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妮 付 婷 張 勇
隨著經濟水平的發(fā)展及物質生活的豐富,人們的生活質量顯著提高,導致肥胖患者日益增加, 肥胖已是一個公認的健康問題。因此,減輕及維持體質量的治療成為我們不斷探索的問題。通過臨床實踐,我們發(fā)現(xiàn)五行能量罐療法治療肥胖具有明顯效果。五行能量罐療法是根據(jù)陰陽五行、五色、五臟、六腑為依據(jù),它采用綠、紅、黃、白和黑五種顏色的罐,分別表示五行里的木、火、土、金、水[1]?,F(xiàn)將臨床療效觀察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的患者全部來源于 2017年2月—2019年6月桓臺婦幼保健院中醫(yī)婦科門診患者,確診為單純性肥胖及體質量雖然在正常范圍但要求減肥的門診患者,共386 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相關標準。
1.2 診斷標準 肥胖指標測定方法以全國第五屆肥胖病研究學術會議所修訂臨床療效評定標準為依據(jù)[2]。①成人標準體質量(kg) =[身高(cm)-100]×0.9=kg體質量;實測體質量超過標準體質量,但<20%者屬超重;實測體質量超過標準體質量 20%~30%,屬于輕度肥胖;實測體質量超過標準體質量 30%~50%,屬于中度肥胖;實測體質量超過標準體質量超過 50%,屬于重度肥胖。②指數(shù)測定:體質量指數(shù) = 體質量(kg) /身高(m)2,國內學者大多參照 2000 年國際肥胖特別工作組提出的亞洲成年人體質量指數(shù)(BMI)[3]。體質量測量標準化:盡量做到測量純凈體質量,每次測量只穿內衣、內褲,脫鞋。
1.3 納入標準 病例選擇均為多種原因引起的單純性肥胖(表1) 及體質量雖然在正常范圍但本人要求繼續(xù)減肥的門診女性患者386例。具體要求如下:①體態(tài)肥胖,實測體質量超過標準體質量20%以上,體質量指數(shù)超過25以上者,年齡范圍18歲~45歲;②既往3個月內未接受過減肥藥或其他減肥療法治療;③體質量雖然在正常范圍但本人要求繼續(xù)減肥者;④患者同意并簽署受試者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①繼發(fā)性肥胖,如患有各類嚴重心、腦血管疾患;②血液病,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癱等; ③下丘腦疾病、垂體性疾病、胰島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癥、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等;④傳染病,如乙肝攜帶、結核等。
表1 386例患者單純性肥胖原因
1.5 治療方法
1.5.1 五行能量罐簡介 一號罐:罐口外徑4.5 cm罐高5.5 cm,黑色;二號罐:罐口外徑5.5 cm罐高6.0 cm,紅色;三號罐:罐口外徑6.0 cm罐高6.5 cm,白色;四號罐:罐口外徑6.5 cm罐高7.5 cm,綠色;五號罐:罐口外徑7.0 cm罐高8.5 cm,黃色。
1.5.2 五行能量罐操作 ①常規(guī)消毒相關穴位;②相關五行能量罐對應相關穴位;足三里(雙)用一號罐;水分、天樞(雙)、氣海穴用二號罐;中府(雙)、天府(雙)、中脘、大橫(雙)、四滿(雙)、外陵(右)、髀關(雙)、血海(雙)、梁丘穴(雙)用三號罐;帶脈穴(雙)用四號罐;箕門穴(雙)用五號罐;③以上穴位留罐20 min。五行能量拔罐,隔日1次,每周3次,1個月為一療程,共3個療程。
1.6 觀察指標 分別觀察治療前后患者的體質量變化情況。
1.7 評價標準 參照首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肥胖癥學術會議討論制定的單純性肥胖癥療效標準,肥胖癥 BMI 指數(shù) 23.0~24.9 kg/m2為超重,25.0~29.9 kg/m2為Ⅰ度肥胖,≥30.0 kg/m2為Ⅱ度肥胖標準制定[4]。臨床痊愈:體質量達到標準體質量范圍內,BMI 接近23 kg/m2,有關癥狀消失;顯效:體質量下降≥5 kg,BMI下降≥4 kg/m2,有關癥狀基本消失;有效:體質量下降<5 kg并≥2kg,BMI下降<4 kg/m2并≥2 kg/m2,有關癥狀減輕;無效:體質量無變化或下降<2 kg,BMI下降<2 kg/m2,相關癥狀未減輕。
本研究是以體質量測量為標準,五行能量罐治療3個月,痊愈186例,占48.19%;顯效167例,占43.26%;有效25例,占6.48%;無效8例,占2.07%;總有效率97.93%。說明本治療起效迅速,改善癥狀作用顯著。見表2。
表2 386例患者治療結果 (例,%)
拔罐療法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燒、抽吸等方法造成罐內負壓,使之吸附于施術部位,通過負壓、溫熱等作用治療疾病的方法[5]。五行能量拔罐則是在傳統(tǒng)火罐的基礎上,更好地利用五行相生相克原理、利用能量轉移規(guī)律的全新一代火罐式理療儀。通過刺激經絡腧穴來調整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和交感-腎上腺髓質兩大系統(tǒng)功能,加快基礎代謝率,進而調整、完善、修復人體自身平衡。通過拔罐對經絡穴位的不斷刺激,起到振奮中陽、調達脾胃運化功能、升清降濁、扶助正氣的作用。脾胃功能健全,則水津四布、痰濕運化正常,通過經絡的疏通作用祛除停滯于體內的邪氣,從而達到減肥降脂之功。
五行能量拔罐選穴是根據(jù)肥胖特點,肥胖者多以氣虛為本,痰濕為標,發(fā)病關鍵是肺、脾胃、腎功能失調。選取穴位具有利水祛濕、培本固元、調和脾胃、溫陽化氣的功效,針對肥胖癥脾胃失調、濕痰內聚的疾病本質,具有良好的效果,標本兼顧。中府、天府為手太陰肺經的穴位,尤其中府是脾肺之氣匯聚的地方,氣順則水道通暢。四滿穴為足少陰腎經穴位,是水液代謝出入道路,可以起到調腎祛水的作用。外陵、天樞、髀關、梁丘、足三里穴屬足陽明胃經,大橫、血海、箕門穴屬足太陰脾經,諸穴合用,可調理脾胃。脾胃為后天之本,主運化功能,打通脾胃經絡能夠起到通調水道、利水消腫、加快代謝的作用。中脘、水分、氣海穴屬任脈的穴位,任脈為“陰脈之海”,調節(jié)陰經氣血,對一身陰經脈氣具有總任的作用。帶脈穴是足少陽膽經與帶脈之交會穴,刺激帶脈穴既可調帶脈,令停滯于腰腹部的水濕、痰濕、膏脂漸消;又可清肝利膽,促進脾升胃降,機體的運化功能增強,從而減輕腹部膏脂。以上穴位協(xié)調作用,最終達到全身減肥的作用。
五行能量罐通過拔罐時強大的吸附力使毛孔充分張開,汗腺和皮脂腺功能收到刺激而加強,皮膚表層衰老細胞脫落,從而使體內毒素廢物加速排出。同時,拔罐可刺激肥胖者遲鈍的自律神經,使功能活躍,增加能量消耗,加速新陳代謝所產生的毒素和多余的脂肪更加有效的排出體外,使減肥效果達到極至。拔罐通過生物化學作用增加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 動員人體各個系統(tǒng)對全身進行綜合調控,起到排出內毒、激發(fā)經氣、強壯內臟、解痙止痛等作用[6]
通過臨床實踐證明,五行能量拔罐是一種操作手法簡單、使用安全、影響因素少和易于患者接受的方法,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治療單純性肥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