀也?!薄白伞薄爸儭倍加小爸\略,計(jì)謀”義,意義相同。
(4)歐陽修,字永叔(七下69)
《戰(zhàn)國策·齊策一》:“鄒忌修八尺有余?!薄靶蕖痹谶@里指身材修長。《詩經(jīng)·周南·漢廣》:“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泵珎鳎骸坝溃L。”故“修”和“永”都有“長”的意思,意義相同。
(5)周瑜,字公瑾(八上137)
《說文·玉部》:“瑜,瑾瑜,美玉也。”“瑾,瑾瑜,美玉也?!薄拌ぁ薄拌倍际侵该烙?,故意義相同。
(6)秋瑾,字璿卿(九下58)
“璿”也有美玉之意,與“瑾”意義相同。
三、意義相近
意義相近指名與字在意義上雖不完全相同,但是比較接近。
(1)杜甫,字子美(七上67)
《顏氏家訓(xùn)·音辭》:“甫者,男子之美稱……”“甫”為男子的美稱,因此與“美”意義相近。
(2)蒲松齡,字留仙(七上114)
《詩·小雅·天?!罚骸叭缢砂刂瑹o不爾或承?!彼升g,即如松之壽?!夺屆め岄L幼》:“老而不死曰仙?!惫省八升g”“仙”意義相近。
(3)龔自珍,字璱人(七下119)
《說文·玉部》:“璱,玉英華相,帶如瑟弦?!薄碍i”是(玉)鮮艷光潔的樣子。而“珍”指珠玉等寶物,又引申為珍貴、寶貴,故“璱”與“珍”義近。
(4)紀(jì)昀,字曉嵐(七下148)
《玉篇·日部》:“昀,日光也。”《說文·日部》:“曉,明也?!比丈?,天澤破曉,故“昀”“曉”意義相近。
(5)曹植,字子建(八上70)
《左傳·定公十年》:“皆至而立,如植。”陸德明釋文:“植,立也?!薄墩f文·廴部》:“建,立朝律也?!倍斡癫米ⅲ骸敖裰^凡豎立為建。”故“植”“建”意義相近。
四、意義相反
意義相反指名與字在意義上處于相反或相對的關(guān)系。
(1)呂蒙,字子明(七下22)
《易·蒙卦》王弼注:“夫明莫若圣,昧莫若蒙?!薄懊伞庇杏陌抵?,與“明”意義相反。
(2)韓愈,字退之(七下80)
《論語·公冶長》:“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何晏集解引孔安國曰:“愈,猶勝也。”因此“愈”是“超過”的意思?!墩撜Z·先進(jìn)》:“由也兼人,故退之?!敝祆浼ⅲ骸凹嫒?,謂勝人也?!彼浴坝焙汀巴酥币饬x相反。
(3)王績,字無功(八上58)
“功”與“績”同義(至今“功績”仍然同義連用),故“績”與“無功”意義相反。
再如謝奕,字無奕(七上29)。
(4)司馬遷,字子長(八上132)
“遷”指變動、更改,“長”指永久、長遠(yuǎn)(不輕易改變),因此“遷”與“長”反義。
(5)晏殊,字同叔(八上148)
《易·系辭下》:“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薄笆狻薄巴狈戳x。
(6)王勃,字子安(八下74)
《說文·力部》:“勃,排也?!倍巫ⅲ骸芭耪?,擠也。今俗語謂以力旋轉(zhuǎn)曰勃?!迸艛D則動搖,與“安”意義相反。
古人的字多為兩個(gè)字,除了與名有著意義相關(guān)、相同、相近或相反的關(guān)系,還可以表示其他含義。主要有兩種情況:1.使用“伯、孟、仲、叔、季”等代表排行的字,以示長幼有序。如曹操字孟德、王凝之字叔平、陳子昂字伯玉、王粲字仲宣等;2.使用“夫、甫、父、子”等表示男性性別的美稱,如王安石字介甫、陸九淵字子靜、陳亮字同甫、張岱字宗子等。
參考文獻(xiàn):
[1][2][3][4][5][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wù)教育教科書《語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七年級上冊、七年級下冊、八年級上冊、八年級下冊、九年級上冊、九年級下冊。
[7]吉常宏,吉發(fā)涵:《古人名字解詁》,語文出版社2003年。
[8](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2015年。
[9](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作者單位:安徽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研究生;桂林電子科技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教師)
[責(zé)編崔達(dá)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