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靜
摘要:物理學作為初中階段教學課程中較為重要的學科,對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可以幫助學生有效掌握物理變化的相關知識.但是在當前初中階段的物理課程教學工作中,因為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其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并不理想.針對眼下初中階段物理課程教學工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初中物理教師應該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不斷地改革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將生活素材充分運用到物理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實現(xiàn)物理理論課程與實際生活的有效結合,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加透徹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物理知識,提高學校的物理課程教學水平.本文針對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和討論,并提出相應的策略和辦法,以期為讀者提供有用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初中物理學 生活素材
初中階段的物理課程主要是幫助學生掌握物體在體積、質量方面發(fā)生的變化及其原理,以及對光電傳播的相關知識進行一個淺層次的學習.學好初中階段的物理學課程可以為學生日后學習高中物理知識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此階段學生所學的物理知識皆為物理學的入門知識和各種物理學研究的基礎理論,雖然聽著比較高深和晦澀,實際上都是由常見的生活元素組成.因此,在初中階段的物理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成長發(fā)育的特點和實際的學習狀態(tài),并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來選擇相應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結合生活中常見的日常因素,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物理課程內容和物理學知識,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物理知識的學習能力.
一、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學課程教學中的意義
1.豐富課程知識.
初中階段的物理課程多為物理基礎知識的講授,因此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在進行初中階段物理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運用生活中的元素來提升物理課程的教學效率.例如,在進行聲的傳播相關課程教學時,教師可以運用水杯和線等簡單的材料,通過制作“土電話”并用其進行溝通的方法來為學生講解聲音傳播需要介質的原理,幫助學生更加形象直觀地理解介質的概念.這樣不僅讓學生感受到了生活和物理知識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到科學的真實和神奇,還能通過生活中常見的因素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對物理知識和物理現(xiàn)象的自主探索、自主思考的積極性,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2.將枯燥晦澀的理論知識變得生動化、具象化.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興趣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的最主要的動力,因此,在初中階段的物理課程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興趣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和現(xiàn)象,生動、具象地為學生解釋所學的物理理論知識,引導學生思考實驗與理論之間的關系,充分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和思維轉換的能力.例如,在進行與氣壓有關的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瓶吞雞蛋的方式教學.瓶的口比較小,不足以使煮熟的雞蛋掉落在瓶內,但是點燃瓶內的酒精棉,隨著酒精棉的燃燒,雞蛋就會掉入原本不能通過的瓶內,通過大氣壓來向學生展示雞蛋是怎樣落入瓶中的.在學生驚嘆實驗的神奇之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雞蛋掉落是否與燃燒的酒精棉有關系?如果有,那么會是一個怎樣的關系等,讓學生在實驗和思考的過程中逐漸明白大氣壓強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存在.這些來自于生活中的小實驗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對物理知識學習的興趣,從而可以有效提高初中物理課程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二、初中物理課程教學中應用生活素材的有效措施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的名稱和作用都已經知道的一清二楚,但是對這些常見物品作用背后的物理知識卻沒有那么清楚.因此,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組織學生將課程內容相關的物品帶到課堂中,通過對實際中的常用物品的觀察和研究來學習和掌握相關知識,讓學生對熟悉的物品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識產生好奇和興趣,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物品相互聯(lián)系,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除此之外,在進行物理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xiàn)象作為例子運用在課堂中,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提升物理課程的學習效果.
總而言之,初中階段的物理課程是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關的,教師在進行初中階段的物理課程教學時要注意課程內容與生活實際的結合,將生活中的素材理論知識相關聯(lián),引導學生進行探索和思考,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學校物理課程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